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数据表明,2018到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高达125%,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从3233亿美元扩大至3500亿美元,2023年中俄贸易额则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贸易占比超70%,这种深度互利的合作绝非政治恫吓所能撼动。
历史数据表明,2018到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高达125%,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从3233亿美元扩大至3500亿美元,2023年中俄贸易额则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贸易占比超70%,这种深度互利的合作绝非政治恫吓所能撼动。
更关键的是,现代关税机制的本质是谁进口谁负担,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90%以上,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这正是为何美国零售商委员会连续三年向白宫提交万人联名信,要求取消对华额外关税,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机电产品、纺织品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使得美方的关税威胁如同挥拳打棉花。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但结果却与预期背道而驰,在半导体领域,中国2023年芯片进口总量同比下降10.2%,而自给率提升至35.6%,华为Mate60系列搭载的7纳米芯片、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闪存等突破,印证了ASML首席执行官温宁克的判断,物理规律在中国同样适用,封锁只会加速他们自主创新。
人工智能赛道更呈现戏剧性转折,尽管美国实施AI芯片禁运,但中国AI企业融资规模在2023年仍达892亿元,同比增长23%,百度、科大讯飞等大模型参数均已突破千亿级,英伟达CEO黄仁勋不得不承认,中国至少会有五到十家公司,具备制造与其竞争的人工智能芯片的能力,这种突围并非偶然,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GDP比重2.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总量的27.4%,稳居世界第一,当美国还在纠结是否放宽芯片管制时,中国在量子计算、6G、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已建立多个技术长板。
在台海、南海等核心利益区,解放军近年来的实力跃升有目共睹,不仅拥有了三艘航母,空军三代以上战机占比也提升至96%,这种质变使得美国智库在最新兵推中承认,在台海冲突场景下,美军干预成功率不足20%。
更值得关注的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提升,北斗全球组网完成、高超音速武器列装、055万吨大驱批量下水,意味着中国已构建起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的完整能力链,这种实力差距让华盛顿的最后底牌越来越难出手,当今中美较量的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极秩序的历史性碰撞。
中国敢于对无理要求说不的底气,源于14亿人的超大市场规模、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及核常兼备的战略威慑力量,21世纪的最大地缘政治事件,不是美国的衰落,而是其他文明终于学会按照西方规则战胜西方,当美国仍在重复关税制裁的老套路时,中国已用实践证明互利共赢才是未来之道。
来源:十六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