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为何组团打卡澄海?这里有文学,还有乡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7:25 2

摘要:近日,“2025网络作家Go Guangdong——走读百千万”主题采风体验营拉开大幕,各地35位网络作家“组团”踏上汕头澄海,他们的脚步从秦牧故居的墨香书房延伸至陈慈黉故居的欧式瓷砖,从樟林古港的红头船到狮头鹅养殖基地的田间地头,在泛黄的侨批里触摸侨胞的家国

近日,“2025网络作家Go Guangdong——走读百千万”主题采风体验营拉开大幕,各地35位网络作家“组团”踏上汕头澄海,他们的脚步从秦牧故居的墨香书房延伸至陈慈黉故居的欧式瓷砖,从樟林古港的红头船到狮头鹅养殖基地的田间地头,在泛黄的侨批里触摸侨胞的家国情怀,在玩具IP中窥见文化与产业的碰撞,沉浸式感受当地的文学“心跳”。

文学基因与侨乡底蕴正在这片土地下汩汩流淌。当前,“秦牧故里·诗意侨乡”新大众文艺主题系列活动正在汕头澄海全域铺展,以“文化空间赋能+线上线下联动+老少传承培养”为核心,激活民间文艺基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汕头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的注脚。

网络作家采风团走进汕头澄海

激活文学基因,才是侨乡发展的深层密码

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邓谦是本次网络作家采风体验营的一员,在走访秦牧故居与陈慈黉故居后,他直言“大开眼界”——这“眼界”里藏着的,正是澄海文化最深厚的底色。

秦牧故居这座潮汕传统的“四点金”院落中,讲述着秦牧的爱国情怀和成就卓著的一生,里面的砚台与手稿,承载的不仅是一位散文家的创作生涯,更是潮汕人“以文立心”的精神传统。另一边,在陈慈黉故居的“驷马拖车”建筑群中,欧式的砖石木雕镶嵌着一篇华侨创业史,承载着华侨对祖国家乡最真挚的赤子情。

网络作家采风团在陈慈黉故居

一软一硬,一文一史,共同构成了澄海文化的“双螺旋”。

恰如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阿菩对澄海的观察:“樟林古港作为昔日中国南部进出口中心,经济活跃与人杰地灵交错,沉淀出陈慈黉故居这样的‘实’瑰宝,也孕育了秦牧著作这样的‘虚’财富。”

在阿菩看来,这种“软硬共生”的沉淀,恰恰是汕头澄海文学基因的密码,也是当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网络作家采风团在秦牧故居

当采风作家们在樟林古港的红头船遗址前驻足,想象当年“千船出海”的壮阔;当他们在侨批馆里细读泛黄信笺上“平安二字值千金”的叮咛,感受侨胞“闯荡四海仍心系桑梓”的复杂情感……这些珍贵的采风剪影,都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学意象,沉淀出一条创作的文学脉络。

即将铺展的“秦牧故里·诗意侨乡”新大众文艺活动,正是要让这种“沉淀”转化为“流动”。

已启动的“我在侨乡续写秦牧”全球华人征稿,让散落世界各地的侨胞用文字接续秦牧的笔;正在推进的古港作家群落、先生书房辑录等“名家工作室”活动,将为本土创作者提供“与历史对话”的空间,孵化出多个文化场;而“红头船文学营”则瞄准青少年,推动文学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网络作家采风团走进汕头澄海

从制造标杆到文艺富矿,打通文产脉络

“我计划写一篇小说,记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澄海玩具行业的发展,这里的素材太适合写作了!”广东省作协会员、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蔡晓玲在走访澄海玩具企业后,难掩自豪地感慨道。

蔡晓玲的灵感,点出了澄海另一种独特的“创作富矿”——产业实践与文化表达的融合。

当采风作家们走进高德斯精密科技的智能车间,看机械臂精准拼装积木零件,听企业讲述如何将“红头船”“英歌舞”等侨乡元素融入IP设计,让小小玩具成为侨乡文化的“移动载体”,新一篇章的澄海故事也在他们眼前缓缓翻开……

网络作家采风团感受澄海积木的产业发展

显然,在汕头澄海,产业升级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迭代,而是带着文化基因的创造性生长。

正如蔡晓玲所言,澄海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黑灯工厂”,从简单的塑料玩具到搭载AI芯片的智能产品,这段岁月中,不仅有创业者的坚守,有智能技术的突破,更有“把侨乡故事做进玩具里”的巧思——而这些,都是新大众文艺创作最鲜活、最接地气的素材。

“侨乡寻梦赋能计划”开展在即,将邀请海外文艺创作者走进澄海,他们的眼光,或许也将被玩具工厂和狮头鹅养殖基地内的生动故事所吸引,使“产业——创作——传播”的链条更清晰;“我在侨乡续写秦牧”全球征文活动中,侨乡的产业魅力,可能也将打造出新一条连接海内外的文化纽带。

网络作家采风团走进狮头鹅养殖基地

8月,“秦牧故里·诗意侨乡”新大众文艺主题系列活动已渐次铺开。

当更多普通人通过街头打卡、线上征文等形式在生活中触摸文化,当更多作家如蔡晓玲般拿起笔书写这片土地,我们相信,汕头澄海必将在“做好新时代侨文章”的路上,走出一条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产业温度的独特路径。

文、图|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澄宣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