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心高气傲的留学生,到踏实做事的企业接班人,周朔以 “深二代” 特有的务实与锐气,在坚守父辈基业的基础上,为传统企业注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基因,让一家30余年海南珍珠老字号企业在深圳焕发新彩,步入年销售“20亿元俱乐部”。周朔表示,作为“二代”企业家也要在企业新
周朔在做直播前的准备。
从心高气傲的留学生,到踏实做事的企业接班人,周朔以 “深二代” 特有的务实与锐气,在坚守父辈基业的基础上,为传统企业注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基因,让一家30余年海南珍珠老字号企业在深圳焕发新彩,步入年销售“20亿元俱乐部”。周朔表示,作为“二代”企业家也要在企业新周期创业过程中秉承“尊重、敬畏、扎实、勤恳”的心态,学会用新的工具跑一场更长的马拉松。
选择深圳是必然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就没有规划过我一定要学什么专业,也没有左右过我人生的选择轨迹。”周朔说,上大学读的是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计划着毕业后和同学们一起扎堆在投行或金融机构工作,没怎么考虑过留在父亲的企业或是留在深圳工作。
大学毕业的周朔在申请美国高校读研究生时了解到,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实习经历才能申请,因为家里就有这个实习平台,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在老爸的公司实习,然后再申请读美国学校的硕士学位。
当时觉得在老爸的公司里有太多的实践的机会,包括自家公司博物馆的讲解员、厂线的流水线工人、工厂的销售等岗位。实习期间,纯粹抱着好玩的心态,周朔就把公司、工厂里所有的一线基础工作几乎都摸了个遍。
“那时候的深圳,空气中都飘着‘敢闯敢试’的味道,感觉只要肯干,就有机会。”他说。
那时每次假期回到深圳时,都能感受到深圳的不同:要么是家门口新修了条路,或者是老爸公司附近又新建个大厦,同学来深圳玩也总能找到新的打卡点。“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他说,选择留在深圳是必然。
“边干边学”踩了不少坑
在周朔的记忆里,留学归来回到深圳后发现深圳的商业逻辑和他在课本上学的完全不同。“课本上讲‘商业模式’,深圳人讲‘能不能成’;课本上讲‘风险控制’,深圳人讲‘先干了再说’。”这种“野蛮生长”的氛围,让他既新鲜又兴奋。“那个年代特别流行做品牌,而作为老品牌的京润则必须向年轻化、国际化靠拢。”周朔回忆说,当时心高气傲的自己就觉得像我们这种做了20年的品牌,产品必须出新品,营销上必须走互联网。从投放网上渠道的流量广告到淘宝直播宣传品牌……可以说,京润珠宝是最早淌进互联网渠道的消费品牌,但却“叫好不叫座”,基本没有享受到互联网销售的早期红利。
“‘二代’步入企业工作后,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家长千万别让他直接管花钱的事情”。周朔边摇头边跟记者说,当年回企业工作的时候,老爸几乎放手将公司所有产品的渠道、经营、销售工作都交给了自己,但最后钱烧出去了,由于几乎不懂业务,不了解客户需求,过度追求短时间销售额,踩了不少坑,直接造成企业亏损了几个“小目标”。
“坦率地说,京润珍珠在过去的发展中有点被我耽误了。”周朔这样批评自己,“当时有点营销拉胯又有点急功近利,迷失过很多的方向。”他分析说,当自己有一个认知错位的时候,你觉得你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发挥出来,这对老品牌是非常不好的。
用“二代”标签打造“直播新势力”
京润珍珠的发展一直没有那么快,常有人说京润珍珠是一个一段时间听不到、但是每次见到就会有惊喜的品牌,这是让周朔非常内疚的事情。
“自己走错了路,跪着也要走完。我被逼急了,必须站出来!”周朔在遭到父亲的严厉处罚后开始畏手畏脚起来。不敢大刀阔斧地干,但总在琢磨,在请不起人打广告、没有太多的流量和曝光介绍公司产品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把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讲清楚。
周朔开了很多平台账号,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身份或者以大家感兴趣的“二代”标签的身份自说自话。
“工作后我始终觉得我的标签没得选,我是‘深二代’,又是企业接班人。”周朔说,“我父亲那代在深圳创业,靠的是‘敢闯’;我们这代要在‘敢闯’的基础上,多一点‘会闯’。”在周朔看来,这种“会闯”就体现在对企业IP的打造上。
他的第一条视频很简单:在珍珠养殖基地,拿着刚采收的珍珠,对着镜头说:“大家好,我是周朔,我家做了30年珍珠,今天带大家看看真正的好珍珠是怎么来的。”
这条朴实的视频,意外获得了几十万播放量。“评论区里,有人说‘原来珍珠是这么养的’,有人说‘老板亲自出镜,挺实在’,还有人说‘我妈妈用过你们的产品’。”这让周朔意识到,老板亲自做IP,其实是企业最低成本的“信任背书”。他说,“我在直播间讲父亲创业时的艰辛,讲我们踩过的坑,讲深圳这些年的变化,其实是在告诉用户:我们是一家有根、有担当的企业。”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资源,要把自己用到极致,如果自己都用不好自己的话,你可能就没有能力协调运作整个公司更多的资源。
做了账号之后,可以有更多的视角联系用户了,能分析出产品卖不好是产品问题、定价策略问题还是售后服务的问题。“这些事情以前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是不会知道的。”他说。
“有人说我靠‘二代’身份博眼球,我不否认。” 周朔坦然道,“但‘二代’只是起点,能不能走远,还要看你有没有真本事。在深圳,没人会因为你是‘二代’就高看你一眼,大家只看你能不能把事做成。”
“看不见”的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护城河
“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其实也不全是。”周朔说,“很多在深圳立足的企业,靠的都是‘看不见’的创新,比如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供应链创新。”
京润珍珠未来做的一定是生态链的企业,在周朔看来,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点进步本身就是创新。“未来的竞争,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根基更稳。”周朔说,父亲常跟他讲1998年的故事,“那时候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都倒下了,京润能活下来,就是因为有自己的养殖基地,有稳定的供应链。”现在,他要把这个“根基”扎得更深。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接得住比追得上更重要。”周朔认为,无论直播还是其他电商形式的销售,都是阶段性红利,因为流量变化太快了。只有拥有自运营能力,如果再有其他机会,我们可以快速反应,才能接得上这波红利。”
“现在回头看,刚入行时踩的那些坑其实也不全是坏事。” 周朔说,正是这些失败让他明白:做企业没有捷径,所谓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之上。“就像深圳的创业者常说的:‘要想走得快,先得走得稳。’”
晶报记者:赵军
编辑:阎建伟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