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06:00 2

摘要:“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 立秋。这一节气,宛如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开启了秋天的大门,虽暑热未消,却已在不经意间,为世间万物带来了秋的讯息。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 立秋。这一节气,宛如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开启了秋天的大门,虽暑热未消,却已在不经意间,为世间万物带来了秋的讯息。

立秋之始,万物之变

立秋,“立” 有开始之意,“秋” 意为禾谷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收敛。但实际上,立秋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从气候学角度看,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 10℃ - 22℃之间才算是真正进入秋天。立秋后,往往还有 “秋老虎” 发威,暑气一时难以消散。不过,早晚时分的那一丝微风,已悄然带来凉意,树叶梢头那一抹微黄,也在悄悄诉说着秋的临近。

三候更迭,自然之韵

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立秋后,原本温热的风逐渐变得凉爽起来,吹走了夏日的闷热,为人们带来丝丝惬意。这股凉风,不仅是温度的变化,更是季节更替的信号,让人们在炎热中感受到了秋的问候。

二候白露生,随着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清晨时分,大地上开始出现白茫茫的露珠。这些露珠晶莹剔透,宛如大自然洒下的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给清晨的世界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灵动。

三候寒蝉鸣,寒蝉感受到了秋意的渐浓,开始在枝头鸣叫。它们的鸣声,或悠长,或短促,仿佛在为夏日的离去而吟唱,又似在迎接秋天的到来,声声诉说着时光的流转。

传统习俗,秋意之浓

晒秋:丰收的调色盘

在一些山区,立秋时节有着独特的晒秋习俗。每至此时,农家小院里,竹匾、簸箕等纷纷登场,晒满了辣椒、玉米、南瓜等各类农作物。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绿的如玉,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这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啃秋:与秋的亲密接触

《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在立秋当天,人们会大大地啃上一口瓜果,寓意着 “啃” 去余夏暑气,“啃” 掉 “秋老虎”。无论是清甜多汁的西瓜,还是软糯香甜的香瓜,每一口都饱含着对秋天的期待与对健康的祈愿,也是人们在收获季节里对生活的一种质朴表达。

称水:对秋雨的期盼

立秋前后,人们会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后称重,以此来预测秋天雨水的多少。若立秋前的水重,表明伏水重,秋天雨水就少;反之,立秋后的水重,则秋天雨水多,有可能形成秋涝。这一习俗,承载着人们对自然气候的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期盼,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贴秋膘:滋补的时节

在古代,立秋当日有悬秤称人的习俗,以验夏中之肥瘦。经过苦夏,人们往往胃口不佳,身体消瘦。随着立秋后天气渐凉,人们开始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既能滋阴清热,润燥止渴,也可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这便是 “贴秋膘”。从红烧肉、白切肉到炖鸡、炖鸭,人们在美食中享受着秋天的馈赠,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不过,在现代生活中,饮食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贴秋膘” 也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进补。

立秋养生,顺应天时

饮食:滋阴润燥为主

立秋后,饮食要注意养阴清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黄瓜、丝瓜、萝卜、莲藕、百合、梨等润肺生津、清热开胃的新鲜蔬菜瓜果。这些食物既能顺应四时之气,又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同时,要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虽然民间有 “立秋到,贴秋膘” 的说法,但此时正值三伏,天气干燥,贴秋膘还需适可而止,以免吃肉过多造成上火和消化不良。

起居:早睡早起养肺气

立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起居应以 “养、收” 为原则,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利于养精蓄锐。一般来说,秋季以晚 9 - 10 点入睡、早晨 5 - 6 点起床为宜,还可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此外,早晚温差会慢慢加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贪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要调得太低,身体不宜直接对着空调风口,尤其要保护好各关节。

运动:适度锻炼强体质

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可选择一早一晚,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慢跑、练瑜伽、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秋天爬山,对提高身体素质也大有裨益,能让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得到锻炼,还可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快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湿热仍未完全消退,运动要因人而异,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造成不应有的秋伤。

秋之感悟,心灵之约

立秋,不只是一个节气的更替,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变化,体悟生命的节奏。在这个季节里,既有对夏天热烈的怀念,又有对秋天收获的期待。

面对秋天,有人感慨时光的流逝,“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落叶纷飞中伤感自身的落寞惆怅;而有人却看到了秋日的美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热情歌颂着秋天的清爽宜人、成熟收获。其实,季节本无所谓悲喜,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境。

在这立秋之际,不妨让我们顺应天地之变,保持恬淡安然的心境。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泡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抚平内心的浮躁;与朋友相聚,品尝秋季美食,分享生活的点滴,忘却烦恼忧愁;和家人一起,漫步在乡间小路或公园湖畔,欣赏秋色,让心情与秋色共怡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人生也如四季,经历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我们在秋天迎来收获的希望。愿我们都能珍惜这立秋后的每一寸光阴,做好当下,努力拼搏,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不负时光,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让生命在秋日的怀抱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