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谷街道辖5个行政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根据《平谷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中罗庄、杜辛庄、上纸寨已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而中胡家务和后罗庄则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三农”形态,拥有1579亩永久基本农田及储备区,成为我们推进乡村振
兴谷街道辖5个行政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根据《平谷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中罗庄、杜辛庄、上纸寨已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而中胡家务和后罗庄则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三农”形态,拥有1579亩永久基本农田及储备区,成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强化组织振兴的保障力度,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利用“四下基层”重要法宝,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深入5个村逐一“过筛子”“亮底子”,摸清现状、找准短板、提出措施,形成一村一方案,破解“发展与治理”难题。在近几届换届选举中,本着“提前介入、提前选定、提前熟悉”原则,把那些有魅力、有闯劲的回村任职干部选聘到村“两委”重要岗位,平均年龄由51.2岁降到了42.7岁,文化程度全部在高中以上。二是落实推进机制。紧盯短板弱项,召开乡村振兴调度会、现场推进会30余次,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包村领导经常性下沉指导、现场谋划,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调动资源,帮助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改善民生,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
▲农村环境整治
做足产业振兴的基础文章,建立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确定“兴谷有业”发展思路,结合“一村一品”和各村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子,提高集体资源的效益产出。一是释放“有为市场”效能。与首创集团新城镇公司联建,利用上纸寨村80余亩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830余套,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方式获取土地收益,无偿获得租赁房资产;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打造中胡家务博士农场和科技小院,将原小学校两排破旧平房加固修缮,建设生菜选育种车间,收回200余平三层别墅建设科技工作者驿站,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生菜繁育推广基地,解决村民就业130多人;上纸寨、中罗庄村集体投资7300余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两个集养老托老、老年护理、医疗康复、老年养生为一体的村级老年公寓,每年创收500多万元。
▲博士农场
二是唤醒“沉睡资源”潜能。盘活中罗庄村300余亩闲置养殖场,通过规划“市集+”,营造沉浸式“赶集”模式为一体的苹东市集,全力打造平谷区智慧市场新样板,激发消费活力。在带来每年300多万土地使用租赁费的基础上,解决村民就业200余人,年累计人流突破百万人次;在全区率先清整农村老旧合同,让集体利益“归仓”。后罗庄通过协商、诉讼等途径收回2处厂房并将1处重新承包,现承包款为原承包款的16倍,且实行一年一签,改变过去一签多年做法,土地承包价格可随市场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苹东市集
三是激活“绿色发展”势能。利用杜辛庄村飞地资源,积极推进“三羊古火山休闲养生谷”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项目建设,项目采取自给自足、自循环、零排放的方式,不给自然环境增加环境负担,以实际行动践行“有好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的绿色发展理念。“吃在平谷”品牌再升级,开展“谷丰东路美食大集暨中胡家务生菜尝鲜季”活动,中胡家务科技小院和谷丰东路商户联盟正式揭牌成立,推动农业科技与餐饮产业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生菜尝鲜季
发挥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激活人才存量扩大增量。
立足“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是加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各村先后多次与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执勤第十六中队、北京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华北公司、中国食品报社等联建共建,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二是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印发《落实区委“1+4”文件精神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雏雁培养计划。吸纳2名教育系统老师、2名企业中层骨干回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在返乡回村的“能个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18人、储备人才30人。三是创新方式方法汇聚人才力量。与即刻到家推出即刻零工小程序,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满足街道的需求,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与钨丝邦共建招商引资平台,通过依商招商诚邀外来人才回到平谷,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华章。
▲博士农场展销馆
凝聚文化振兴的思想共识,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营造邻里守望、互助友爱的乡村氛围,建立村民心中的“序”,形成无形的村规民约。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整合用好便民文化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阵地,实施文化建设“四大工程”,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宣讲、创城宣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000余份,教育引导居民摒弃陋习。二是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创办《连心桥-后罗庄之窗》,通过简报让村民了解村“两委”近期工作情况和为民办实事成果。阶段性以特刊的形式刊登村“两委”的工作总结和思路、刊登村民头脑风暴的“金点子”,搭建起村“两委”和村民良性互动、紧密沟通的平台。发挥杜辛庄村说事评理中心作用,通过“下交”方式,定期参与邻里矛盾调解、收集群众诉求,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评理、早调解,在多个月度实现“零诉求”。
▲志愿服务活动
突显生态振兴的支撑优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农村。
为更好对接平谷区新城发展规划,专门聘请第三方规划出台《兴谷街道乡村2020-2035远景发展规划》,明确各村发展定位,厘清工作思路,确定奋斗目标。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周末大扫除”等行动。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垃圾、河道垃圾日产日清。强化河道、塘坝等水域保洁,采用综合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目前,巡查发现涉河问题600余个并已全部解决处理,雨季清理河道垃圾约96余吨。上半年跨界考核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Ⅲ类水体,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到100%,地下水质保持稳定。完善人居环境管护机制,以治为主、整治结合,市级人居环境检查多次取得区级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清理河道垃圾
来源:平谷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