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单品卖超10亿,隐形龙头被出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4:43 1

摘要:2025年8月5日,爱尔康(代码:ALC)宣布,已签订最终合并协议,成功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Staar Surgical(代码:STAA)。此次收购标志着爱尔康在视力矫正业务领域迈出重要战略步伐。

2025年8月5日,爱尔康(代码:ALC)宣布,已签订最终合并协议,成功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Staar Surgical(代码:STAA)。此次收购标志着爱尔康在视力矫正业务领域迈出重要战略步伐。

01

108亿的收购:押注中国市场

依据协议,爱尔康将以每股28美元的现金,收购Staar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此收购价格较Staar过去90天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约59%,与2025年8月4日STAA股票收盘价相比,溢价达51%。此次交易股权价值总计约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8亿。

在资金安排上,爱尔康表示该交易不受融资条件制约,计划通过发行短期和长期信贷额度来筹集所需资金。公司预计在6 - 12个月内完成此次交易。目前,该交易已获得两家公司董事会的一致批准,不过尚需监管部门和Staar股东的点头同意。爱尔康还预计,这笔交易将在第二年为公司带来收益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爱尔康在2025年继收购Lensar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收购动作。

通过此次收购,爱尔康将把Staar旗下广受关注的Evo植入式Collamer镜片(ICL)系列产品纳入麾下。这些镜片是中度至高度近视患者的福音,无论患者是否伴有散光,都能获得有效的视力矫正方案。

爱尔康首席执行官David Endicott表示:“随着全球高度近视人群数量的持续攀升,收购Staar让爱尔康能够为那些不适合进行LASIK等其他屈光手术的患者,提供领先的手术视力矫正解决方案。此次交易将助力爱尔康构建从隐形眼镜到手术干预的全方位近视治疗体系,进一步凸显我们满足眼科护理核心需求的坚定决心。”

Staar首席执行官Stephen Farrell称:“我们坚信,与爱尔康的交易是公司前进的最佳道路,能为STAAR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过去两年,中国需求的波动给作为独立公司的斯塔尔带来了巨大阻力。我为团队在应对挑战时的努力感到自豪,但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作为规模更大的企业,爱尔康具备能力和规模加速Evo ICL的推广应用,将我们的创新技术带给全球更多外科医生和患者。”

BTIG分析师Ryan Zimmerman和Iseult Mcmahon维持对爱尔康的“买入”评级,并对这笔交易持积极看法。他们分析指出:“从当下形势来看,这是STAA前进的最佳路径。考虑到更广泛的中国经济形势,STAA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困境,新管理层短期内也难以通过削减成本或快速发展摆脱当前挑战。而对于爱尔康而言,此次交易十分必要。面对外科业务增长问题,STAA不仅为爱尔康带来新的屈光市场增长动力和一流的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更重要的是能为爱尔康的中国业务提供有力支撑。爱尔康此次收购是对中国屈光市场和基于晶状体的屈光手术长期复苏与健康发展的战略押注。”分析师还提到,Staar此前曾探讨过收购事宜,此次交易并不意外,近期该公司面临着领导层变动和中国市场问题的双重压力。

02

细分领域的龙头:全球植入量已突破300万片

STAAR Surgical 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其部分生产基地位于瑞士。STAAR公司推出的具有独家专利保护的COLLAMER屈光晶状体(ICL)是全球唯一一款通过美国FDA、欧洲CE及中国NMPA认证的可植入式后房隐形屈光接触镜。截至2024年,STAAR的ICL晶状体全球植入量已突破300万片,彰显了其在视力矫正市场的显著影响力。

近视,或称Myopia,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眼病。在近视情况下,眼球过长或角膜弯曲度过大,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即聚焦,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而近处的物体则相对清晰。近视的症状通常包括远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和频繁眯眼等。近视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因素,也可能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环境因素有关。根据STAAR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球约有26亿人患有近视或高度近视,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9亿,凸显了近视问题的全球性及其对全球视力健康的潜在影响。

针对近视问题,STAAR公司推出了EVO ICL手术方案。EVO ICL(EVO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是一种植入式隐形眼镜,用于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与传统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不同,EVO ICL手术通过微创手术将柔软的COLLAMER材料镜片植入眼睛的虹膜和天然晶状体之间,无需切割角膜组织。这种手术具有可逆性,即EVO ICL镜片未来可根据需要被移除或更换,且可能减少角膜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一些患者报告称EVO ICL提供的视觉质量更佳,特别是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或角膜较薄、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人群而言,EVO ICL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STAAR公司的ICL产品线是其整体业务的核心支柱。该公司开发的COLLAMER材料由聚甲基丙烯酸羟甲基甲酯(HEMA)、水和微量的胶原蛋白组成,其中水占比接近40%。这种材料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减少眼内应激反应和过敏症状。COLLAMER材料还提供了紫外线防护功能,同时保持了正常的视觉效果。STAAR的ICL产品线历经30年的迭代升级,已发展到第六代(V6)。从最初的V0型号到V6,STAAR在ICL镜片设计上不断改进,包括提高镜片稳定性、增大光学区以及降低白内障发生概率等。

03

中国市场寻求疲软,公司裁员

STAAR Surgical Company于2025年2月11日公布了其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报告。STAAR Surgical在2024财年面临了较大的挑战,主要受到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区是STAAR 全球最大市场,2021年-2023年,在中国产品销售额1.07亿美金、1.47亿美金、1.85亿美金。2024财年,STAAR Surgical在中国的ICL销售额为1.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较上一财年下降明显。第四季度,中国市场的ICL销售额仅为7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以下是对其财报及相关情况的详细分析:

财务表现整体营收:2024财年,STAAR Surgical的净销售额为3.1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下降约3%,其中ICL(人工晶状体)销售额为3.125亿美元。季度表现: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490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中国市场需求下滑。不过,除中国市场外,ICL销售额同比增长17%。盈利能力:2024财年毛利率为76.3%,略低于去年同期的78.4%。公司净亏损为20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收入213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320万美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5680万美元。

今年3月,STAAR Surgical因中国市场疲软,宣布将于4月21日在其位于加州的两个工厂进行裁员,共计115人。尽管如此,STAAR Surgical明确表示,此次裁员并不会导致任何工厂的关闭,且在南加州仍将保留超过550名员工。此次裁员背后,是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所导致的业务压力。

STAAR Surgical首席执行官汤姆·弗林齐进一步指出,尽管中国政府于9月宣布了刺激计划,但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消费者信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这一背景导致了STAAR Surgical2024年全年净亏损达到2020万美元,而前一年该公司还实现了2130万美元的净利润。

弗林齐特别提到,斯塔尔的自费植入式Collamer晶体在中国的需求在去年年底“急剧恶化”。尽管1月份的手术量有所改善,但公司仍预计2025财年,尤其是上半年,中国的需求将持续低迷。为了应对这一挑战,STAAR Surgical表示,他们一直在与分销商合作解决库存水平过高的问题,并计划在今年减少生产产出、资本支出和运营费用。

爱尔康对Staar Surgical的收购动作,清晰展现出其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宏大野心。然而,眼科器械市场竞争态势复杂多变,爱博诺德旗下的国产龙晶PR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于今年1月成功获批上市,当下,首批植入手术已在全国多地眼科医疗机构有序开展。

此次收购对于爱尔康而言,既是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契机,也是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在完成收购后,爱尔康如何实现与Staar Surgical双方业务的深度整合,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