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5日下午,赴云南的支教团队在博雅楼A303举行“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议。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路敏、教育学院辅导员董淑华、贠欣彤及“滇鲁情深,‘翼’同前行”云南专项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青春三下乡(一) | “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7月15日下午,赴云南的支教团队在博雅楼A303举行“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议。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路敏、教育学院辅导员董淑华、贠欣彤及“滇鲁情深,‘翼’同前行”云南专项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苦干实干 思行共进
会议上,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路敏强调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与作用,号召全体党团员保持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做到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善于思考、精于协作,真正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她希望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勇挑重担,高质量完成各项实践任务,切实践行三下乡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的本质要求,全面展示女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路敏讲话 姜李吉供图)
严训备行 稳驻安全
为确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路书记、带队老师董淑华、贠欣彤对全体成员进行了系统周密的行前培训,重点涵盖了安全知识教育、行程前期筹备工作以及团队纪律规范等关键内容。
(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路敏讲话 姜李吉供图)
知行互鉴 教学相长
7月16日上午,教育学院王飞院长在暑期实践团临行前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同学们在此次云南宁蒗小凉山支教实践中要把握好"输入与输出"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输出给当地孩子们;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当地师生学习,将小凉山的教育实践经验作为宝贵的学习资源带回学校。王院长指出,这种双向的知识流动与转化,正是实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既要当好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好经验的学习者,通过这种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教育学院王飞院长讲话 姜李吉供图)
志践相融 青春力行
“滇鲁情深,‘翼’同前行”社会实践项目成员由带队老师董淑华、贠欣彤以及教育学院选拔的16名优秀学生组成。本次活动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心理辅导、教育扶贫、社会调查、民族融合等多元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老师鼓励成员们要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时刻谨记校训精神,传承志愿服务理念,以扎实的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落实支教目标。
(陈雪婷供稿)
来源:童翼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