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林志玲”到复旦MBA,迅猛龙这一跳,“花瓶”反差人设拉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10:41 1

摘要:一个750万粉的颜值博主,靠着一张“林志玲同款脸”在短视频平台走红,拍点擦边不擦边的美妆、日常,粉丝蹭蹭往上涨。这种博主说实话不少,但她突然跳出来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新生了。”那真就像是一记闷棍打在了某些人脸上。

你要说最近什么新闻最割裂、最能挑动社交媒体的神经,那大概就是迅猛龙考上复旦MBA这事儿。

一个750万粉的颜值博主,靠着一张“林志玲同款脸”在短视频平台走红,拍点擦边不擦边的美妆、日常,粉丝蹭蹭往上涨。这种博主说实话不少,但她突然跳出来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新生了。”那真就像是一记闷棍打在了某些人脸上。

但问题不是她考上了,问题是这事儿让一大批人——尤其是爱用“花瓶”这个词的人,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先撇清一点,迅猛龙这次并不是走什么捷径进去的。她考的是复旦非全日制MBA,初试223分(管综140+英语83),比国家线高出35分,复试也考了85分,总成绩79.67分。

你不太懂这个分数有啥意思?我给你解释一下——英语83分,在MBA联考里算是远高于平均水平了,大多数人卡在50~60,管综140也是妥妥的中上层。

别看她穿着小裙子拍视频,这人为了备考,直接停更三个月、拒掉所有商务合作,一个月保守估计少赚80万。每天10小时泡图书馆,卷得要命。哪怕你再讨厌她,也很难说她是混进去的。

但是,这事儿还没开始正面宣传,网上就开始炸了。

其实这种事在中国舆论里并不少见。一个靠外貌吃饭的人,突然跑去和“学霸”挂钩,很多人会本能地觉得这不对劲。

这背后不是不信她努力,而是有人天然地不愿意让“漂亮”这个标签和“高级知识分子”粘上。

说直白点,那种“你长这么漂亮就该好好当花瓶、别来抢我学历的场子”的情绪,才是真正让人不适的来源。

这种情绪没写在评论区,却藏在每一个“她是不是镀金”“是不是走后门”“她有钱还来抢资源”的冷嘲热讽里。

这不就典型的“双重标准”么?

你如果是个普通人,考上复旦MBA,没人鸟你。你如果是个高颜值网红,就会有人开始琢磨你“是不是拿学历炒作”“是不是花钱买来的”。

你说她读书是为了镀金,她确实早已财务自由;你说她不务正业,她成绩又实打实考上去了。这就让很多人开始心理不平衡了。

你要说迅猛龙有什么错,她就是用了一个不符合预期的“跳跃”方式,给这届互联网观众添了堵。

在咱们的传统语境里,长得好看 = 没文化,考上名校 = 眼镜理工宅,这套标签体系早就被社会刷了几十年。

现在一个穿着吊带、拍着Vlog、讲着“姐姐教你化妆”的网红,突然拿出考试成绩,坐进了复旦教室。这不是打碎偏见,是打脸啊。

而且打得特别响,打在了不少人口中挂着“读书无用”的脸上。

这才是很多人真正不适的地方:不是迅猛龙的问题,而是“她破坏了我们想象中的世界秩序”。

说白了,迅猛龙考上复旦MBA,比她赚钱更让人难受的地方在于:她让你觉得自己连一个网红都不如努力

咱们也别过度神话,迅猛龙不是来给高等教育上道德滤镜的。

你说她完全没营销目的,显然也不现实。她成绩公布那天,粉丝数直接涨了100多万。随后发布的视频和直播也立马挂上了“复旦学姐”的新人设,甚至还有粉丝管她叫“学霸姐姐”。

你说这不是流量密码,谁信?

但这跟她努力备考、真实入学这件事不冲突。她本来就不是来“隐身修行”的,她是来升级自己的人设,打造“知识型美女”这个差异化竞争点的。

跟那种拍几段鸡汤、做几个PPT就混MBA圈的割韭菜网红不一样,她这是玩真的,至少起点比大多数人都高。

迅猛龙这次的路径,可能真把网红圈打开了个新思路:“颜值+学历”这套组合拳,可能比“纯流量”更抗打。

这也解释了为啥大家那么关注她的转型。不是因为她有多特别,而是她走了一条之前没人成功走过的“出圈升维”之路。

以前我们嘲笑“花瓶”,现在你突然看到一个身材、脸蛋、学历都在线的人,你骂她什么?

只能说:“她是不是炒作啊”“是不是特权啊”“是不是另有目的”。

本质上就是一句话:她破坏了我们原本对“人设”的舒适预期

迅猛龙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但她这一跳,踩中了几个社会热点的痛点:

“学历崇拜与学历贬值”的并存,明明都说“学历不重要”,但她一考上复旦,全网都来了。那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女性自我实现”与“颜值资本”的对撞,我们高喊“女性有更多选择”,可她一旦跳出既定轨道,就要被“洗白”“包装”各种解读。

“精英教育”与“流量时代”的交叉口,复旦是精英象征,网红是流量代表,她让这两个世界短暂碰了一下火星,也就引爆了这场舆论地震。

迅猛龙这一跳,最不适应的不是她,而是被她打碎想象的人群。

而她自己——一边拿下学历,一边还在玩转流量——怕是比咱们大多数人,都活得更明白。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