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枸杞是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枸杞产业也是宁夏的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枸杞技工”现有培训工种设置与枸杞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
枸杞是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枸杞产业也是宁夏的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枸杞技工”现有培训工种设置与枸杞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
近日,中宁县政协和中宁县政协委员李冬梅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了《关于增设“枸杞技工”培训工种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度重视和办理,不断加大枸杞技工培训力度,推动枸杞技能不断提升。
中宁县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枸杞生产加工过程中新增的枸杞酵素萃取、冻干锁鲜技术、电商直播营销等新技能尚未纳入全国及全区培训体系,据枸杞产业协会统计,全区枸杞深加工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达2000人,电商营销类人才缺口逾1500人,严重制约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延伸。现行专项职业技能证书未接入国家职业资格平台,跨省就业技工中40%以上人员反映证书认可度不足。
为此,中宁县政协和李冬梅建议,提请相关部门推动人社部将“枸杞技工”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构建“专项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体系;在全区职业资格目录中新增枸杞酵素加工员、电商营销、枸杞冻干锁鲜技术员、枸杞智能设备操作员、枸杞有机种植管理师、枸杞直播营销师6个新培训工种,覆盖关键领域,同步优化培训内容,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有效填补技能人才缺口,助力全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度重视,在答复中介绍,近年来,我区枸杞产业在省级领导包抓机制的坚强领导下,精耕细作、狠抓落实,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联农带农。
截至去年年底,全区枸杞精深加工产品达10大类12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04亿元。据统计,全区枸杞产业直接从业人员27万余人,涉及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其中种植环节占比最高约13万人,其他环节14万人次。中宁县作为全区枸杞核心产区,全县枸杞直接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全县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枸杞采摘直接带动本县劳动力5万余人,引进区外专业采摘队5000余人、区内其他市县1万余人进行枸杞采摘,采摘工收入5亿元以上。
自2008年开始,甘肃、青海等周边省份开始大规模发展枸杞产业,技术人员全部来自中宁县。中宁县组织县内枸杞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中宁枸杞硬枝扦插、枸杞树修剪、绿色枸杞病虫害防治、枸杞干果加工4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成立中宁枸杞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中心,组织编写出版《枸杞栽培和加工》培训教材,建立3个枸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高标准培训实操基地,组建30余人的枸杞培训教师队伍及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小组,大力开展枸杞专项能力培训工作。“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带动中宁县及周边地区实现就业创业,已累计培训枸杞实用型技能人才6000余人,每年在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枸杞种植区,从事枸杞种植、加工和销售等工作。
每年定期举办茨农技能大赛,全面提升15个主产县(区)枸杞产业种植技能人员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每年举办枸杞实用技能培训班1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联合葡萄酒防沙治沙学院、宁夏枸杞协会举办枸杞产业直播运营技能大赛,推动了枸杞现代营销技术和理念推广应用。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林草局财政林业优势特色产业(枸杞产业)资金项目任务计划每年列支枸杞实用技能人才培训30余万元,积极推广枸杞新技术新品种,推动枸杞实用技能不断提升。
来源:华兴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