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老太来店里吃面从不给钱,没有面她就砸我的店,我:牢饭免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6 06:49 1

摘要:爹妈经营的这家面馆,生意兴隆得很。为了感谢老顾客,每月15号,面条半价。

爹妈经营的这家面馆,生意兴隆得很。为了感谢老顾客,每月15号,面条半价。

徐老太太,八十高龄,在我们这儿吃了半年面条,我爸妈看她年事已高,就没向她要过钱。

今天,徐老太太来得晚,店里的烩面已经卖光,她没吃到心心念念的烩面。

她非要我们赔她,还把店铺给砸了,对我们大发雷霆。

那一刻我懂了,有些老人家,不值得同情和尊重。

我立刻报警,想不花钱吃饭,那我就只能请你去吃免费的牢饭了!

正午时分,店里的忙碌达到了顶峰,我们这个20平米的小空间里,食客们挤得水泄不通。

父亲忙着煮面,母亲忙着捞面,而我则负责将热气腾腾的面条送到顾客手中,我们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

徐老太太大步流星地走进店里,指着我大声说:“给我来份打包的,我晚上要吃。”

我刚把托盘里的糖醋排骨放到3号桌,围裙口袋里的传呼器又滴滴响起来。扭头一看,徐老太太正杵着枣木拐杖,在收银台那儿敲得咚咚响。

"姑娘!我那碗烩面片咋还不上?"她嗓门亮得能穿透整个大堂,正低头嗦粉的几个客人都抬起了头。

我赶紧小跑过去,围裙带子在身后晃悠:"徐奶奶,实在对不住,今儿最后一份烩面片十分钟前刚卖出去。您要不尝尝新上的酸辣粉?加了我们秘制辣椒油,可香了!"

徐老太太的脸"唰"地就沉下来,皱纹里像藏了霜。她把拐杖重重杵在地上:"这才十二点半!你们平时能卖到两点呢!"

这会儿后厨又在喊"5号桌宫保鸡丁好了",我急得额头冒汗,一边往厨房跑一边回头喊:"真没骗您!今天不知道咋回事,来得早的客人扎堆儿要烩面片!"

谁知道她直接拄着拐杖往厨房冲,我伸手想拦,被她一把甩开。只听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叮当声,还有我妈的惊呼声。等我挤进厨房,就看见徐老太太正扒着蒸屉往里头瞅,白围裙上沾着几滴酱油渍。

"您看嘛,面盆都见底儿了。"我妈举着空面盆,额头上还沾着面粉。徐老太太哼了一声,转身就往大堂走,一屁股坐在最显眼的8号桌,塑料椅子被压得吱呀响。

"我在这儿吃了整整半年!"她突然扯开嗓子,唾沫星子溅在邻桌客人的碗沿上,"明知道我顿顿都要吃烩面片,连碗都不留,这不是欺负人吗!"

我攥着抹布跑过去,蹲下来跟她解释:"徐奶奶,我们每天就备三十份面片,赶上周末人多,确实顾不过来。要不您明天来?我给您留双份!"

"明天?那我今晚吃啥!"她用拐杖戳着地砖,"你们年轻人吃泡面啃面包就行,我们老家伙肠胃弱,就好这口烩面片!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做!"

后厨又传来催菜声,我急得直搓手:"真做不了啊,面都是凌晨三点和的,这会儿哪来得及......"

"好哇!"她突然提高八度,周围客人齐刷刷转头,"欺负孤寡老人!说出去看你们这店还怎么开!"说着说着,她枯树枝似的手指就戳到我鼻尖,带着蒜味的唾沫喷得我满脸都是。

正闹得不可开交,我爸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从后厨钻出来,脸上堆着笑:"阿姨消消气!要不您先坐会儿,等过了饭点,我亲自给您擀一碗?"

"等你们忙完?太阳都打西边出来了!"徐老太太翻着白眼,"我下午还得去老年大学跳广场舞呢!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都不懂得敬老爱老!"

