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岳石刻的价值非常高,它和重庆的大足石刻从地域上来看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展现出川渝地区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准和深厚历史价值。”在近日落幕的川渝青年诗人走进资阳采风创作活动中,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远伦被安岳石刻的精美深深吸引。
“安岳石刻的价值非常高,它和重庆的大足石刻从地域上来看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展现出川渝地区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准和深厚历史价值。”在近日落幕的川渝青年诗人走进资阳采风创作活动中,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远伦被安岳石刻的精美深深吸引。
川渝青年诗人走进资阳采风创作活动。
再看今年暑假举行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走进资阳、重庆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们不约而同地打卡了安岳石刻和大足石刻;伴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安岳石刻、大足石刻联袂游戏场景重磅出圈……
两地石刻文化一脉相承,在当下的资阳、大足,以石刻为媒,文旅产业蓝图徐徐铺开,成为各方参观调研、创作采风的热门打卡地。
事实上,两地的深厚渊源远不止于此。
古为“陆路要冲”——资阳、大足是古蜀州—普州—昌州—渝州一带的经贸中心,是唐宋官道、成渝古驿道的陆路要冲。
今有“融圈共建”——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资阳与大足等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
2021年12月,四川、重庆印发《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资阳、大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2年2月,四川、重庆印发《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将“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定位为世界石刻(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提出构建“一轴两区两带”空间发展格局。
这是四川与重庆共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一个以“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平台,规划范围涉及四川省资阳市和重庆市大足区全域。
自那时起,资阳、大足正式成为官方认证的“搭子”。三年来,两地坚持共建重大文旅项目,共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建文旅基础设施网络、共塑区域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从“隔空相望”走向“融合共生”,再到“盛名传开”,资阳、大足经历了些什么?
特色文化绽放新活力
茫茫山林,十五万余尊石刻造像仿若“隐者”静立千年;造像连绵,景区开发引无数游人一睹真容……
“全国约有6000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川渝地区占了近一半。”其中在资阳境内,现有历代石窟寺及石刻506处,造像10万余尊;与之毗邻的重庆市大足区,现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141处,造像5万余尊。
这些石窟(石刻)无疑是川渝两地珍贵文化遗产的一张璀璨名片。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
——联合国内外文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川渝石窟文物保护利用,深入开展南方地区石质文物防风化、防水害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2020年以来,争取到国省(市)文保资金近5亿元,完成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卧佛院摩崖造像保护利用等文保项目22个,中小石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21处。
茗山寺摩崖造像。杨康忠 摄
——完成《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巴蜀石窟全集》编撰有序推进,《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创刊发布,出版《大足观音造像研究》《中国石窟文化丛书大足石刻》等专著2部。
——成功承办首届全球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除开石窟(石刻)资源,资阳、大足两地还有许多非遗元素,比如石雕、川菜、蜀绣、竹编、剪纸……两地通过统筹整合这些丰厚资源,加强非遗挖掘和保护、传承与利用,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示范区。此外,沿小川东古道开展古镇古村落古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保护发展传统文化村落,打造巴蜀古文化集中展示区。
保护与利用并重,这些历史遗存下来的文化瑰宝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配套设施铺展新通途
交旅融合,人在路上,景在途中。
早在2020年底,安岳就已经开通川渝城际701公交线路,途经安岳双龙街乡、大足高坪镇和中敖镇,最终到达大足城区,公交线路总里程仅26公里。“以前要倒几趟车才能到达,而现在搭乘跨省公交就能轻松往返。”开通之时,两地居民不禁感叹。
2023年10月,跨省公交再添新线——大足中敖至安岳何家湾线。“游览了安岳石刻,再到大足石刻景区逛一逛。”示范区建设以来,跨省公交线路陆续扩充,这些跨省公交车也成为众多游客往返安岳和大足的通行方式之一。
今年11月17日,随着长40米、重千吨的箱梁稳稳落在成渝中线高铁麻湾特大桥31-30号桥墩上,成渝中线高铁安岳到大足段正式开始架梁,这条“横跨”川渝的高铁迎来重要进展,距离全线通车又近了一步。
三年来,随着交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两地距离在不断拉近——S207锣鼓庙至安大桥段(大足界)大修项目、X049合义至大足区铁山界段改建工程项目完工通车,安岳—大足石刻旅游快速通道等旅游线路实现互通,“快行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此外,成渝中线高铁,内江至大足、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正加快推进。
出行方式选择多样,住宿体验也不能落后。当前,资阳、大足建立起以星级酒店为龙头、特色民宿为补充的旅游住宿体系,创评安岳西美、大足金科瑞晶等星级旅游饭店7家,资阳临空经济区锦江酒店等一批高品质酒店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两地还通过打造大足石刻游客中心等一批高品质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厕所,开通旅游专线定制服务,文旅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引入数字技术,推动景区数字化、文旅数字资源联动、云上文旅展馆项目、资大两地图书馆资源等数字化工程实现共建共享。
今年5月,资阳与大足签署《共建资大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世界级石窟寺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沿着该主题游径而行,游客可以饱览资阳、大足两地的石刻文化盛景。在旅游景区和文博展馆等地,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感受到更加生动、立体的文化体验。
文旅品牌汇聚新流量
资阳、大足何以常乐?
