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校本教材的时代已到来

摘要:我对教材的处理十分灵活,有的课文远离时代,即使思想没有问题,因为无法影响学生,也被删去;有的课文尽管是打星号的,却因为很受孩子欢迎,也就变成所谓精读篇目。

我的语文教学虽然受到争议,但有两点人们无法争议,一是学生欢迎,二是高考成绩突出。

我对教材的处理十分灵活,有的课文远离时代,即使思想没有问题,因为无法影响学生,也被删去;有的课文尽管是打星号的,却因为很受孩子欢迎,也就变成所谓精读篇目。

在学习方法上,我也十分灵活,对内容或形式有争议的课文,引导孩子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孩子求异创新思维,绝不因为是教材,就不敢质疑批判。

至于教材上仅有的作文训练,基本上不用,完全以自己的作文体系训练,培养孩子发现和解决自我问题的创新力,发展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根本不同在于,教材只是例子,是用来培养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手段和路径,而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

既然只是例子,为什么要拘泥于教材呢?不是还有许多例子吗?只要孩子能很好地对付高考,什么例子不可用呢?

既然是用教材教,为什么不可用别的教呢?只要能发展生命,培养爱和思想的核心素养,什么经典不可以进入课堂呢?

所以删削不可用的教材,增加自选教材,是优秀教师的权利和责任。

为此,增加整本书阅读就成为我教学的重要特点。

以启蒙自爱的觉醒为目的,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简·爱》《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等。林黛玉、贾宝玉、简·爱、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等,成为孩子光辉亲切的榜样。

我告诉孩子,咱就是读这些经典而成长为优秀语文教师的,情商的开发,思想的培养,个性的形成,对文学天赋的发现,对语言优异的敏感性等等,无不得之于经典。

《红楼梦》虽进入教材,可同仁并没有组织孩子深刻研读,特别是没有指导孩子写作阅读评论。

其他孩子在晚自习练题海时,我的孩子却在安静地研读《红楼梦》,探索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做人智慧,写作评论。

同仁都围绕教材,讲得无休无止时,我却让孩子研读文学经典,播种自爱的信仰,探索自我生命。

我激发孩子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兴趣:这不只是经典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忧伤的长诗,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洋溢着诗情画意,在悲剧氛围下抒写青春的奋斗史,既是那样温柔悲伤,又是那样奋进乐观,让你怎么也挣脱不出作者创造的艺术天地,捣碎你的心肺,征服你的灵魂,让你不能不匍匐在丰碑的脚下!

我激发孩子阅读《战争与和平》的兴趣:那是俄罗斯民族反抗侵略伟大的史诗,反映人类为尊严而战的亘古不变的主题,不仅以恢宏残酷的战争场面征服你,更以细腻丰富的人物性格征服你,颠覆你对爱国主义的认知,重塑你美丽壮烈的灵魂,读一部经典超过全部的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开放自由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什么不迎接呢?

来源:灵拙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