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家以从事通信射频器件与精密轻金属结构件、消费类电子玻璃业务、汽车结构件为主的企业,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法人代表、董事长为袁静,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孙洁晓的妻子。
8
月 5 日晚间,
春兴精工发布公告称已收到福州仲裁委员会送达的仲裁文件,案件目前处于被告状态,子公司涉案金额约为4589万元。
这家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家以从事通信射频器件与精密轻金属结构件、消费类电子玻璃业务、汽车结构件为主的企业,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法人代表、董事长为袁静,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孙洁晓的妻子。
春兴精工已连续5年业绩下滑并持续亏损,当前资产负债率约99%,公司实际控制人官司缠身、风波不断,这家曾经的“5G龙头股”如何才能起死回生?
官司缠身引风波
近日引起风波的,是春兴精工的几纸诉状。
今年6月,春兴精工发布公告,原告重庆新润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润”)起诉称,春兴精工子公司惠州春兴精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春兴”)于2020年向其采购机床产品,合同总价为4000万元,约定货款应于2021年10月结清,但截至起诉日,惠州春兴仍拖欠货款本金3780万元。目前,该案件仅处于法院受理阶段,尚未开庭审理。
针对此诉讼,春兴精工方面表示,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已启动专项法律程序依法配合跟进,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并将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该诉讼源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据春兴精工公告披露,2020年9月24日,惠州春兴与重庆新润签订《销售合同》,约定向后者购买200台润星HS-500T机床,总价4000万元。重庆新润称,已于2020年10月向惠州春兴交付全部设备,且设备经对方验收确认无质量异议。但截至起诉时,仅收到货款220万元,尚有3780万元未支付。重庆新润认为,惠州春兴未按期付款已构成违约,应一次性清偿全部欠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7月17日,春兴精工披露,仙游县鼎盛投资有限公司就租金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向仲裁委申请仲裁。
近期,随着元生智汇收到仲裁进展文件,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折:仲裁委员会同意了鼎盛投资提出的《追加仲裁被申请人申请书》,决定追加仙游县仙财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有限公司为共同被申请人,导致整个仲裁程序不得不重新开始。
此次仲裁案表面上是一起关于租金的纠纷,但实际上触发了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对相关各方尤其是春兴精工造成了潜在的重大影响。如果最终仲裁结果不利于元生智汇且其无力偿还债务,那么仙游国财将不得不代为偿付,进而激活春兴精工作为反担保方的责任,使其面临直接的财务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金额的增长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起初在7月17日提及的涉案金额仅为3538万元,这仅涵盖了租金部分。而在最近的公告中,子公司的涉案金额从最初的诉求增加到了4589.05万元,这是因为除了租金之外,还加入了违约金(405.6万元)和税费(645.4万元)。
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各相关方所需面对的风险与挑战。对于春兴精工而言,一旦仲裁败诉且元生智汇无法偿还债务,公司将不得不面对承担偿付责任的实际风险,这对春兴精工的财务状况十分不利。
不仅如此,其实控人孙洁晓也身陷丑闻,曾被罚禁入市场十年。
涉内幕交易罪被公诉
春兴精工实控人的官司,要追溯到两年前。
2023年2月,资本市场迎来一例罕见的刑事追责案例:上市公司春兴精工的实际控制人孙洁晓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正式提起公诉,案件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这起事件在A股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极为少见,标志着监管对证券违法行为的打击已从行政处罚延伸至刑事层面。春兴精工在公告中强调,该事项系孙洁晓个人行为,公司经营运作未受影响,目前各项业务均正常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孙洁晓此前已因同一事件受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如今再被追究刑事责任,反映出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等市场操纵行为持续高压、绝不姑息的执法态度。
事件的源头可追溯至2016年,彼时春兴精工正筹划一项重大海外并购。当年6月12日,公司董事长孙洁晓与Calient Technologies, Inc.(一家美国通信技术企业)在上海会面,初步达成收购意向,这一时间点被证监会认定为内幕信息的形成起点。
此后,双方陆续签署保密协议、初步意向书,并于2017年2月正式停牌,对外披露拟收购Calient公司股权的重大事项。至2017年8月,由于谈判未果,公司宣布终止重组并复牌。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此次收购属于重大投资行为,构成法定内幕信息,其敏感期自2016年6月12日起,至2017年2月25日公告之日止。
在这一敏感期内,孙洁晓及其关联方被查出存在大规模异常交易行为。
调查发现,孙洁晓与公司时任董事郑海艳在知悉内幕信息后,通过他人账户组大量买入“春兴精工”股票。这些账户由郑海艳安排设立,资金则全部来源于孙洁晓。在2016年11月至12月间,该账户组累计投入逾3500万元,短期内集中购入360万股,交易节奏与内幕信息发展高度吻合,最终在复牌后亏损逾300万元。
三人还通过结构化信托产品进行更大规模的操作。两只名为“辉煌1006号”与“辉煌1007号”的信托计划,合计规模达1.75亿元,这两只产品在资金到位后迅速将约2.4亿元用于买入“春兴精工”,持仓占比极高,交易集中且缺乏合理解释,最终亏损近2500万元。
面对指控,孙洁晓辩称对交易不知情,资金系郑海艳擅自使用;郑海艳则承认操作账户,但称未向蒋鸿璐透露内幕信息;蒋鸿璐亦坚称投资为自主决策。然而,证监会综合通讯记录、资金流向、账户控制关系等证据,认定三人构成共同内幕交易。
最终,证监会决定责令三人依法处置非法持股,并合计罚款60万元,其中孙洁晓、郑海艳分别被罚25万元,蒋鸿璐被罚10万元。孙洁晓被处以十年市场禁入,郑海艳五年禁入。
连年亏损,经营承压
春兴精工的创始人孙洁晓是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企业家。1996年,孙洁晓从上海一家外企辞职,借了3万块钱在上海崇明岛创办了春兴电器厂,也就是春兴精工的前身,2005年公司开始涉足压铸行业,2007年进入汽车领域,并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春兴精工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外企施耐德,春兴精工从上海搬至苏州也是因为当年的一家外企客户迈特通信。2011年,孙洁晓通过收购迈特通信,获得了华为等大客户资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春兴精工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精密铝合金、镁合金结构件和通信射频器件制造与服务供应商,并且通过一系列并购和业务拓展,逐步形成了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和航天航空四大核心业务板块。
孙洁晓辞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之后,春兴精工的业绩开始逐年下滑。
2020年至2023年,春兴精工营业收入分别为51.53亿元、26.73亿元、25.88亿元和23.2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9.03%、48.12%、3.21%和10.03%,已连续4年下滑;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10.58亿元、10.33亿元、1.43亿元和2.48亿元,连续4年亏损累计近25亿元。
2024年,春兴精工实现营收22.07亿元,同比下降5.2%,净亏损1.99亿元,主要由于金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大规模投入以及客户华沣通信破产重整导致的减值计提影响。尽管如此,公司在通信射频器件领域依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此外,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成长也使其进入了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国内主流客户的供应体系。
参考资料:
经济观察报:《A股鲜见 春兴精工实控人孙洁晓因涉内幕交易罪被公诉》
天天财闻解读:《春兴精工:2024年预亏近2亿元,负债高启、诉讼缠身,实控人孙洁晓内幕交易被判刑》
跃州财讯:《春兴精工:连年亏损27个亿,负债率高达98.2%,实控人丑闻不断,靠层层马甲持续侵占公司超6亿!》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