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茶市会提到: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童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但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代茶市遗址是“玉山古茶场”,位于浙江磐安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玉山古茶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茶市会提到: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童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但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代茶市遗址是“玉山古茶场”,位于浙江磐安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玉山古茶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代道士许逊传播道教文化游历到磐安玉山,研制出具有绿色原质和白毛特色的历史名茶“婺州东白”,并派道徒四处施茶游说。从此,四面八方的茶商纷纷慕名前来收购,玉山茶叶供不应求,渐渐地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陆羽所著的《茶经》云:“产茶者十三省四十二州,婺州东白者为名茶,大盘山、东白山产者佳,列为贡品。”后来,“茶神”许逊就被千千万万的人顶礼膜拜,千百年来不从间断。每年春茶开摘,茶农便奉上第一株新茶,先祭“茶神”;秋收后,茶农便来拜谢“茶神”,于是便形成两个以茶叶等物质交易、茶文化、民俗文化表演为中心、影响巨大的传统庙会春社和秋社。
宋代,许逊被尊称为“真君大帝”,为纪念许逊的功绩,玉山茶农在茶场山之麓建造茶场庙,塑像朝拜,并在茶场庙附近设置茶场。从此玉山古茶场成为榷茶之地,历代设官监之。从此玉山古茶场成为榷茶之地,历代设官监之,以进御命,称之为“茶纲”。元代,因蒙古人入主中原,玉山茶叶交易一度衰弱。明代,官府在玉山古茶场设立“巡检司”,对茶场实施管理。茶叶等级分为“贡茶、文人茶、马路茶”等,并产生了诸如“分茶”“斗茶”等趣味性的品、鉴、观茶游戏,还评出了茶叶质量最好的茶农为茶博士。
现存的玉山古茶场始建于宋,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分为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茶场三大部分,建筑面积1559.57平方米。2004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详细考查古茶场后指出:“这种古代市场功能性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茶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与古茶场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茶文化令人称奇,填补了我国文保史上的茶文化空白。‘三大碑’说明玉山古茶场除季节性茶叶交易外,平时还有白术、粮食等商品自由交易,反映了综合市场的特性,同时见证了山区经济发展的轨迹。”
本文来源:《茶之最》,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来源:神州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