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靖边公安以“基础网、巡防网、化解网、服务网”四张立体网络为经纬,将平安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一个角落。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18%、17.6%,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靖边样本
近年来,靖边公安以“基础网、巡防网、化解网、服务网”四张立体网络为经纬,将平安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一个角落。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实现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18%、17.6%,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靖边样本”。
织密基础网 筑牢平安建设“压舱石”
靖边公安以“警力下沉、资源整合”为核心,打造“党务+警务”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西郊派出所推行“党建融・芦畔红”联合党支部机制,社区民辅警挂职村支两委,培育12个治保委员会、35人义警队和6支红袖章巡逻队,实现98.9%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全县建成12个标准化警务工作站、24个社区(行业)警务室,机关下沉多名警力充实基层,派出所警力占比达42%,社区民警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
在科技赋能方面,创新“脚板+科技”工作法,累计走访5.8万余户,更新实有人口18万余条,绘制“一标三实”电子地图。整合5366路社会监控资源,建成94个智慧安防小区,通过“要素碰撞”战法使破案效率提升40%。2025年5月民警利用信息流分析,6天内破获跨省盗窃案,实现“人赃并获”。宁条梁镇试点“交所合一”机制,打破警种壁垒,实现治安防控、交通管理、便民服务“三效合一”,农村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大幅提升,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3%。
织密巡防网 全域覆盖“安全网”
构建“1441”“E+N”巡防格局,以交巡警为主力,4个城区派出所动态统筹,12个警务工作站、24个社区警务室、3个交警中队形成网格化布警,叠加无人机空中巡查(E)和义警、红袖章等群防力量(N),实现“三见警”全天候覆盖。日均投入90人次警力开展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接处警时间缩短30%,实现“五快一高效”目标。
针对夏季治安特点,启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烧烤摊点、娱乐场所等夜间高发区域。累计检查场所800余家次,整改隐患40余处。农村地区依托“五级五长”网格化管理,将28个警务大网格与76个社区小网格联动,实现社情民意实时掌握、矛盾纠纷快速响应。
今年以来,靖边公安破获刑事案件174起,刑事拘留127人,查处行政案件1119起,行政拘留496人。成功破获系列摩托车被盗案、李某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案等典型案例,集中返还价值183万余元的涉案财物。
织密化解网 打造矛盾调解“终点站”
创新“事前摸排治未病、事中调解解症结、事后回访固成效”三步工作法,建立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西郊派出所“四五四四四”多元化解法、宁条梁镇“3+4+N”调解模式等特色机制,推动98%的矛盾在基层化解,重复纠纷发生率下降18%。2025年累计排查矛盾951起,成功化解947起,化解成功率达99.6%。海则滩镇土地边界纠纷“界桩调解”、张家畔派出所民警联合社区多次协商化解某小区居民与单位因停车产生的矛盾,都是“三步闭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
前不久,宇文路社区网格员和民生路警务室民警联合处理一起邻里纠纷,不到两个小时便成功调解。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群众吹哨、网格响应”机制,对婚恋、债务等易激化矛盾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控,通过“田间议事会”“流动警务岗”等载体,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织密服务网 架起警民“连心桥”
“大娘,微笑一下,请看镜头。”6月17日,西郊派出所民警用贴心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靖边县公安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创新设立户籍引导岗,落实主动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等便民措施,并相继开通了省内、跨省通办业务,在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辖区小孩走失,民警四小时成功找回;外省游客来靖不慎将包丢失,民警全力查找,并邮寄给已返程的旅客;市民钱包丢失,民警连夜帮助寻找,银行卡、身份证、社保卡及1000余元现金如数归还……这些事件的背后,是靖边公安“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理念,亦是亲民、爱民、为民的真实写照。
靖边公安通过“四张网”的协同发力,实现从“被动处警”到“主动防控”的转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靖边样本”。
来源:平安靖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