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黄石的75种方式6️⃣3️⃣】一座古铜矿遗址:照亮黄石三千年矿冶文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2:03 1

摘要:在黄石的发展脉络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关重要,作为国内目前发现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技术水平最高、采冶链最完整且保存最完好的古铜矿遗址,它不仅是黄石的文化根脉,更是解读中国青铜时代的一把关键钥匙。

黄石,依江而立,因矿而生,拥有着3000多年矿冶文明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史和75年建市史,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在黄石的发展脉络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关重要,作为国内目前发现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技术水平最高、采冶链最完整且保存最完好的古铜矿遗址,它不仅是黄石的文化根脉,更是解读中国青铜时代的一把关键钥匙。

从考古发现到文明坐标:改写青铜时代认知​

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铜铁矿工人作业时,发现冶炼渣、铜斧等物品及古坑木、坑道遗迹,沉埋3000年的古代采矿遗址重见天日。1974年至198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商周至汉唐时期采矿竖井和盲井231个、平巷和斜巷100多条,东周鼓风冶铜炉12座、宋代炒铜炉17座。据推测,古代采矿井巷总长超8000米,冶炼炉渣逾40万吨,冶炼红铜8万至12万吨,开采时间从3500年前商代中期延续至西汉,跨度长达一千多年。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认知。此前因缺乏证据,有学者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外来说”,而遗址中的文物和遗迹确凿证明中国青铜文化有独立完整发展脉络。

2023年6月开馆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馆藏文物标本1万余件,陈列精选展品703件(套),十大镇馆之宝意义重大。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称春秋时期大型铜斧为“中华采矿第一斧”,其形制与功能演变印证从农具到专业矿冶工具的技术跨越。​

从千年矿脉到城市基因:铸就黄石精神内核​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价值深融黄石城市血脉,三千多年矿冶实践铸就黄石坚韧创新的精神品格。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近2亿吨、铜精矿近10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近6亿吨,以“工业粮仓”担当支撑国家工业化。​

遗址博物馆内井巷纵横的“地下迷宫”,是7号矿体1号采矿点原址保护展示区。1984年建成的36米长、30米宽展览大厅,是解读古代矿冶智慧的核心窗口。战国至汉代采矿竖(盲)井用粗大青冈栎木密集搭接支护,采矿深度超60米,最深近百米。井巷净空从春秋时的50-60厘米扩至1.1-1.3米,最宽1.9米可直立行走,体现技术进步与矿工突破局限的精神。

木质绞车

木质绞车是中国最早的提升机械,由青冈栎木制成,两端轴颈的14个密孔与6个疏孔形成传动系统,人力驱动可提升矿石与积水,设计原理与现代起重机械雏形相似,是古代工匠智慧结晶。冶炼技术展示区,春秋早期6号鼓风冶铜竖炉与宋代焙烧炉形成技术对话。前者复原高1.6米,椭圆形炉缸有“火沟”“金门”“鼓风口”,结构与现代鼓风炉原理基本一致,是世界冶金史上最早标准化竖炉遗存。​

198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荣列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4年12月,以中国古代矿冶遗产身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5年6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荣膺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荣誉背后,是黄石对遗产保护的持续投入,从1984年井巷原地保护大厅到新馆用三维全息影像重现文物细节,保护手段迭代延续矿冶精神。​

从文化遗产到发展动能:激活千年文明生命力​

近年来,黄石市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活”起来为主线,以提升遗址保护质量和利用效益为中心,以传承和弘扬优秀青铜文化为基点,以活化利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抓手,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千年矿冶文明焕发新生。

文旅融合方面,特色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矿冶文化。《铜绿山奇妙游》以实景结合剧情,引领游客在夜幕中穿梭古代矿坑巷道,触摸青铜时代印记。原创楚剧《铜草花》融合矿工情歌与冶铜号子,男女主角在炼炉飞焰前的誓言与非遗打铁花交相辉映,呈现视听盛宴。2025年推出的《因为青铜》舞台剧,通过机械臂楚王与讲解员对话、民女矿工共舞,诠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成为文旅新亮点。​

数字化传播上,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遗址公园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高精度建模与实时展示,智慧博物馆以互动屏幕、全息投影解读矿冶技术。云游“青铜源・铜绿山”线上陈列整合史料与考古成果,VR技术让观众“触摸”商周井巷支护,拓宽了文化传播范围。​

文创开发中,铜绿山元素融入各类商品,从采矿工具图案书签到青铜工艺摆件,兼具纪念意义与文化传播功能。既满足游客需求,又带来经济效益,促进文化遗产与市场经济结合。

从3500年前的青铜炉火到今日的文旅新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始终是黄石的精神坐标。未来,黄石将继续以遗址为根,以文化为魂,围绕打造“世界矿冶文化名城、华夏青铜文明圣地”目标,全力推进铜绿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申遗工作,让青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通讯员:黄旺宣)

来源:一点资讯武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