我实在忍不住了,脱口而出:"我们怎么不敬老了?您在这儿白吃白喝半年......"话没说完,我爸在桌底下狠狠掐了我一把。

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每月15号是我们店的感恩日,老顾客吃面半价。那天徐老太太第一次来,吃完抹抹嘴就走了。我爸追到门口,看她佝偻着背走得颤巍巍,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谁知道第二天她又来了,照旧吃完就走。后来她不仅自己天天来,还呼朋唤友带着七八个老头老太,每次吃完都往塑料袋里装剩菜。我妈心疼老人家,总说"算了算了",没想到今天倒成了我们的不是。

店里越来越挤,等位的客人都排到店门外了。我爸急得额头直冒油,悄悄冲我使眼色。我心领神会,转身去收银台拿钱——早上帮隔壁五金店老板换了钱,抽屉里只剩一张20和一张100。

我攥着20块走过去:"徐奶奶,实在对不住,您拿着钱去买点别的?"

"打发要饭的呢!"她冷笑一声,"一碗烩面片都舍不得,还开什么店!"周围客人开始窃窃私语,有个戴眼镜的大叔掏出手机录像。

我气得浑身发抖,转身抓起那张100块。钞票刚递出去,徐老太太眼睛瞬间亮了,枯枝似的手一把抢过去,脸上笑出满脸褶子:"这还差不多!早这样不就得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我踩着露水从菜市场回来。两条活鲫鱼在塑料袋里扑腾,溅了我一裤腿水。正低头整理菜篮子,突然听见头顶传来熟悉的声音:"哟,小元买鱼啦!"

徐老太太穿着碎花衬衫,手里提着个帆布兜,正笑眯眯地盯着我手里的鱼。我冷淡地"嗯"了一声,抬脚就往店里走。

"老年人要多吃鱼啊!"她紧追两步,"鲫鱼炖豆腐最补钙了,我上周在养生节目里学的......"

以前可不是这样。每次买着新鲜食材,我都会给她送点:朋友钓的野生鲫鱼,自家种的小青菜,她都来者不拒。有时候炖了鱼汤,还专门给她留一碗。可现在,想起昨天的事,我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

"您说得对。"我故意晃了晃塑料袋,"不过我打算做麻辣鱼,放双倍辣椒,您这肠胃可受不了。"

她脸上的笑僵住了,很快又恢复如常:"你这孩子真不会照顾人!你爸妈年纪也大了,吃辣的多伤胃啊!不如做清炖的,中午我来尝尝手艺!"

我在心里冷笑,把菜篮子抱得更紧:"您要喝汤自己买鱼去,我就好这口麻辣的。"

"现在的年轻人啊!"她拄着拐杖重重跺脚,"连基本的孝道都不懂!等你老了......"

我没再听她唠叨,转身进了店。玻璃门映出她气鼓鼓的脸,可这回,我没像往常那样心软。

“您就别操心了,照顾我父母是我的责任,跟您没啥关系。”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都这么大了还不懂得尊重长辈。”

她正准备继续教训我,我一转身就进了店里,没给她机会。

忙到中午,一看表都下午三点多了。早上买的鱼,我特意跟我妈说要做麻辣的。

我们正吃着饭,徐老太又来了。

她笑着说:“哟,你们吃饭呢?”昨天那事之后,我爸妈虽然人好,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虽然没了以前的热乎劲,但还是打了个招呼。

“徐大妈来了。”

打完招呼,我们继续吃饭,平时我们都会叫她一起吃,今天大家都没说话。

坐了一会儿,徐老太等不及了。

看我们没请她,她尴尬地说:“我还没吃饭呢,给我下碗烩面吧。”

我笑着回答她:“您今天来晚了,这会儿早卖光了。”

“卖光了,就再给我老太太做一碗,你们开饭店的,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我们老年人,饿不得,不像你们年轻人,晚点吃也没事。”

“你们年轻人,总不能跟我们老年人抢饭吃吧。”

