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的山林间,曾因“朽木”之名无人问津的百年风化老木,如今正通过一部手机、一方屏幕焕发新生。这背后,是“直播女将”杨芹芬用慧眼与韧劲,书写的一段“老木新生”的乡村致富故事。
在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的山林间,曾因“朽木”之名无人问津的百年风化老木,如今正通过一部手机、一方屏幕焕发新生。这背后,是“直播女将”杨芹芬用慧眼与韧劲,书写的一段“老木新生”的乡村致富故事。
平达乡的风化木,纹理古朴、质感温润,本是制作摆件、造景及栽花的上好材料。随着当地石斛花卉产业日渐兴盛,这种老木因适配性强,成为栽种石斛的优质“搭档”,在乡里应用普遍。但长久以来,藏在深山的它们,始终未能走出大山。
转机始于2023年。“看到村里好多人靠直播把石斛花卉卖得红火,我就琢磨,风化木作为石斛的‘重要配件’,市场前景肯定不差。”杨芹芬回忆起创业初衷,眼里仍有光。
看准方向便行动。杨芹芬迅速购置手机支架、补光灯,把自家小院改造成特色直播间。可创业之路从不是坦途。面对镜头,她起初手足无措:“对着屏幕紧张得说不出话,一场直播下来就两三个观众,还都是亲戚朋友捧场,当时特别挫败。”
但大山女儿的韧劲让她不肯认输。她翻遍直播教学视频,向直播卖花的乡邻虚心求教,从商品上架到账号维护,一点点啃下技术难关。更重要的是,她沉下心研究每块木料的天然特质——“这根像佛手,镂空处配灯带和小佛像,上部挂手串多有意境”“那块像小山丘,铺绿植、放鱼缸造景绝对惊艳”……她用独特的审美,为“老木”赋予艺术生命与美感。
如今的直播间里,杨芹芬早已从容自信。她会细致展示风化木的天然纹理,讲解每处造型的由来与意境,甚至带着网友“云逛”山林,感受老木生长的环境。“咱家这块木头空间感特别好,整体像艘扬帆的船,中间种上金黄色矮种石斛,绝配!”真诚的分享与对产品的深刻理解,让她的抖音账号粉丝从寥寥几人涨到近万人,每月收入也从最初的几百元跃升至数万元。
一根网线连城乡,一方屏幕创富路。杨芹芬不仅让沉睡的风化木重焕生机,更带动家乡土产借势“出圈”。“咱山里的好东西,就得让更多人看见!”她的话朴素却有力。这场来自平达乡山林的“致富实践”,正证明着数字时代里,乡村资源的无限可能——只要有慧眼、有韧劲,寻常草木、老木枯枝,都能成为点亮乡村振兴的“星火”。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通讯员:赵丽芬 李娅妮
编辑:李兴文
审核:谢祥睿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