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暴雨催生大量泡水车,给新能源车企提个醒,防水脱困大有可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3:03 2

摘要:近段时间,广东的这场暴雨,暴雨倾城,从深圳、广州到东莞,佛山,多地降雨量打破近年来记录,催生了很多泡水车,很多车主买的新车,一夜之间,被暴雨淹没,成为泡水车,心情可想而知。甚至很多地下停车场,被雨水倒灌,大量车辆被泡在水中。

近段时间,广东的这场暴雨,暴雨倾城,从深圳、广州到东莞,佛山,多地降雨量打破近年来记录,催生了很多泡水车,很多车主买的新车,一夜之间,被暴雨淹没,成为泡水车,心情可想而知。甚至很多地下停车场,被雨水倒灌,大量车辆被泡在水中。

“出差东莞,住了一晚上酒店,起来就这样了。真的是外面雷雨交加,屋里花香鸟语,不知情况的状态下,喜提泡水车。”有车主无奈的表示。

“车虽被淹,但车贷还要继续偿还,这一年又白打工了。”有网友感叹。

这些年新能源车企的创新,一直强调的痛点是智能化,动力响应快,行驶安静,用车成本低。但是劣势是跑高速续航焦虑如影随形,而这方面恰恰是油车的优势。

每到十一,五一节假日,高速大堵车,加满油付完款5分钟搞定的油车车主要比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的新能源车主更快到达目的地。

但每到夏季特大暴雨季节,新能源车与油车车主都沉默了。

新能源车与油车的整体设计架构不同。燃油车是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为核心,核心部件是发动机。

燃油车发动机的进气口通常位于车身较低位置(如发动机舱前部),当积水深度超过进气口高度时,水会直接进入发动机导致熄火。普通轿车涉水深度普遍限制在20-40厘米,SUV稍强但不超过45厘米。

此外,发动机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需通过排气管排出车外。若废气未及时排出,可能导致发动机内部压力过高,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排气管这一设置就必须要有。

因此,燃油车涉水深度不能超过进气口和排气口的高度,进气口进水会导致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浓度不正确,点火失败导致熄火,甚至永久性损坏。在涉水熄火的案例中,大约70%是由于水进入了发动机进气口。

此外,由于排气管位置较低,当水位漫过排气管时,如果不幸熄火,这种情况启动发动机,可能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

因此,油车涉水不能太深,太深就有风险。

相对来说,新能源车的构造不再是以发动机为核心,而是三电系统,核心是保护电池包。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的电池包防水标准达到了IP68等级的,即具备防浸泡、潜水、泼溅,具有完全防水能力。

根据上海市纯电动汽车准入政策有强制性DB31T634-2012标准提供的测试,纯电车以3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在15cm水深路段,涉水时长为10分钟。水深变为30cm、行驶速度超过5km/h的情况下,涉水总时长10分钟。

在漏电的问题上,一般也经过了严苛的测试标准,比如电池包泡在1.5~30米深度的水中24小时也要不漏水方能通过测试。

此外,电动车在用于电池包防水透气的防爆阀上也有特殊处理。防爆阀用于透气的孔径是0.1-10微米,而雨水的孔径是500微米以上,因此,在暴雨路况下涉水行车一时半会是不会进水漏电损坏的。

因此,整体而言,相对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反而还具有更高的防水性能。

广东暴雨催生大量泡水车,新能源车要做的还有更多

尽管如此,如果是在这种暴雨倾盆、一下就是好几天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的这点优势,基本上就已经消失了。从防水标准来看,新能源车的防水设计主要针对电池,有深度要求,也有时间要求,不能太深,也不能太久。

而电池包能达到一定的防水要求,但全车还有上百个传感器、摄像头、雷达这类电子产品,都是既金贵又脆弱,一旦车内进水,可能导致生锈、发霉等,间接缩短车的使用寿命。

如果一连几天暴雨,泡在水中,大部分新能源车都扛不住。如果积水超过了前后备箱盖的高度,雨水很有可能透过前舱盖和后备箱盖的密封胶条处渗入车内,导致车内的低压电器件进水短路。而底盘电池组周边总线长时间泡在水里,车辆相关零部件可能出现损坏,漏电的概率依然存在。

