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的风带着萧瑟,从县城的老街一路吹到医院的病房里。苏晨风握着父亲苏文渊瘦削的手,看着那张日渐憔悴的脸,心中涌起说不出的酸楚。
父亲苏文渊临终前将价值80万的房子留给大儿子苏晨辉,给小儿子苏晨风留下一些铜钱和几副字画。
"这些东西比你想象的更重要。"父亲握着苏晨风的手,眼中闪着深意。
哥哥住进大房子,生活越来越好,嫂子王美玲更是得意洋洋。
"那些破烂连收废品的都不要。"她经常这样嘲讽苏晨风。
九年来,苏晨风带着这些"破烂"搬了三次家,朋友们都劝他扔掉。
"你爸都去世了,还守着这些垃圾有什么用?"室友小陈恨铁不成钢。
但苏晨风始终记着父亲的嘱咐,小心翼翼地保存着那些字画古玩。
一个周末的晚上,30岁的苏晨风在家刷手机,无意间点进古董鉴定直播间。
01
十月的风带着萧瑟,从县城的老街一路吹到医院的病房里。苏晨风握着父亲苏文渊瘦削的手,看着那张日渐憔悴的脸,心中涌起说不出的酸楚。
五十五岁的苏文渊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雪。这个曾经在讲台上意气风发的中学语文教师,如今却被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击倒了。医生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时间不多了。
"晨风,你哥哥呢?"苏文渊的声音很轻,像秋风中飘摇的枯叶。
"爸,哥哥去办住院手续了,一会儿就回来。"苏晨风握紧了父亲的手,那双手曾经在黑板上写下无数优美的粉笔字,如今却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苏晨风二十三岁,刚刚大学毕业。他生得清秀,眉宇间有一种书卷气,那是父亲多年熏陶的结果。和三十岁的哥哥苏晨辉相比,他显得单纯许多,脸上还带着学生的稚气。
苏晨辉很快回来了,身后跟着妻子王美玲。哥哥长得和苏晨风有七分相似,但多了一种成熟男人的精明。王美玲二十八岁,在银行工作,打扮得体,但眼神总是带着一种算计的光芒。
"爸,手续都办好了。"苏晨辉在病床边坐下,"您别担心,我们会照顾好您的。"
苏文渊点点头,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停留。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有些话必须要说,有些事必须要安排。
"晨辉、晨风,你们都过来。"苏文渊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兄弟俩连忙扶起父亲,在他背后垫了枕头. 王美玲也凑了过来,眼中闪着某种期待的光芒。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苏文渊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很清晰,"有些事情,我必须和你们说清楚。"
病房里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和远处的脚步声。苏晨风的心跳得很快,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家里的那套房子,"苏文渊缓缓开口,"我想留给晨辉。"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水,激起了涟漪。苏晨辉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掩饰住了。王美玲的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很满意这个决定。
苏晨风的心"咯噔"一下,但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父亲。
"晨辉已经成家了,有孩子要养,需要一个稳定的居所。"苏文渊继续说道,"而晨风还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
"爸,您这样分配我们没意见。"苏晨辉连忙表态,"不过您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您还要看着孙子长大呢。"
苏文渊摇摇头,"人总是要走的。晨风,你别觉得委屈。我给你留了其他东西。"
"爸,我不委屈。"苏晨风强颜欢笑,"您的决定我都支持。"
"我收藏了多年的那些字画、古玩,还有一些铜钱,都留给晨风。"苏文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不值钱,但都是我的心血。晨风,你要好好保存它们。"
王美玲在一旁撇了撇嘴。她见过那些所谓的古董,都是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哪里比得上价值八十万的房产?
