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6月的一天凌晨,睡眼惺忪的我在值班室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紧急的声音:"某医院接诊了数十名中毒患者,目前已有人员死亡……"。我瞬间打起十二分精神,拎起应急流调背包就和同事们急匆匆赶到现场,主治医师抓着病历本对我说"现在中毒原因不明确,不能
【我的从医路】
毕节市疾控中心应急办:杨龙剑
在无声处扎根
于危难前绽放
以疾控赤子之心
书写医者责任担当
——————
2021年6月的一天凌晨,睡眼惺忪的我在值班室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紧急的声音:"某医院接诊了数十名中毒患者,目前已有人员死亡……"。我瞬间打起十二分精神,拎起应急流调背包就和同事们急匆匆赶到现场,主治医师抓着病历本对我说"现在中毒原因不明确,不能排除食物中毒"。在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我穿梭在病房里记录患者断断续续的陈述,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经过讨论后,我们一致得出"疑似甲醇中毒"的结论,为医疗机构救治病例提供了方向——这样的生死时速,在我十年疾控生涯中已不是第一次。
我是杨龙剑,1987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至今仍记得当时穿上这身应急服时的笨拙,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如今我的工作文件夹里,堆叠了密密麻麻的流调报告、风险评估、工作报告、演练脚本、方案预案。
在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时期,我统筹全市流调、协查和信息专班,亲自到现场处置重要疫情,及时阻断传播链,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深知传染病报告质量的重要性,每年组织核查辖区内医疗机构海量数据,确保报告准确,为精准防控提供坚实支撑。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我牵头制定方案,带领团队超额完成任务,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完成流感、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分析,从研判到防控建议,筑牢防控网络。
深耕疾控十余年,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历年来获得“贵州省百名优秀医生”“毕节市优秀医师”等称号,主编科普作品《毕节市科普宣传材料系列之食品安全专题》获市级一等奖,《一起饮用散装酒所致的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省级二等奖。
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我将继续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在疾病防控最前线默默耕耘。窗外的乌蒙山轮廓渐渐清晰,新一天的守护又要开始了。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