什么叫抢饭吃,我们吃自家的饭,怎么还得罪她了。

我一听就急了。

“奶奶,今天真没烩面了,我们忙了一天,也想休息一下,您要不换家店吃吧。”

听了我的话,老太太有点不高兴,拄着拐杖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你们这是什么态度。要说你们店生意好,还是因为我老太太的福分。”

“人老了,活得越久越有福气,我这一坐,给你们店带来财运。别人看见你们店尊重老人,生意自然就来了。”

听了老太太的话,我都被气笑了。

本来我们看她年纪大,让她免费吃面。没想到她不仅不感激,我们还得谢谢她。

我爸刚想说话,被我拦住了,我笑着对徐老太说:“我们这小店,供不起大佛,您以后还是别来了。”

老婆婆一听这话,气得更厉害了。

她用拐杖敲得地板咚咚响,指着我鼻子说:“你这小伙子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别以为我老太婆不知道,你们让我免费吃面,那是有阴谋的。”

“你们不就是想借我宣传你们这家店,看看你们对老年人的态度,好让大家都认为你们这家店可靠。我可没白吃你们的面条,我可是活生生的广告,帮你们赚了不少银子。”

“没有我天天来坐镇,你们生意能这么红火?”

“我不管,我的午饭,你们得负责。”

她这番话,让我父母气得脸色苍白,我们都没料到,我们的善意,在她眼里,竟然成了别有用心。

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气得嘴唇直哆嗦,却不知如何是好。

我刚想开口,老婆婆就指着我妈下命令:“说了这么久,我真饿了。你去给我煮碗烩面,多放两个鸡蛋,就当是给我赔罪了。”

“我这么大岁数了,吃了这碗面,我就不跟你们年轻人计较了。”

看我们都没动弹,老婆婆又催了起来:“快点啊,老年人饿不得,你们不知道吗?”

“你们这家店口碑好,还不是因为我天天来吃。我说你们这生意有一半是我的功劳,没有我,哪来那么多人光顾。”

“你们这是占了我的便宜,我吃你们几碗饭,也是理所当然的。”

“要是没有我,你们这家店能不能开下去还两说呢!”

真是开了眼界,从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我们不图回报地做好事,结果反倒成了贪小便宜的。

我们心地善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任人欺负。

我毫不客气地回击道:“想吃饭就回家自己动手,我们这儿打烊了,不卖了。”

“您这么大岁数了,手脚齐全,真要是不会做饭,就让自己孩子给您做,老在别人家蹭吃蹭喝,这脸皮得多厚啊。”

“您要是实在没吃的,就拿个碗坐店门口,我兴许还能给您找点剩饭。”

我这话一出口,老太太立刻火冒三丈。

她拄着拐杖,气得浑身发抖,我也没闲着:“昨天您还教育人要有良心,年纪这么大了,吃拿卡要,良心在哪儿呢?”

老太太可能没想到,我这个晚辈敢跟她正面硬刚。

她气得说不出话来,眼睛四处乱转。很快,她就把拐杖伸向我们正在吃饭的桌子。

一挑之下,桌上的饭菜哗啦一下全摔地上了。

我爸妈见状,急忙劝解。

可老太太就跟没听见似的,把我们的碗筷掀翻还不解气,连桌上的小料瓶、消毒柜里的餐具、墙角的饮料,凡是她能扒拉的,全都推倒在地。

转眼间,店里一片混乱。

她眼睛血红,指着我们骂:“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不懂尊老爱幼,不懂感恩,今天我就让你们长长记性。”

我立刻转身拿起电话,拨了那三个熟悉的数字:“喂,我们店被砸了,我要报警。”

当警察到达现场时,已经聚集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警察一出现,人群自动让出了一条通道。

一位老妇人坐在门口,嘴里不停地抱怨着。

警察一到,我就简要地说明了情况,并告诉他们店里有监控录像,可以随时查看。

警察询问老妇人发生了什么事,她坚称我们虐待了她,当被问及具体虐待方式时,老妇人说我们不给她做烩面。

警察又询问了老妇人的家人,但她坚决表示:“不用,你们直接和我谈就行。”

警察随后查看了监控录像,并询问了几名目击者。

他们对老妇人说:“大妈,您把人家店砸了,打算怎么赔偿呢?”

