摘要:近期,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帮助广大居民科学认识、有效预防这一疾病,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特此发布健康提示,用专业知识为您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
近期,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帮助广大居民科学认识、有效预防这一疾病,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特此发布健康提示,用专业知识为您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因患者常因剧烈关节痛被迫“弯腰曲背”而被称为“弯腰病”。其传播离不开白纹伊蚊(花蚊子)和埃及伊蚊——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经过8-10天便成为“病毒传播者”,再叮咬健康人即可致病。感染后,患者会经历“疼痛三部曲”:突发39℃以上高烧,伴随浑身酸痛;随后关节剧痛(尤其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游走”且可能持续数月;部分人还会出现从躯干蔓延至四肢的红色斑丘疹。
面对这一疾病,目前虽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规范的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专家强调,治疗以退热、补液、缓解关节痛为核心,同时密切监测重症指标,必要时进行住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退热首选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需避免阿司匹林等药物;关节痛患者急性期应制动休息,恢复期可配合物理治疗或中医调理。
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我院呼吁全区居民做好三点:一是清理家中花盆托盘、花瓶等积水,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二是蚊虫活跃时段减少外出,外出时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三是若出现突发高热伴关节剧痛,且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请立即前往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以便及时诊断治疗。患者急性期(发病1周内)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病毒扩散。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