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节目才知,为了维持这表面的幸福她一直在为难、讨好中小心翼翼的平衡着。
董璇两口子,太不对劲了。
新婚燕尔,却两处分居;
前脚蜜里调油,后脚脸红脖子粗。
董璇的婚姻,不妙。
董璇二婚,问题太多了。
最新一期《姐姐当家》,她和丈夫张维伊过得令人窒息。
两口子请客吃饭,被朋友抢先结账后,上演了一场“夫妻对抢”。
不知道是不是网络问题,张维伊扫了半天也没成功。
一旁的朋友也半开玩笑的说:
“他那卡付不了,他没钱了”。
董璇救场,赶紧扫码付款。
哪料张维伊瞬间变脸,一边辩解自己有钱,一边责怪董璇付款;
咋的,我付不了啊?
表情凝重,口气强硬,赶走朋友,指责老婆。
任凭董璇一再低眉顺眼、温柔劝说也无济于事。
终以退单两次,张维伊结账告终。
夫妻一家,谁结账不一样?
张唯伊这几百块钱的敏感、偏执从何而来?
后采时董璇说出实情:
两人经济上差距大,一直采用AA制。
两人一起的花销,张维伊能承受的,尽量让他体现一家之主的地位。
节目继续才发现,“结账风波”只是这桩奇怪婚姻的冰山一角。
饭后,20天未见的夫妻又开始为“回谁家”争执。
此时观众才知道,这两口子婚后一直分居生活。
董璇想回去陪女儿,张唯伊则坚持想媳妇。
两人从车上一路为难到男方家。
张唯伊的脸上,挂着讨好和火焰不断扑灭的落寞;
董璇也在愧对女儿、满足不了丈夫中挣扎。
至于为什么会搞成这样,董璇的理由是:
女儿只有8岁,怕与陌生叔叔同住不方便。
离异带娃母亲没沟通好孩子问题,就领证了?
倪萍一针见血:
董璇既要又要,处理不好就不该结婚。
本以为走出失败婚姻的董璇,一定会让自己收获幸福。
看节目才知,为了维持这表面的幸福她一直在为难、讨好中小心翼翼的平衡着。
实在搞不懂。
董璇怎么让自己这么被动?
明明有钱有娃有事业,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董璇的困境,早有预兆。
回看上一段婚姻。
和小她3岁的高云翔结婚后,董璇毅然放弃大好事业,全心投入家庭。
为前夫各种搭桥铺路,做起了实打实的贤内助。
让高云翔一炮而红的“义渠王”,就是董璇牵的线。
即便如此,婚后第7年高云翔在澳洲因性q被捕。
面对既违法又违背伦理道德的丈夫,董璇竟选择“相信他”。
事后更用抵押房产、辗转2年、1000万澳元赎出前夫。
彼时的董璇被全网批判“恋爱脑”“无底线牺牲”。
而董璇的解释“她是家里唯一能扛事的人”。
至今,董璇仍是“自我感动式牺牲”“为不值得的人消耗自己”的典型代表。
伴侣失徳,董璇不划清界限仍维护其公众形象。
倾囊相助,只因为她是能扛事的人。
那段婚姻里,董璇集齐了“贤妻”的所有特质:
对伴侣“忠诚”,保留对方体面,对家庭责任包揽,遇事隐忍克制,“患难与共”兜底......
堪称完美的“婚姻救世主”。
董璇,重蹈覆辙。
再看这次婚姻。
男主张维伊小她7岁,是个籍籍无名的喜剧演员。
依然是女强男弱的开局,依然是需要扶持的姐弟恋。
比上次更惨的是,男方早年丧母,未发迹时丧父。
孤独到过年都没地方去。
没得到足够慰藉的他,对情感陪伴要求更高。
董璇曾吐槽,确立关系后张维伊很粘人,行程需要报备,信息更要及时回复。
还用“你的世界有孩子父母工作人员,但我的世界里只有你”强行索爱。
37岁的年纪,精神着力点只放在伴侣一人身上。
浪漫的表象下,我只读到了情感勒索。
一个有“拯救者惯性”,一个又是“情感深度匮乏”的敏感人士。
两项加成,也就不难解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倪萍说“董璇不够智慧”。
深有同感。
不仅体现在她圣母心泛滥,没在婚前把女儿、新夫整理明白。
更体现在,她又复刻前夫、急着帮扶张维伊。
看看再婚官宣时间,新剧《琥珀樱桃》播出第二天,《姐姐当家》媒体见面会。
集合了剧集、综艺所有热度。
官宣当天,张维伊一夜涨粉10万,那张脸也被人记住了名字。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接得住曝光的热度,也要能承受大众审视。
比如“抢结账”的张维伊,在万千网友眼中已经背上了“没钱硬撑”“自卑敏感”的标签。
一张脸,更被解读了千百个反面版本。
从为高云翔斡旋时的自我感动,到对张维伊的过度补偿。
董璇始终在复刻同一种剧本:
用「拯救者」姿态,无底线喂养、承接关系里的巨婴。
只是一段关系如果需要用“强弱”来定义,用“补偿”来维系。
就注定是一场互相啃噬的消耗战。
如今脓疮见光,大姐姐董璇只会付出更多。
一直记得《人民日报》这句话:
董璇,也该醒醒了。
来源:学长的大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