“您给您的孩子们打个电话,让他们来和店主谈谈。”

老妇人像拨浪鼓一样摇头:“不用,不用,是他们先虐待我这个老太太,我都80岁了,你们还不相信我的话。”

不管警察怎么问,都无法从老人那里得到她子女的联系方式。

最后,警察只好把我们所有人都带回了派出所。在查到老人子女的联系方式后,我们在派出所又等了两个多小时。

警察再次发话:“老太太,您的儿子女儿都在国企工作,您每个月有5000元的退休金,怎么在人家店里免费吃了半年的面呢?”

我和父母都惊讶地看向老妇人。

5000元的退休金,那得卖多少碗面啊。老妇人每天都来店里免费吃面,我们一直以为她经济困难。

在她免费吃了几次面后,我本想提醒她付款,但父亲说老人家年纪大了,可能经济困难。否则谁会愿意吃白食呢。

我父亲以前受过工伤,后来自己摆摊卖面条,直到七八年前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小店。

父亲说,这些年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们。为了感谢大家,我们每个月15号都会提供半价面条。

我们一直以为老妇人经济困难,没想到她不仅有退休金,而且退休金还不少。

等了好长时间,我们终于目睹了一男一女的慢悠悠出现。

那男的是老太太的儿,女的则是老太太的闺女。

警察详细说明了情况,要求我们核实后,告知老太太的儿女,我们店的损失得由他们来承担。

我们瞧着这对男女斯文有礼,但警察的话音刚落,他们俩立刻激动起来。

那男的指着我们大声斥责。

“我妈都八十了,凭什么不能先吃?”

“明明是你们先虐待老人,凭什么要我们赔偿。”

“我妈天天中午都去吃面,他们肯定知道我妈的口味,不给我妈妈留面条,老人饿着,这不是故意虐待是什么?”

他扯着嗓子喊,指着我:“你们都能免费让老人吃半年面条,怎么就不能给她留一碗烩面片呢?”

“我看,这压根不是我妈的错,老人饿不得,脾气大,她能有什么错?”

“就是你们故意不让老人吃,老人才砸了店,她是饿了,是你们先错。”

老太太的儿女的话,让我们一家和现场的警察都惊呆了。

“老年人糊涂,不懂道理,你们作为子女的不劝解,反而还火上浇油。”

“你们家老人免费吃了半年面,还砸了人家店,让你们赔偿不是天经地义吗?”

老太太的女儿跺着脚嚷道:“我妈没错,是你们先虐待老人的。反正我妈八十了,你们还能把她怎么样?”

老太太的儿女你一句我一句,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警察又问了一遍:“你们确定不接受调解?那对方会走法律程序,到时候就得上法庭了。”

“让他们告去吧,我妈有什么错,她是老人,社会都要求尊重老人,你们不尊重,还虐待老人,老人发脾气也是应该的。”

那一刻,我真是开了眼界,真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我气得握紧拳头,看着老太太的儿女离去,妈妈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心里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做好事,怎么反倒惹祸上身。

我安慰着妈妈,旁边的警察也劝我们,让我们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久,我便联系了律师,起草了起诉书。

店里的监控设备原本就存在,而且饭点时来吃面的顾客大多是老面孔,我们还特意请来了证人来证实情况。

周围的商家和常客都听说了我们家的遭遇。

大家都表示愿意在法庭上为我们作证。

开庭那天,我和律师展示了我们计算出的损失赔偿清单,总计三万两千六百一十元。

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误工费等,总共五万元。另外,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我还把老人半年来每天来我们家吃面的监控记录打印了出来。