"爸,我会好好保存的。"苏晨风郑重地点头。
"还有,"苏文渊握住小儿子的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处理掉那些东西。它们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这句话说得很奇怪,但苏晨风还是点头答应了。他看到父亲眼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深意,仿佛藏着什么秘密。
三天后,苏文渊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了。
丧事办得很简单,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苏晨风红着眼眶忙前忙后,苏晨辉也很悲伤,毕竟是自己的父亲。王美玲表面上也很难过,但心里却在盘算着房产过户的事情。
办完丧事,就要分割遗产了。
苏晨辉顺利地得到了那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房产证上的名字很快就改成了他的。而苏晨风得到的,是父亲留下的一堆"古董"。
六枚看起来很普通的铜钱,三幅字画,两个瓷瓶,还有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这些东西装了满满一个纸箱,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
"晨风,这些东西你搬走吧。"王美玲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们要重新装修房子,这些破烂放着占地方。"
苏晨风默默地将那些东西装进纸箱,搬到了自己租的小房子里。朋友们来看过之后,都替他感到不值。
"晨风,你爸这样分配太不公平了。"室友小陈看着那些"古董",摇头叹息,"一套房子值八十万,这些破烂顶多值八十块。"
"我爸一定有他的道理。"苏晨风轻声说道,但心中也有些委屈。
他将那些字画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把铜钱和瓷器放在书桌上。虽然在别人眼中这些都是垃圾,但对他来说,这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念想。
大学刚毕业的苏晨风面临着残酷的现实。找工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投了无数份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几个面试机会,也都以失败告终。
租的房子在城郊,每月一千二百块的房租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父亲留下的那些"古董"就摆在这个逼仄的小房间里,与周围简陋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晨风,你还是把那些破烂卖了吧。"小陈又一次劝他,"现在找工作这么难,能换点钱是点钱。"
"我答应过我爸要好好保存它们。"苏晨风固执地摇头。
"你爸都去世了,还守着这些破烂有什么用?"小陈恨铁不成钢,"你看看你哥,住着大房子,工作稳定,再看看你..."
苏晨风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擦拭着那些字画。在灯光下,那些画作散发着淡淡的古韵,虽然他看不懂,但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美。
与此同时,苏晨辉的生活却越来越好。他住进了父亲留下的大房子,工作也顺风顺水,刚刚升了职加了薪。王美玲对这套房子很满意,已经开始规划装修方案。
"老公,你弟弟那些破烂还留着吗?"王美玲一边看装修杂志,一边随口问道。
"应该还留着吧。"苏晨辉头也不抬地说道,"他就是个书呆子,什么都舍不得扔。"
"真是浪费感情。"王美玲撇嘴,"那些东西连收废品的都不要。"
苏晨辉也觉得弟弟太天真。父亲分给他那些东西,明显就是安慰性质的,根本不值什么钱。弟弟还当个宝似的供着,实在是太傻了。
偶尔苏晨辉会给弟弟一些钱,但每次都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
"晨风,这是一千块钱,你先花着。"苏晨辉掏出钱递给弟弟,"找工作不要着急,慢慢来。"
"谢谢哥。"苏晨风接过钱,心中五味杂陈。
"对了,那些古董你还留着?"苏晨辉不经意地问道。
"嗯,都好好保存着。"
苏晨辉心中暗笑,觉得弟弟实在太单纯。那些破烂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卖了换点生活费。
王美玲更是直接:"晨风,那些东西你还是处理了吧,放在出租屋里又潮又占地方。我认识一个收古董的,虽然价钱不高,但总比放着发霉强。"
"嫂子,我想再留一段时间。"苏晨风客气地拒绝了。
王美玲心中不屑,觉得这个小叔子真是不识抬举。那些破烂她看着都嫌弃,他却当宝贝一样护着。
春去秋来,转眼过了一年。苏晨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月薪三千块。虽然不多,但总算有了稳定收入。
搬到了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房子,那些父亲留下的"古董"也跟着搬了过去。新房东看到这些东西,摇头说:"小伙子,你怎么还收藏这些破烂?这年头谁还要这些玩意儿?"
