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象一:无资质提供医疗服务并违规引流现象二:无资质发布专业医疗信息现象三:无资质直播售卖医疗商品或服务针对上述行为,抖音健康采取 “阶梯式” 处置措施,包括封禁账号、下架视频、收回直播权限、抹除违规粉丝等,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公安机关。据平台数据,仅2024年8月
重罚30万!医务人员这类常见的“副业”,国家4部门出手严查
导读 国家出手!医疗科普这类行为全禁:蹭流量造 “网红医生”、AI 编文案、变相发广告……
近日,抖音健康发布专项治理公告,针对无资质医疗健康类违规言行展开集中打击,进一步强化平台内容审核与准入机制。
此次行动聚焦三大典型违规现象,通过全链条管控、严格账号处置及公众监督渠道建设,构建公平有序的医疗健康内容生态,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现象一:无资质提供医疗服务并违规引流现象二:无资质发布专业医疗信息现象三:无资质直播售卖医疗商品或服务针对上述行为,抖音健康采取 “阶梯式” 处置措施,包括封禁账号、下架视频、收回直播权限、抹除违规粉丝等,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公安机关。据平台数据,仅2024年8月,抖音医疗已处理同质化低质视频3.7万条,封禁违规账号1711个,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期间,累计封禁违规账号超过3800个,其中包括252名医务人员因违规被清退。
抖音健康发布新版《社区医疗健康公约》,重点调整12项内容,将治理范围从 “医疗” 拓展至 “医疗与泛健康” 领域,明确禁止资质挂靠、伪造证书、非本人出镜虚假宣传等行为。例如,新规要求医疗科普内容需基于权威医学文献、标注来源,并由专业人员审核发布。
医务人员发布违规科普
所在三甲医院被罚30万正如上述所言,一大三甲医院的网红医生所运营的短视频账号被查出涉及违规问题,其所在医院被处以30万元罚款及警告的行政处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据悉,该自媒体账号作为常规的医务人员科普账号持续运营了约3年,发布了723条视频。据监管机构统计,其中2条短视频包含预约推广内容;8条短视频含有患者形象;3条短视频含有医生形象;3条短视频涉及“肉毒素”治疗效果宣传。
与此同时,该院皮肤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也受到了处罚:两篇科普文章因宣传氨甲环酸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效果并附上医院地址、咨询电话,被认定为违规医疗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是由开设账号的医务人员自己制作、发布,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帮忙拍摄的。同时被处罚账号均未涉及第三方或广告运营商,也无广告费用——但这并未改变其违规的性质。
国家出手,四部门联合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8月1日,国家网信办、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对医护人员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医疗科普内容提出明确要求。新规即日生效,这些红线切勿触碰!要点如下:分类核查认证账号资质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对申请相关资质认证的账号,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医药研发机构等不同医疗领域人员类型,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
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划分医师(中西医)、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科研人员等类型,分类核查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等资质证件,医疗机构出具的在职证明(具体到科室)等材料。清晰展示账号资质信息网站平台应在资质核验基础上,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强化认证信息展示,主要包括:▶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药学)等相关资质证件的名称、专业范围等主要信息;▶医院科室/学校学院/研发机构部门等准确名称;▶是否在职,签约的MCN机构名称等。保障用户清晰知晓账号运营者的专业背景、从业经历等情况,以便用户全面评估“自媒体”账号发布医疗科普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网站平台应明确要求提供医疗科普内容的“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
▶引用转载专业医疗科普内容、引用医疗安全等旧闻旧事、结合医疗领域素材摆拍剧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医疗科普信息、分享传播真实健康经历的,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不得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得随意拼接发布不准确信息。认真做好资质核验工作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认证材料的真实性审核,对证件、单位证明的时间期限、落款部门等明显可核查的情况,需严格比对核查。对医生、护士等执业信息,需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信息查询渠道进行查验比对。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用户协议,依法依约加强专业医疗科普行为管理,按照“复审存量、严管新增”原则,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严格复审存量医疗科普“自媒体”账号,对未认证的账号通知其2个月内完成资质认证。
▶对新注册的“自媒体”账号,不经医疗资质认证,不得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网站平台应明确告知“自媒体”账号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
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严处违法违规信息及账号网站平台应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网红医生”、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利用AI编造发布涉医领域同质化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卖商品或药品、假冒医生身份开展科普、为售卖保健品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
对存在不按要求或虚假标注信息来源、无资质认证且持续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违规发布广告、不遵守医疗科普行为规范等问题的账号,要依法依约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梯度措施。
文章作者:华医网综合整理
来源:许晓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