经过计算,老人共吃了我们家183碗面,总计19810元。

然而,对方的子女和老人却坚称我们不给老人留面条就是虐待老人。

他们的理由是老人有慢性病,需要按时进食。但问题在于,我们开的是餐馆,不是护理院,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我们得赚钱。

我们没有照顾老人的责任,也无需对老人的健康负责。

最终,因为我们证据确凿,有监控,有证人,对方败诉了。

法院判决对方需返还我们69810元。

有了法院的判决,徐老太的孩子们彻底老实了,很快,他们就把赔偿款转了过来。

看到这笔钱,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我还是有些担心地提醒父亲,要不要取消每月15号半价吃面的活动。

父亲却不同意。他说:“这是我对社会的感恩和回馈,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就改变我的初衷。徐老太是个特例,不能影响我的原则和底线。”

听了父亲的话,我反而感到有些羞愧。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徐老太这颗老鼠屎,并没有让我父亲改变初衷。

自打那场官司结束后,徐老太太就再没踏进过我家的门槛,但她每天却准时搬个小板凳,坐在我家店门口。

每到中午11点,她就像钟表一样准时出现,一直待到下午三点,那正是我们生意最繁忙的时刻。

我偷偷观察了几天,发现她一坐那儿,我家的生意就明显下滑。

透过店里的落地玻璃往外看,每当有顾客上门,徐老太太就会主动搭话,聊上几句后,顾客往往就转身离开。

我差不多明白了,她坐在我家门前的用意。

我出去劝说她:「奶奶,您这样坐在我们家门口,会影响我们的生意,如果您一直这样做,我可要报警了。」

老太太斜眼看着我,一脸的轻蔑:「小伙子,这是公共场所,你别以为我老人家不懂,我坐这儿你管不着。」

「您坐这儿我确实管不着,但您不能乱说话,影响我的生意。」

老太太突然提高嗓门喊道:「我说的是事实,你们家店虐待老人,谁还愿意去虐待老人的店啊。」

她这么一喊,路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我实在没办法赶走她,只好报警。

没想到老太太变得狡猾了,警察一来,她就起身离开,警察一走,她又回到我们店门口。

警察也束手无策,只能劝说,但老太太根本不听。

「我这么大岁数了,走不动路,坐在路边歇歇,你们也要管?我想坐哪儿就坐哪儿,你们管不着。」

无论警察怎么劝说,老太太就是不听。

警察一来,她坐在门口不说话,警察一走,她就开始阻止顾客进店。

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我爸妈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我妈偷偷流泪,责怪自己。如果不是她当时心软,没有坚持向老太太要饭钱,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我也感到焦虑,但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直到这个月15号,我们家面条半价,来的都是老顾客,他们对我们都很了解,我一拍大腿,突然有了主意。

pay_read_line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我掏出手机,对每位进店品尝面条的顾客进行了一番采访,询问他们光顾我们面馆有多长时间了,对我们的面条有何宝贵意见。

这些顾客大多是周边小区的居民或者附近单位的上班族,还有负责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是我们多年的老顾客了。

当我向他们提问时,他们纷纷对我父母赞不绝口,称赞我们的面条不仅分量足,而且味道鲜美。

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我在网上订了一台大屏幕电视,并将我采访顾客的视频剪辑成了一个短片。

第二天,徐老太刚在我们店门口坐下,我就把电视推出去,打开电视,开始播放我前一天剪辑好的视频。

“您在我们这儿吃面多久了?”

“三年、五年、四年、六年……”

“您觉得我们家面条如何?”

“味道好,分量足,价格实惠,诚信经营,只要有时间就会来。”

这些画面在电视上不断循环播放。

徐老太本想对别人说我们店的坏话,但别人一听到店门口电视的声音,立刻被吸引过去。

等视频播放完毕,人们已经走进了店里。

那天早上,徐老太坐在我们店门口,一个人也没能挡住。她气得直跺脚,却无计可施。

转眼到了中午12点,我们家店里已经座无虚席。

徐老太在我们门口徘徊犹豫了半个小时。

我端着面,一回头,急忙大声喊道:“住手!”