苏晨风只是笑笑,没有解释。他将那些字画重新挂好,把铜钱和瓷器擦拭干净,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每天下班回家,看到这些东西,他就会想起父亲。那个温和的老人,那双写过无数粉笔字的手,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它们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苏晨风常常这样想,但始终想不出答案。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晨风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工作虽然不算理想,但总算能够维持生活。那些"古董"依旧静静地陪伴着他,就像父亲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他的生活。
02
三年后,苏晨风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工作渐渐得心应手,收入也有了一些提升。虽然称不上富裕,但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满足。
那些父亲留下的"古董"依旧伴随着他,从第一个出租屋搬到第二个,再搬到现在这个相对宽敞的一居室。每次搬家,朋友们都劝他扔掉那些"破烂",但他始终坚持带着。
"晨风,你这是什么毛病?"新同事老陈看着墙上的字画,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东西又不值钱,搬来搬去的多麻烦。"
"我爸留给我的。"苏晨风简单地解释道。
老陈是个古董爱好者,平时喜欢收藏一些小玩意儿。他仔细看了看苏晨风的那些藏品,摇头说道:"你爸这些东西确实一般般,那几幅画的纸张倒是不错,但画工实在普通。至于那些铜钱和瓷器,都是民间常见的货色。"
"老陈,你懂这些?"苏晨风来了兴趣。
"略懂一二。"老陈得意地说道,"我从小就跟我爷爷接触这些东西,多少有些眼力。你这些东西,说实话,放在古玩市场里都不一定有人要。"
这话让苏晨风有些失落,但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既然老陈说自己略懂,那么这些东西到底价值几何呢?
"要不我们去古玩市场看看?"苏晨风提议道。
老陈一拍大腿:"好主意!正好我也想去淘点货。"
周末,两人来到了城里最大的古玩市场。这里摊位密布,各种古董字画琳琅满目。苏晨风带了一枚铜钱,想先试试行情。
"老板,这个值多少钱?"苏晨风将铜钱递给一个摊主。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老花镜,看起来很专业。他接过铜钱,翻来覆去地看了看,然后放下。
"小伙子,这是清代的铜钱,品相一般,能给你八十块。"
八十块?苏晨风心中有些失望。一枚铜钱才八十块,那么六枚铜钱也就四百多块钱。
"老板,您确定就值这点钱?"
"确定。"摊主很肯定地说道,"这种清代铜钱市场上很多,除非是特别稀有的版本,否则都不值什么钱。"
从古玩市场回来,苏晨风的心情有些复杂。父亲留给他的那些东西,看起来真的不值什么钱。一枚铜钱八十块,六枚就是四百八十块。那些字画和瓷器能值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晨风,我就说这些东西不值钱吧。"老陈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既然是你爸留下的,留着做个纪念也好。"
苏晨风点点头,但心中总觉得有些不甘心。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它们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也许父亲说的"重要",指的不是金钱价值,而是纪念意义吧。苏晨风这样安慰自己。
从那以后,他开始关注一些古董文化的节目和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慢慢地,他发现这个领域远比想象中复杂。同样的一件东西,在不同的人眼中,价值可能天差地别。
有时候晚上闲着没事,他会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些字画。那些看似普通的画作,在放大镜下显现出不一样的细节。笔触很有层次,用墨也很讲究,绝不像外行人随意涂抹的作品。
还有那些铜钱,虽然摊主说不值钱,但苏晨风发现它们的工艺确实精细,文字清晰,品相也比想象中好。也许是摊主看走了眼?
这种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让他对那些"古董"有了不同的看法。也许它们真的不简单,只是自己不懂行,没有发现它们的价值。
苏晨辉的生活依旧顺风顺水。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部门经理,收入颇丰。王美玲也升了职,两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老公,你弟弟那些破烂还在留着吗?"王美玲偶尔还会提起这件事。
"应该还在吧。"苏晨辉漫不经心地说道,"他就是念旧,什么都舍不得扔。"
"真是浪费感情。"王美玲摇头,"那些东西我看着都糟心,他却当宝贝一样护着。"
苏晨辉也觉得弟弟太执着了。那些东西能有什么价值?如果真值钱,父亲怎么可能留给什么都不懂的小儿子?
