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痛车”这个词,几年前还带着点“小众”标签,很多人觉得“花时间贴贴纸,不如好好开车”。但现在再看,路边的痛车越来越多,漫展、车展上的痛车专区总能聚拢人气,甚至有商家专门推出痛车定制服务。这种变化背后,是年轻人对“爱好可视化”的需求——比起藏在心里,他们更愿意把
“痛车”这个词,几年前还带着点“小众”标签,很多人觉得“花时间贴贴纸,不如好好开车”。但现在再看,路边的痛车越来越多,漫展、车展上的痛车专区总能聚拢人气,甚至有商家专门推出痛车定制服务。这种变化背后,是年轻人对“爱好可视化”的需求——比起藏在心里,他们更愿意把喜欢的事物摆出来,让同好一眼认出。而在今年ChinaJoy漫展上,最能体现这种趋势的,莫过于领克06与暹罗厘普联名的痛车首秀。
痛车文化的普及,并非偶然的潮流涌动。其起源于日本,最初是动漫爱好者通过在车身上装饰喜爱的角色图案,将私人兴趣转化为公开表达。如今,这一文化已跨越地域与圈层,成为全球年轻群体的共同选择。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合作,正是踩中了这一文化演进的节点。暹罗厘普作为2022年诞生的新兴IP,凭借“四荤一素”家族(包含小狗多栋、小猫厘普等五个角色)的幽默形象,迅速在社交媒体积累人气,其表情包在Z世代中广泛传播,自带强烈的圈层辨识度。而领克06长期以年轻化、个性化为标签,双方在文化基因上的契合,让这场联名从一开始就与“爱好可视化”的需求形成呼应。
从车型特性来看,领克06的设计为“爱好可视化”提供了天然支撑。其流畅的车身线条为图案创作预留了充足空间,多样的配色方案能与不同风格的IP形象和谐融合。这种与生俱来的可塑性,让它在痛车文化中具备独特优势。对于二次元爱好者而言,车辆能否完美承载心仪的IP形象,直接影响“可视化”的效果——比起抽象的文字描述,车身上鲜活的厘普猫形象,更能直观传递车主的喜好。当领克06车身上的暹罗厘普角色做出标志性表情时,车辆便成了“会说话的兴趣标签”,这种视觉化的表达,正是年轻人渴望的沟通方式。
在Z世代的社交逻辑中,“爱好可视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圈层联结。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联名痛车,恰好搭建了这样的桥梁。开着这款车出现在漫展、潮玩市集等场合,车身的IP图案会自然吸引同好的目光,成为交流的起点。社交媒体上,关于“如何设计车身图案更显个性”的分享正形成新的热点,用户自发的讨论与传播,让痛车从私人表达升级为群体话题。这种由兴趣驱动的社交互动,让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化为圈层交流的媒介,而领克06也借此成功融入年轻人的社交场景,成为“爱好可视化”的热门载体。
此次联名痛车选择在ChinaJoy漫展首秀,进一步强化了“爱好可视化”的场景价值。作为全球知名的数字娱乐展会,ChinaJoy是年轻潮流文化的聚集地,每年都有大量动漫、游戏爱好者参与。领克06将痛车首秀放在这里,相当于将“爱好可视化”的成果直接呈现在目标群体面前。据悉,展台不仅展示联名痛车,还设置了互动打卡环节,这种沉浸式体验让用户能更直接地参与到“爱好可视化”的过程中。当年轻人在展台前与车身上的暹罗厘普角色合影分享时,个体的喜好表达便延伸为群体的文化共鸣,推动“爱好可视化”从个人行为走向圈层共识。
痛车从“小众”到“流行”的转变,本质上是年轻人对“爱好无需隐藏”的集体宣言。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联名款,正是这一转变的生动体现。它以车辆为载体,让IP形象成为可视化的兴趣符号,既满足了年轻人展示自我的需求,也为“爱好如何被看见”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场从“藏”到“露”的转变中,汽车不再只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成为年轻人表达热爱的公开画布。
来源:感受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