我的嗓门儿一响,店里的顾客们不约而同地跟着我的视线转向门外。

只见徐老太太高高地举起她的拐棍。

我急匆匆地跨出店门,边走边说:“这儿全都是监控的地盘,要是东西被砸了,只要调个监控,就能知道是谁干的。”

“这事儿我可是花了一万多元,要是东西受损,得赔双倍。”

“不成,我得报警,让李警官再来一趟。”

话音刚落,我转身回店里拿手机。

我的话似乎起了效果,等我再次出来,徐老太太已经不见了,她去了隔壁的店铺。

但她只是在门口站了站,说了几句话,并没有进去。然后,她又走向下一家店,同样在门口嘀咕几句,依旧没有进去。

店里正忙,我也没空继续盯着她,就回店里帮忙去了。

那天下午三点,店里生意冷清,爸妈在休息,我在打扫。

隔壁卖米线的大姐来我们家吃面。

我妈去厨房煮面,大姐就开始喋喋不休。

她说徐老太太中午去她那儿吃饭,她没敢让她进。她说:“老太太,我们家的米线怕您消化不了,您还是去隔壁吃煲仔饭吧。”

老太太跺着脚走了,站在门口,看到连续几家店都没让她进去。

她自己实在好奇,就去串门打听,一问才知道,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怕老太太找茬,所以都没敢让她进店。

“你不知道,她中午买了两个包子,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吃。”

“你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倚老卖老,谁敢让她进店里吃啊,我们怕她砸了我们的店,到时候生意没做成,还被她诬陷,那可就亏大了。”

大姐说话直来直去,我爸妈听完后互相看了看,这次他们可没敢再发善心。

我听了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真是出乎意料,隔天,我们这一排的店铺竟然登上了热搜榜。

“八十岁的老奶奶被拒之门外,店家冷漠无情,不顾老人的生死。”

看到这标题,我吓了一跳。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个自媒体人拍摄的,徐老太太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啃着包子。

博主好奇地问她为何要坐在街头吃包子?

徐老太太边擦眼泪边哭诉:“我年纪大了,这一排的店铺都不让我进去用餐,说是因为年纪大,他们的饭菜我消化不了,不适合我。”

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路边,一边擦泪一边啃包子,这一幕立刻激起了人们的同情。

网友们纷纷指责我们这些店家缺乏人性,对老人没有同情心。

许多网友自发地在我们店铺下留下差评。

“这家店没人性,食物难吃至极,希望早日关门。”

“你们都会老的,难道老人就不配进店吗?这样的店铺赶紧关门吧。”

“大家都来给差评,看他们能撑多久。”

一时间,网上的指责声此起彼伏。

即使偶尔有一两条理性的评论:“这么多店铺都拒绝,老奶奶是不是应该自我反省一下。”

但很快就被其他评论淹没了。

这件事迅速登上了本地新闻头条,我们的店铺在网上瞬间差评如潮。

大家都成了受害者,看着视频气愤不已。视频完全没交代前因后果,只是断章取义。

那晚,我们这一排七八家店铺的老板都来到了我们店里。

“我们不能就这样被泼脏水,我们不让老太太进店,不是因为她年纪大,而是因为她是个坏人。”

“我们得一起发个视频澄清一下,最好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吴大哥,当时事情是在你们店里发生的,也是你们先报警的,我们发视频,你们能把当时的视频放出来,帮我们澄清一下吗?”