兄弟俩偶尔还会见面,每次苏晨辉都会问起那些"古董"的事情。
"晨风,那些东西你还留着?不如处理了吧,买点实用的东西。"
"哥,我想再留一段时间。"苏晨风总是这样回答。
苏晨辉心中暗笑,觉得弟弟真是太天真了。那些破烂留十年也不会变成宝贝,还不如早点扔掉省得占地方。
时间就这样慢慢流逝,转眼又过了两年。苏晨风的工作越来越稳定,也有了一些积蓄。那些父亲留下的"古董"依旧陪伴着他,就像忠实的朋友,见证着他生活的每一个变化。
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学习古董文化,订阅了一些相关的杂志,关注了几个专门的网站。慢慢地,他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识别字画的真伪。文章中提到,很多真正的古代名画,表面看起来可能很普通,但细节之处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功力。
这让苏晨风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字画。也许,它们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03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是父亲去世的第九个年头。苏晨风现在三十二岁了,在公司里也算是骨干员工,收入虽然不能说很高,但在这个城市里也算过得去。
那些父亲留下的"古董"依旧陪伴着他,从最初的出租屋到现在这套小两居室,它们见证了苏晨风这些年的成长和变化。
这些年来,苏晨风对古董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他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对字画、瓷器、铜钱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每当重新审视父亲留下的那些东西时,他都会有新的发现。
那几幅字画的纸张确实很特别,不是普通的宣纸,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麻纸。画面虽然看起来朴素,但笔法很有功力,绝不是普通人能够画出来的。
那些铜钱的铸造工艺也很精细,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边缘的齿轮也很规整。虽然古玩市场的摊主说不值钱,但苏晨风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最让他在意的是那两个瓷瓶。表面看起来很普通,但釉面的质感很特别,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种工艺,绝不是现代仿制品能够达到的。
"也许父亲真的留给我了一些宝贝。"苏晨风时常这样想,但又不敢确定。
这些年来,古董收藏越来越火热,各种鉴宝节目层出不穷。苏晨风也经常看这些节目,了解市场行情,学习鉴定知识。
有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刷着手机,无意间点进了一个古董鉴定的直播间。主播是一位知名的古董专家钱鉴宇,正在为网友鉴定各种古董。
直播间里很热闹,网友们纷纷展示自己的藏品,请专家点评。苏晨风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会在评论区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下面这位网友发来了一幅字画,请大家看看。"钱鉴宇举起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山水画。
苏晨风本来漫不经心地看着,但当那幅画完全展现在屏幕上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幅画的构图、笔法、甚至连装裱的样式,都和他父亲留给他的其中一幅画一模一样!
苏晨风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但仔细对比后,他确信没有看错——除了保存状态略有不同,两幅画几乎完全一致!
"这幅画很有意思。"钱鉴宇仔细观察着,"从纸张的材质来看,应该是清代中期的麻纸,这种纸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再看笔法,用墨浓淡得当,层次分明,绝不是一般画师能够画出来的。"钱鉴宇继续分析,"特别是这个落款的位置和字体,很有特色。"
苏晨风紧张得手心出汗,他快步走到卧室,打开那个保存了九年的木盒子,取出那幅看起来普通的字画。
在台灯的照射下,他仔细对比着手机屏幕上的画作。构图完全一致,连那朵云彩的位置都分毫不差。最关键的是落款,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字体,同样的印章。
"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钱鉴宇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这应该是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石涛的画作存世不多,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石涛?苏晨风的心脏狂跳不止。他对这个名字不陌生,石涛是清代四大名僧之一,也是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都是天价。
"不过要确定真伪,还需要更专业的鉴定。"钱鉴宇继续说道,"这种构图我只见过三幅,如果这幅是真的,那价值就..."
就在钱鉴宇要说出具体价值的时候,苏晨风的手机突然卡住了,画面定格在专家张开嘴巴的瞬间。
"不会吧!这个时候卡!"苏晨风急得要命,拼命地点击屏幕!
他的手都在颤抖,心跳得像打鼓一样。如果钱鉴宇说得对,如果这真的是石涛的作品,那么他手中的这幅画...
苏晨风不敢想象。他快步走到电脑前,打开浏览器搜索"石涛画作价格"。搜索结果让他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2018年,石涛的一幅《奇峰怪石图》在拍卖会上以4200万的价格成交。2019年,另一幅石涛作品《山水册页》拍出了3800万的高价。
"天哪..."苏晨风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他重新审视着手中的画作,那些曾经看起来普通的笔触,现在都散发着神秘的光芒。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珍贵,每一处细节都可能价值千金。
手机网络终于恢复了,苏晨风赶紧回到直播间。钱鉴宇已经在鉴定下一件古董了,刚才那幅画的鉴定已经结束。
苏晨风在评论区疯狂地刷屏:"专家,刚才那幅石涛的画值多少钱?"