简言之,新能源车密封性好,三电系统防水能力更佳,但涉水深度依然有限,新能源车有很多电子组件,包括车机系统、多触摸屏幕互联、电控系统等,如果被水浸泡,可能导致直接开不了机,电池包长时间泡水密封膜会被污水腐蚀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南方暴雨倾城,给新能源车厂商提了个醒

这几年,南方春夏季节暴雨天气越来越多,几乎每年都有大量泡水车出现,水中生存能力与抗泡水能力,这是消费者一个非常在意的痛点。

相对油车,新能源汽车防水等级更高,涉水通过能力更强,但现在做的还不够。

一个可喜的进步,新能源厂商发力暴雨涉水驾驶痛点创新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部分车企已经在这方面发力了,业内均知的是比亚迪仰望U8一大卖点就是在水里能开启“水上漂” 模式。这得益于其全系标配的应急浮水能力,一旦监测到车辆可能进入漂浮状态,整车瞬间进入密封防水状态:发动机关闭、悬架升高到最高、车窗自动升起、空调通风口转为内循环……这确保其漂浮30分钟不沉,还能以3km/h的速度前进、灵活转向,轻松带领车主脱离险境。

之前甲亢哥来了深圳,就体验了一下“深圳特产”仰望U8在深水中行驶,甚至还有网友透露,仰望U8掉进冰窟窿,被水泡了一晚上,第二天车辆内部依旧没有进水。

值得思考的是,仰望U8推出有两年了,该技术恰恰能解决暴雨天深水驾驶的痛点——不仅能确保电池防水,还能让全车进入密封防状态,避免低压电器件进水短路、电子组件等零部件受损的可能性。

目前该技术既没有被比亚迪下放到其他车型中,也没有被其他厂商效仿推出类似技术。

是该技术成本太高,太难,还是厂商没有动力去推出此类关键时刻能有大用的技术呢?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部分厂商也在这个方向发力,此前在央视新闻直播中,上汽荣威纯电D6邀请撒贝宁亲自上阵,秀了一把防水实力。

在涉水防护方面,荣威D6通过实测数据展示出电池包在400mm深水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在央视直播中,荣威纯电D6成功挑战500mm涉水深度。根据上汽的说法是,其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强大支撑,车身密封性大幅提升,电池“藏”于车身架构内,扭转刚度翻倍。具备更好的防水性。

此外,问界M8在设计上也考虑了雨天行车的安全隐患。它具备700mm应急涉水深度,一键激活“御水缓行模式”可调整动力、抬高底盘,降低发动机进水风险。

此外,问界新M8还有个VPD远程挪车功能,即车主通过手机APP操作,即可让车辆自动规划路径驶离危险区域。放到南方暴雨天气的场景,比如地下车库被浸水的情况下,有小区业主自发以人墙挡在车库出入口,这种方式效果有限,如果能远程挪车,把车辆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区域停放,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

每年夏季,广东必然有那么几场大暴雨,导致大量泡水车出现,相对而言,新能源车由于三电架构与智能化配置更多,对防水的要求更高,但面对特大暴雨,新能源车与油车都只能望洋兴叹,这提醒厂商,更需要在这方面发力做到更好。

虽然油车新能源车都有泡水专属车险,但新能源车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涉水与电池漏水,保险公司最高赔付70%。加上其他的电子元器件被泡水的隐患,这其实是车主很大的一个痛点。

暴雨积水问题在南方夏季暴雨天气几乎难以避免,复杂路况和家庭出行需求也在催生更高标准的防护设计。

避免成为泡水车,或者说在这种极端天气成为那个特例,可能会打到大量中产消费者的痛点,这或许是新能源车需要思考创新的方向,在今年暴雨,似乎并没有车企或者车主能在这种天气能秀一把防水技术,这似乎是个遗憾。

每年在南方暴雨天气,大量泡水车流入二手市场,不仅成为车主之痛,也已经成为大量二手车消费者避之不及的问题,给新能源车企提个醒,防水脱困的技术创新还大有可为。这提醒车企在涉水能力与防水性能需要进一步做深,这涉及未来新能源车的一项重要竞争力。

来源:王新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