我爸犹豫了,他一生善良,心里有些不忍。

看到我爸没说话,我主动说:“好,我来负责放视频,我们不是要诬陷老太太,只是说出事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能看明白。”

说做就做,当晚,我们几家店铺的老板就录制了一个视频,澄清这一切只是个误会。

我们拒绝老太太用餐,是有原因的。

我把老太太砸店的视频,法院的判决结果,以及老太太在我们店里免费吃面半年的视频都放了出来。

大家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转发,并配文:“我们没有拒绝老人,是害怕,不敢。”

很快,舆论就发生了转变。

“店主好心让老太太免费吃面半年,老人因一碗面条没吃到就砸店。”

“免费吃面半年,因一碗面条砸店,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这样的新闻,很快占据了本地头条。

网上好多人在道歉呢。

“搞错了,这老家伙一看就是坏蛋变老的。”

“免费吃面半年,就因为一碗面砸了店,这种老人太恐怖了。”

“我搞错了,我道歉,现在就去店里给好评。”

博主因为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说,被大家骂得很惨,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结果自食其果。

这个博主哭着出来道歉,说自己只是一时兴起,顺便采访了一下,也不知道老太太在骗人。

她把采访徐老太的视频删了,公开向网友道歉。

但网友们不买账,开始深挖徐老太的光荣事迹。

这下,很多人都出来指证。

“这老太太经常一大早在小区公交站挤公交,一上车就拿拐杖敲年轻人让座。不知道80岁起那么早干啥?难道是去跳广场舞。”

“我女儿在健身器材上玩,被老太太的拐杖敲了好几下,她不让孩子玩,说她年纪大,要懂得尊老。”

一时间,老太太的光辉事迹,爆料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有人还去曝光了老太太的儿子和女儿。

有身边熟人爆料,老太太的儿子,十几年都不在单位上班,但是单位还给他保留了工作岗位,虽然没有工资,可社保照交。

大家在下面留言:“站着茅坑不拉屎,等退休了,人家还要领取高额退休金。”

“XX公司,这样的事情到底有没有,请你们严查?”

没有八卦能逃过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

那些曾经和老太太一起来吃饭的老太太,更是被很多人指指点点。一传十,十传百,老太太们倚老卖老的事迹被无数人口口相传。

当时老太太在我们店里免费吃面半年,除了我们和老太太知道,很少有人知道。

这件事一下让我们店铺成了明星店铺,大家争相来打卡。

尤其是很多老年人,特意来我们店里,说能让一个80岁老人免费吃面半年,这样有善心的老板不多见。

每次吃完饭,有些阿姨喜欢拍视频,还主动要求爸妈和他们一起合影拍视频。

我爸妈善良,每次大家临走时,他还要刻意提醒一句:“每个月15号,我们家店面条半价,欢迎你们来吃。”

有很多人慕名在15号来店里吃饭,发现真的是半价,而不是为了炒作。他们吃碗面,还不忘拍视频帮我们宣传。

这一下,我们店里生意好得不得了。

每天都是爆满。

听说徐老太的儿子因为经常不上班,被公司给炒了鱿鱼。

徐老太的女儿原本在公司有晋升的机会,结果因为徐老太的事情,被人一举报,直接从升职名单上被划掉了。

徐老太太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她儿子,连孙子也受到了牵连。

邻居们议论说,徐老太的孙子在考事业单位的时候,单位的人来家里走访,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负面舆论,还在小区里做了调查。

调查一结束,徐老太的孙子就被取消了资格。

这些都是别人来我们店里闲聊时说的。

我听了之后,心里五味杂陈,就像回旋镖打在自己身上一样疼。

从那以后,徐老太就再也没来我们店里吃饭了。

那天忙完,我问我爸:“你当初让徐老太免费吃面是出于好意,但你的善良差点让我们的生意垮掉。爸,你是不是也有点后悔?”

我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再来一次,我会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但答案是不会。当年我也是因为别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我做好事,是为了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算有徐老太这样的事,也不能改变我的初衷。”

“对于这些小波折,要以平常心对待。做好事,别计较结果。”

我听了之后,感触颇深,本来我还怪我爸多管闲事,因为那份善良,差点让我们陷入困境。

但听了我爸的话,我突然感到有些羞愧,意识到自己有些小心眼。

因为善良是我们的本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故事到此结束”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