过了一会儿,钱鉴宇注意到了这条评论,回答道:"如果是真品的话,保守估计800万以上。石涛的作品现在市场价格都很高,特别是那种构图独特的山水画。"
800万!这个数字像雷电一样击中了苏晨风的大脑。他手中的这幅画,如果真的是石涛的作品,就价值800万!
这一夜,苏晨风彻夜未眠。他反反复复地看着那幅画,越看越觉得不简单。父亲当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它们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原来父亲早就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他把看似不值钱的古董留给小儿子,把价值八十万的房子留给大儿子,表面上是偏心,实际上却是深深的爱和智慧。
苏晨风想起了这些年来哥哥和嫂子的态度,想起了朋友们的劝说,想起了古玩市场摊主的轻蔑。如果这幅画真的价值800万,那么其他的字画呢?那些铜钱和瓷器呢?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另外两幅字画,在台灯下仔细观察。这一看不要紧,他又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中一幅花鸟画的风格,和网上介绍的明代大师徐渭的作品极为相似。另一幅书法作品,用笔苍劲有力,很可能也是名家手笔。
苏晨风的心跳越来越快,他感觉自己仿佛坐在一座金山上,却浑然不知。九年来,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就这样静静地陪伴着他,看着他为生活奔波,看着他被人轻视,看着他坚持着父亲的遗愿。
"爸,您真的给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苏晨风看着墙上父亲的照片,眼中涌出泪水。
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如果当初这些古董分给了哥哥,以哥哥和嫂子的性格,很可能早就当成破烂卖掉了。只有自己这个"书呆子",才会傻傻地保存九年,等到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
天亮的时候,苏晨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找专业的鉴定机构,确认这些古董的真正价值。
04
第二天一早,苏晨风就请了假。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三幅字画包装好,又装了几枚铜钱和一个瓷瓶,前往市里最权威的古董鉴定机构。
这家鉴定机构在业内很有名气,许多重要的拍卖行都会请他们做权威鉴定。机构的负责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专家,姓张,人称张老。
"小伙子,你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张老看到苏晨风带来的古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遗产。"苏晨风如实回答。
"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中学语文教师,平时喜欢收藏一些字画古玩。"
张老点点头,开始仔细鉴定。他先看了那幅山水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甚至还用专业仪器检测了纸张的年代。
半个小时后,张老放下放大镜,表情很严肃。
"小伙子,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吗?"
"我怀疑是石涛的。"苏晨风紧张地说道。
"没错,这确实是石涛的真迹。"张老郑重地说道,"而且是他中期的精品,构图巧妙,笔法纯熟,保存完好。这样的作品,市场价值至少800万以上。"
听到这个确认,苏晨风的腿都软了。800万,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另外两幅呢?"他颤声问道。
张老又仔细鉴定了花鸟画和书法作品,结果同样令人震惊。
"这幅花鸟画是明代徐渭的作品,市场价值约500万。这幅书法是清代郑板桥的真迹,价值约300万。"
三幅字画,总价值1600万!苏晨风感觉天旋地转,差点站不稳。
"这几枚铜钱也不简单。"张老继续鉴定,"这是宋代的珍稀钱币,存世量极少,每枚至少价值50万。你这六枚,总价值300万左右。"
"这个瓷瓶是明代官窑的作品,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也价值200万左右。"
张老看着目瞪口呆的苏晨风,语重心长地说道:"小伙子,你父亲给你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些古董的总价值超过2000万,你要好好保管。"
2000万!这个数字让苏晨风彻底蒙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得到的是一堆破烂,没想到竟然是价值2000万的宝贝。
"张老,您确定没看错?"苏晨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做了四十年鉴定,绝不会看错。"张老很肯定地说道,"你父亲一定是个很有眼光的收藏家,这些东西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从鉴定机构出来,苏晨风走在大街上,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那些熟悉的建筑、熟悉的街道,在他眼中都仿佛镀上了金光。
他是千万富翁了!从一个普通的工薪族,一夜之间成为了千万富翁!
