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的早晨丨让乡村“土”味香飘远方——一位乡镇干部的“带货”赶场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1:23 1

摘要:清晨七时,岳阳县筻口镇电商基地门外,就守候着一群六七十岁的“爹爹娭毑”们,他们脚边堆满大包小包的农副产品,里面有干豆角、干黄花菜、茶叶等等,大家都期待自家宝贝能搭上直播快车,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岳阳筻有味”直播间。

清晨七时,岳阳县筻口镇电商基地门外,就守候着一群六七十岁的“爹爹娭毑”们,他们脚边堆满大包小包的农副产品,里面有干豆角、干黄花菜、茶叶等等,大家都期待自家宝贝能搭上直播快车,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晨曦里的奔忙

从门庭到案头的连轴转

“熊主任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只见“岳阳筻有味”的主播熊耀君匆匆赶来,汗水也挂在他额头。这位在筻口镇扎根26年的“老兵”,从1999年起就在镇农技站当技术员,一头扎进农技推广工作中。后来又投身扶贫开发,如今担任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肩负着乡村振兴和农技推广的重任,还创办了“岳阳筻有味”助农直播间,身兼助农主播和基地负责人多职。多年来凭借扎实的工作先后获得“岳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岳阳市乡村振兴带头人”等荣誉。

此时的他,一面连声道歉“让大家久等了”,一面麻利地打开门锁,将老人们请进清凉的空调房。“快进来歇歇,凉快下!”他招呼着。

安顿好老人,熊耀君的脚步并未停歇。时针快指向8时,他迅速赶往镇政府。作为负责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的“当家人”,他肩负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处理帮扶成效评估、处置风险预警等一系列事务。

8时30分,熊耀君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电商基地。距离开播不到半小时,他必须像陀螺般高速旋转:蹲下身,指尖细细捻过一位老人带来的干豆角,眉头微蹙:“陈娭毑,这像是冰箱里刚拿出来的?还有点返潮气,得再晒透才行。”话音未落,耳畔又传来另一位老人焦急的声音:“熊主任,我这茶叶……”他立刻回应道:“毛娭毑,您放心,天热怕串味,我这就给您找真空袋套上!”检查农产品、安抚沟通农户、调试直播设备……一串琐碎却桩桩紧要。

“家人们看过来!”9时整,熊耀君和搭档站在镜头前,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在抖音“岳阳筻有味”直播间开始卖货。

“这是李娭毑亲手采、亲手晒的干黄花菜,金黄金黄,干干净净,地道的乡里味……”话音未落,手机屏幕上已翻涌起滚烫的热情:“干黄花菜我要,包邮吗?”“干豆角怎么卖?我来一点。”“我是筻口人,在苏州老乡,有家乡的腊味没?馋死了!”广州、上海、深圳,甚至更远方的订单,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在这方寸屏幕前,熊耀君和伙伴们使出浑身解数兜售农产品。两小时内,几十样乡土风物轮番登场,主播的热情与临场应变缺一不可。

直播内外的温度

从屏幕到田垄的情意传递

11时,直播结束。熊耀君扶着酸胀的腰走下直播台。从去年开播至今,每次两小时全程站立,对他这个腰椎间盘突出的“老腰”是个考验。然而,疲惫掩不住那份沉甸甸的成就感。

“最高峰时,1921人同时挤在我们这小直播间,一场下来15700人次观看!对我们这种纯靠自然流量的‘野生’直播间来说,太不容易了。”他声音里透着自豪,“多卖出一份,爹爹娭毑们就多一份收入,心里头就多一分踏实。”

下播并非终点。复盘会议紧接而来:哪个是今天的“爆款”?哪个时段流量最旺?哪些产品讲解最吸引人?数据是冰冷的,却滚烫地连着农户的生计。

复盘完,熊耀君和团队转眼化身“打包工”。撕扯胶带“刺啦”作响,折叠纸箱“砰砰”不断。“现在天气热,卖的货比较少,每天只有100多个包裹,多的时候有500多个包裹。”熊耀君介绍。

七市村60岁的毛双英曾为50多公斤干萝卜的销路愁得睡不着,“到处托人卖,还要欠人情”。如今依托“岳阳筻有味”直播间,月入一两千元,她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只要有钱赚,真是越卖越有味!”

午后烈日灼人,熊耀君的身影又出现在筻口镇的乡间小道上。他带着电商团队,奔赴一个个农产品基地或农户家中。镜头对准红薯粉的传统制作,记录茶叶从采摘到炒青的全过程——这些农技推广工作中积累的专业知识,如今成了他在直播间讲解产品的底气。

筻口镇地域广阔,不少腿脚不便的老人往返镇上不易。为此,熊耀君和团队常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不拍视频时便争分夺秒下村,将农技知识与电商技巧一并教给农户。一个下午辗转移山、七市、游港、明星等多个村落,这正是他为乡亲们“赶”出的致富新场景。

从清晨的农产品筛选到中午的订单核对,从镇政府的案头到田垄间的直播间,熊耀君的脚步从未停歇。那串在乡间疾驰的车轮印,是他丈量民心的标尺;直播间里滚动的订单,是乡土与城市的温暖对话。这场为乡亲们“赶”的场,赶的是时令,追的是生计,暖的是人心——当更多像干黄花菜、老茶叶这样的乡土味顺着网线走向远方,乡村振兴的图景,正在这一次次奔波与坚守中,愈发清晰鲜活。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芸

来源:岳阳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