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动起来!天津明确:这些地方免费或低价开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09:18 1

摘要:今天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是为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而设立的节日,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旨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今天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是为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而设立的节日,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旨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从今天播出的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专栏节目了解到,为更好满足“全民健身日”期间广大市民健身需求,助力“运动之都”、体育强市建设,天津市体育局聚焦市民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以“爱运动,爱健康,爱天津”为主题,进一步提高赛事活动的服务供给。同时,全市多家体育场馆等,也将于今天免费或低价对外开放!

01

全市200余场活动,群众可参与“全民健身”

今天,天津市体育局将在西沽公园永乐文化广场,举办天津市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同时,各区体育行政部门、各体育社会组织、各有关单位也将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检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等200余场活动,大力营造“全民健身日”热烈氛围。

天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沈少华在接受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栏目采访时表示,“我们诚邀广大市民朋友走出家门、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强健体魄,收获健康,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到‘运动之都’、体育强市建设中来!”

02

全民健身日,全市142家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

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天津市体育局日前在官网和公众号发布了《2025年天津市“全民健身日”期间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告》。

全市16个区142家场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不同场地向市民开放,开放项目和场地更加多元,涉及游泳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射箭馆、篮球馆、健身房、足球场、田径场、滑冰场等不同类型,进一步加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

公共体育场馆还将变身为全民健身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场馆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培训,在做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为广大群众运动健身提供便利条件和周到服务。

03

如何用足用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天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2平方米,但场地分布不均。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曾提交《关于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发展,助力落实配套场地的提案》。他通过调研发现,天津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存在亟待提升的问题:

11

一是场地分布不均。

作为直辖市,虽然我市的人均健身场地面积早已超过了国家标准,但这些场地大多分布在滨海、宁河、津南一些地区,而市内各区,如和平区、南开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健身场地严重缺乏。

2

二是公共健身场地和设施缺乏运营管理。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责任主体模糊,一些小区内的露天健身器材因长期缺乏维护而老化、损坏,既耽误使用也造成了安全隐患,二是一些为大型赛事兴建的高规格场馆因后续运营缺位而长期处于关闭闲置状态,甚至面临报废风险,很多陷入‘开不起、修不起’的死循环。

针对以上提到的“场馆闲置、布局失衡、设施老化、运营缺失”的问题,何峰委员在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节目中建议,从规划科学性、运营市场化、监管精细化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1

激活闲置

一是激活闲置场馆,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来运营,采用‘基础服务政府补贴、增值服务市场定价’模式来分担成本,通过增设预约系统、延展夜间经济、分时段低价开放等措施提升利用率。

2

升级引流

二是对偏远的场馆进行升级引流,打造‘运动+休闲’、‘体育+生态’等复合型场景,通过发放‘运动消费券’,优化交通接驳能力等提升吸引力。

3

强化管理法

三是强化社区设施全周期管理:设立街道级健身设施专项资金,明确属地维护责任,引入第三方维护。建立器材的‘采购-安装-巡检-报废’标准流程。

何峰委员表示,“不久前,国家卫健委牵头发布了《全民体重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与之相应的,有数据显示,天津的肥胖率高达52%,居全国之首。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增强运动意识,用足用好身边的健身场地。同时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为尽快把我们的‘哏儿都天津’从‘肥胖之城’转变为‘健康之城’‘幸福之城’共同努力。”

04

体育公园,用起来!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快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切实改善了群众生活品质,推进了体育强市建设。天津市政协委员、宁河区人大副主任杨霞调研发现:

以宁河区为例,近年来,累计建成各类户外运动场地近百处,实现了各村居体育设施全覆盖。西堤柳岸体育公园、华翠体育公园、轮滑主题体育公园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成为市民参与锻炼、青少年运动员日常训练、承接赛事的重要场地。

“体育公园建成后,各区在场地运营管理、服务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运营管理经验;二是缺乏服务指导人才;三是缺乏专业教练人才。”杨霞委员在做客天津新闻广播《政协民心桥》专栏节目时表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体育公园场地利用率不足,运营维护不及时,难以满足专业化水平训练等。”

为此,杨霞委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体育公园效能的提案》。她建议,统筹做好体育公园建设、运营、管理、使用四篇文章,让体育公园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有效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城乡儿童的活动乐园、城乡人民群众自然的会客厅。

今天,动起来呀!

来源:闽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