回到家里,苏晨风坐在那些古董面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了这九年来的种种经历,想起了别人的冷嘲热讽,想起了自己的坚持和等待。
"爸,您真的太有远见了。"他看着父亲的照片,泪流满面。
苏文渊一定早就知道这些古董的价值,但他没有明说,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这笔财富留给了小儿子。他知道大儿子性格现实,如果知道古董的真正价值,很可能会急于变现。而小儿子虽然当时不懂,但性格单纯,会按照父亲的嘱咐好好保存。
这是一个父亲的智慧和深爱。
苏晨风想起了哥哥和嫂子,想起了他们对这些"破烂"的轻蔑态度。如果他们知道真相,会是什么反应呢?
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告诉哥哥这个消息。毕竟是一家人,有些事情总要坦诚相对。
苏晨辉接到弟弟电话的时候,正在办公室里开会。
"哥,你今天有时间吗?我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苏晨风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
"什么事这么急?"苏晨辉有些不耐烦。
"电话里说不清楚,你来我家一趟吧。"
苏晨辉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班后,他和王美玲一起来到了苏晨风的住处。
"晨风,什么事这么神秘?"苏晨辉一进门就问道。
苏晨风深吸一口气,指着墙上的字画说道:"哥,你知道这些画值多少钱吗?"
"还能值多少钱?"王美玲撇嘴,"几十块钱撑死了。"
"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三幅画价值1600万,你们信吗?"苏晨风平静地说道。
"什么?"苏晨辉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多少?"
"1600万。我今天去专业机构鉴定过了,这是石涛、徐渭、郑板桥的真迹。"苏晨风拿出鉴定证书,"加上那些铜钱和瓷器,总价值超过2000万。"
苏晨辉和王美玲彻底傻眼了。他们瞪大眼睛看着那些曾经被他们称为"破烂"的古董,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这不可能..."王美玲的声音都颤抖了,"这些破...这些东西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钱?"
"鉴定证书在这里,你们可以看看。"苏晨风将证书递给哥哥。
苏晨辉接过证书,仔细看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证书是真的,上面清楚地写着每件古董的名称、年代、价值估算。
"爸真的给你留下了这么多宝贝?"苏晨辉的声音有些沙哑。
"是的。现在我终于明白爸当时那句话的意思了——它们比我想象的更重要。"苏晨风感慨地说道。
王美玲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想起了这些年来对这些古董的轻蔑态度,想起了自己多次建议苏晨风把它们卖掉。如果当时苏晨风真的听了她的话,那损失就太大了。
"晨风,这些东西按理说应该重新分配。"苏晨辉突然说道,"爸当时不知道它们这么值钱,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不会这样分配遗产。"
这话一出,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苏晨风看着哥哥,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哥,你觉得爸真的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吗?"苏晨风反问道。
苏晨辉愣了一下,仔细想想,确实有些不对。父亲是个很有文化的人,对古董字画也有研究,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也许爸早就知道了。"苏晨风继续说道,"他知道你们会觉得这些是破烂,所以才放心地留给我。因为只有我会傻傻地保存九年,直到它们重见天日。"
这番话让苏晨辉哑口无言。回想起这些年来自己和妻子对这些古董的态度,他确实没有资格要求重新分配。
"我会按照爸的遗愿,好好保管这些宝贝。"苏晨风郑重地说道,"这是他给我的财富,也是他给我的考验。"
05
消息很快在家族中传开了。那些曾经同情苏晨风"只得到破烂"的亲戚们,现在都用复杂的眼光看着他。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感叹命运的神奇。
王美玲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以前见到苏晨风时,她总是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现在却变得格外殷勤。
"晨风,最近身体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她关切地问道,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冷淡。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是一家人嘛。"她继续说道,语气中满含着讨好的味道。
苏晨风对嫂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有些感慨。人性就是这样,面对利益时往往会暴露真实的一面。
苏晨辉也很复杂。一方面,他为弟弟的好运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懊悔。如果当初他也坚持要一些古董,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晨风,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古董?"苏晨辉试探性地问道。
"我还没想好。"苏晨风如实回答,"这么大一笔财富,需要慎重考虑。"
"要不我们合伙做点生意?"苏晨辉提议道,"你出资金,我出经验,一起赚钱。"
苏晨风看着哥哥期待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血浓于水的亲情还在,但这些年来的种种经历,让他对哥哥的人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哥,我需要时间考虑。"他没有当场拒绝,也没有立即同意。