三年来,两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资足常乐”文旅品牌愈发响亮、美名传扬,汇聚起一波新流量。
大足区昌州古城。图片由资阳市文广旅局提供
依托示范区建设,两地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成渝古道建设联盟,创评宝森柠檬、香国公园、棠香人家等A级景区8个,联合推出石刻艺术文化旅游直通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旅游商品400余种。携手创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旅游休闲城市、旅游度假区、天府旅游名县等文旅品牌。
以往,每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资阳便会举办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大足非遗被“搬上”资阳的节会舞台……诸如此类节会活动的举办,让“资足常乐”文旅品牌形象日益凸显。相关数据统计,这三年两地联合开展精品文艺巡演、原创歌曲展演、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购物节和艺术展览等活动100余场。
大足区香国公园。图片由资阳市文广旅局提供
一件件艺术作品、一个个微电影、一首首主题曲的出炉,让“资足常乐”品牌形象更加立体地进入大众视野。比如,联合开展舞台艺术和书画摄影作品创作1000余件,完成美术百米长卷、摄影画册等“十个一”品牌培育;联合举办资阳大足石刻艺术展,获评2022年度四川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优胜奖;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被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我们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二等奖;创作资大主题MV《双城石缘》、歌曲《那山那水那条路》全网发布,纪录片《资足常乐》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频道首播。
产业融合开启新篇章
“交界处”变“协作带”,产业融合应其时、合其势。
从地图上看,安岳县合义乡与大足区铁山镇、高升镇相邻,三个乡镇地理环境、气候状况相差无几。发展稻虾、中药材产业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抱团使劲”才能做大做强。2021年7月,大足-安岳粮药合作园应运而生。
该园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中药材、稻虾等产业生产点和初加工点;积极推进白芷地标申报认证,鼓励企业进行中药材的GAP认证,共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农户在两地同时投资,开展合作。
2023年,大安粮药合作园完成协议引资18.7亿元,农业总产值达38.9亿元,两年增长35.5%,稻鱼、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总产值达7.1亿元。
不只是农业方面的产业合作,三年来,两地还以文旅为牵引,整合工业、商业、教体、医疗等资源,推动农商文旅体康教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以文化赋能,推出宝森柠檬、隆平五彩田园、如梦荷棠·山湾时光、四季果乡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探索推进浅丘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1+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
大足区棠香人家。图片由资阳市文广旅局提供
——以文旅为媒,重点培育文旅装备制造、石刻艺术体验、特色文旅商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川渝石刻文创园、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五金主题公园等“文旅+工业”产业园,资阳高新区、大足高新区获评首批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数字文旅引领新风向。建成投用数字博物馆、大足石刻数字影院,推出《云游·大足石刻》《无面之神》、数字文旅人“小笛”等数字文旅产品。建成投用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加快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等引流项目。文旅+康养(医养)、动漫游戏、夜间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资阳、大足,两地山水相连、文脉相通,文旅相融、美美与共。三年来,两地已投入超百亿元推动示范区建设,并创新建立资大财税利益分享机制,解决跨区域合作项目投入、财税分配问题,示范区内主要景区采用联票制,实现“一张门票便捷通游”。同时,创新文化旅游监管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文旅资讯共享、旅游突发事件和危机公关应对等机制。
多方面保障机制扎实有力,两地文旅融合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更令人期待的是,未来资阳、大足能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着眼于树立文旅标杆,实现区域融合发展的“长红长新”,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放异彩。
全媒体记者 李好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