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管理好这4个指标,心梗、脑梗远离你?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6 23:18 2

摘要:有些人年纪轻轻嘴歪眼斜,有些人饭桌上突然倒下抢救无效,还有人只是走个楼梯,头一晕,居然就再也没醒过来。不是天灾,是人祸——是身体早就亮了红灯,只是我们一直在装聋作哑。

心梗脑梗,一听就吓人,但很多人根本没当回事。

有些人年纪轻轻嘴歪眼斜,有些人饭桌上突然倒下抢救无效,还有人只是走个楼梯,头一晕,居然就再也没醒过来。不是天灾,是人祸——是身体早就亮了红灯,只是我们一直在装聋作哑。

张文宏医生曾在公开场合提到:“很多慢病,不是老年病,是管理病。”特别是心脑血管问题,绝大多数不是突发,而是“酝酿”出来的。真正能决定你是不是”躺着走“的,不是年龄,而是你有没有盯紧这四个关键指标——血压、血脂、血糖、体重

这四个指标,就像四扇大门,守好了,心脑血管疾病根本进不来。放任不管,它们就成了引狼入室的帮凶。

第一关:血压不稳,脑血管最先遭殃

别以为血压高只是头晕、脾气暴躁这么简单。高血压是脑梗、脑出血最大的幕后黑手。它就像一台高压水泵,日夜冲刷你的血管壁,慢慢地,血管内膜变硬、变厚、变脆,最后一击就能把你击倒。

斜体解释:高血压其实就是血管里的水压太高,血管像橡皮管子被使劲吹气,时间久了就容易爆裂或者堵住。

研究显示,《中国卒中防控报告》指出,约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也就是说,你不控制血压,就是在给脑梗铺路。

控制血压不是看心情,也不是靠“感觉还行”。家庭自测血压要稳定在135/85mmHg以下,超过这个数,就是危险预警。年轻人也别自信得太早,门诊上30岁出头就中风的,不在少数。

建议简单直接:每天固定时间在家测量,记录在案。如果发现波动大,哪怕没症状,也要尽早就医评估。别指望“熬着看能不能自愈”,高血压从不讲人情。

第二关:血脂异常,斑块像地雷一样埋在血管里

血脂高,不疼不痒,但它是最阴险的——“沉默的杀手”。血脂里最关键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叫“坏胆固醇”。它就像油脂残渣,粘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一旦脱落,就像地雷引爆,直接堵死血管。

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超过40%,城市人群更高。很多人以为“胆固醇高就少吃蛋黄”,其实远远不够。

斜体解释:动脉粥样斑块就像管道里的油垢,开始只是粘了一点,时间久了管道越来越窄,最后一块掉下来瞬间堵死整个管道。

建议记住两个数字:LDL-C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你已经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目标更严格,要在1.8以内。

有脂代谢问题的,别指望“多运动就能降下来”,该吃药的必须吃药,特别是他汀类药物,早用早收益。别怕副作用,怕的是你不吃药,直接进ICU。

第三关:血糖升高,心梗脑梗的“催化剂”

糖尿病从来不是“血糖高高而已”,它是全身血管的侵蚀者。斜体解释:血糖高,就像血液里溶了糖浆,又黏又稠,时间久了把血管壁腐蚀得千疮百孔。

高血糖让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促进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4倍。这不是夸张,是实打实的流行病学数据。

很多人血糖到了“糖尿病前期”,还在心安理得地喝奶茶吃蛋糕。“我又不是糖尿病,怕啥?”怕的是它悄悄从“血糖高一点”发展成“高血糖永久性破坏血管”。

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超过6.5%。糖尿病不是等你口渴、尿多、体重掉了才发现,那时候,血管已经伤痕累累。

第四关:体重失控,全身系统跟着崩盘

别再说“胖点没关系,我身体结实”这种话了。腹型肥胖才是心梗脑梗最毒的火种。特别是肚子大、腰围粗,说明内脏脂肪大量堆积,斜体解释:就像在肠子、肝脏、心脏周围塞满了油脂,器官根本喘不过气来。

研究显示,腰围超过90cm(男性)或85cm(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而且肥胖往往伴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形成“代谢综合征”,这是心梗脑梗的超级加速器。

不是说要人人都瘦成一道闪电,但体重指数BMI要控制在18.5~23.9之间,腰围一旦超标,就不是美丑问题,是生死问题。

很多人以为减肥就是少吃点,其实不对。最有效的方式是:控热量+控油+增加日常活动量。不一定非得跑步,走路、爬楼、家务活都算。关键是动起来,别总坐着。

这四关,一关都不能放松

有的人控制了血压,却忽略了血糖;有的人血脂正常,但腰围超标。心脑血管疾病,从不是单一因素作祟,而是这些指标交叉叠加,慢慢把你推向悬崖。

临床上太多“看起来健康”的人,其实体内早已是暗潮汹涌。别等急救车来了,才后悔没早一点体检

建议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检查这四个指标,并记录趋势。不是看某次高不高,而是看半年、一年内有没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趋势才是最该警惕的事。

医生看报告,不是看数字,是看你是不是在被慢病“拖上贼船”。

别拿忙当借口,命比时间值钱

很多人说“太忙了,没空管这些”,但你想过没有,心梗发作一次,住院十来天,花几万块,有可能还落下后遗症,甚至直接走人。你现在省下的时间和钱,到时候都会加倍还回来。

张文宏说得明白:慢病管理,是主动行为,不是被动接受。你越主动,身体就越配合你活得久、活得好。

你不是机器,身体不会无休止地为你的透支买单。别等到“猝死”两个字砸在身上,才开始后悔当初没听医生一句劝。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6):477-486.
[2]吕永刚.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3):212-215.
[3]王志刚.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245-249.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