接下来的几天,苏晨风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各种各样的人都来找他,有想买古董的,有想借钱的,有想合作做生意的。甚至还有一些陌生人,声称是他的远房亲戚,想要分一杯羹。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关心",苏晨风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这些人看中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手中的财富。
经过深思熟虑,苏晨风做出了几个决定。
首先,他选择将其中一幅价值相对较低的字画捐献给市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件艺术珍品。这个决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
其次,他将一部分古董通过正规的拍卖行进行变现,获得了约1000万的现金。这笔钱足够他过上富裕的生活,也为未来的投资提供了基础。
最后,他保留了那幅最珍贵的石涛山水画,作为对父亲的纪念。每次看到这幅画,他都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苏晨风也没有忘记家人。他用一部分资金帮助哥哥投资了一个稳健的项目,让苏晨辉也能从中受益。
"晨风,谢谢你。"苏晨辉接受弟弟的帮助时,眼中带着愧疚,"我知道这些年来我对你不够好,但你还是这么善良。"
"我们是兄弟,这是应该的。"苏晨风淡淡地说道,"爸在天之灵看到我们和睦相处,也会很欣慰的。"
王美玲在一旁羞愧得低下了头。她想起了这些年来对苏晨风的冷嘲热讽,想起了自己的势利眼,心中满是悔恨。
"晨风,对不起。"她诚恳地道歉,"以前是我不好,总是瞧不起你。现在我知道错了。"
"嫂子,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苏晨风宽容地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和和气气最重要。"
有了经济基础的苏晨风,开始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成立了一个小型的文化推广公司,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这个决定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实现了父亲对他的期望。苏文渊生前就希望儿子能够传承文化,现在苏晨风终于有能力做这件事了。
公司开业的那天,苏晨风特意在办公室里挂上了那幅石涛的山水画。每当工作累了的时候,他就会看看这幅画,想象父亲当年收藏它时的心情。
"爸,我终于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他对着画中的山水说道,"您不仅给了我财富,更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时间过去了一年,苏晨风的公司发展得很好,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也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经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传统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古典文化。
苏晨辉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在弟弟的帮助下,他的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更重要的是,兄弟俩的关系比以前更加和睦了。
"晨风真的长大了。"苏晨辉对妻子说道,"他不仅有了财富,更有了智慧和胸怀。"
王美玲也彻底改变了对小叔子的看法。她现在由衷地敬佩苏晨风的格局和品格,也为自己曾经的狭隘而感到羞愧。
每逢节假日,兄弟俩都会带着家人去父亲的墓地祭拜。苏晨风总是会带上一些鲜花,苏晨辉则会带上父亲生前爱吃的点心。
"爸,我们兄弟俩现在都过得很好。"苏晨风在墓前轻声说道,"感谢您当年的安排,让我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墓碑上的照片中,苏文渊依旧是那副温和的笑容,仿佛在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爸爸很欣慰。"
春风吹过墓园,带来阵阵花香。远山如黛,近水如镜,这里很安静,也很祥和。苏文渊在这里安息,看着儿子们成长,看着家族传承,一定很满足吧。
苏晨风有时会想,如果父亲还在世,看到现在的情况会说什么呢?也许他会说:"晨风,你做得很好,爸爸为你骄傲。"
也许他会说:"财富只是工具,用它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价值。"
又或者他会说:"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话仿佛还在耳边响起,指引着苏晨风继续前行。他用父亲留下的财富做有意义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传承。
那些珍贵的古董,不仅仅是金钱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载体,是父爱的见证,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它们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
从当初的"破烂"到后来的"珍宝",这些古董的价值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们的认知和态度。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启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不值钱的东西,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坚持,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来源:小7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