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文明之光 照亮城市前行之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8 09:46 2

摘要:7月26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来自郫都区安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退役军人焦大银,作为第8棒火炬手,高擎火炬,步伐坚定地奔跑在传递的道路上。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而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郫都这座城市中无数平凡英雄的

7月26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来自郫都区安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退役军人焦大银,作为第8棒火炬手,高擎火炬,步伐坚定地奔跑在传递的道路上。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而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郫都这座城市中无数平凡英雄的光辉形象。“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每个郫都人都会做的事。”焦大银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郫都人共有的精神内核——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早已成为郫都人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彰显出郫都特有的文明气质。

凡人善举 汇聚城市精神脊梁

焦大银的名字被全国网民熟知,源于2024年6月13日那个暴雨夜。当一辆轿车坠入府河湍流,他第一个抓起救生圈跃入水中,在漂浮数公里的过程中,与随后跳入的王益辉合力砸破车窗,最终在岸边群众手拉手组成的“人链”协助下救出司机。这一英勇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焦大银也因此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面对这些赞扬,他却谦逊地表示:“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换作任何一个郫都人,都会在那一刻挺身而出。”

事实上,在郫都,这样的凡人善举每天都在上演。用木梯横跨沱江河救下10岁小孩的袁勇,勇敢堵追劫匪的外卖小哥覃俊杰,小区救火退役军人代树波,多次跳河救人的刘真全……这些看似平凡的郫都人,在关键时刻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郫都区的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日有所新。若将这份蓬勃的善意喻作百花竞放,那么滋养它们的,是阳光、土壤、空气的综合作用。郫都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基础,能为各种社会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同时,郫都区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政策保障体系。以见义勇为为例,为消除挺身而出时的顾虑、扶危济困后的麻烦,郫都区制定了《郫都区委政法委见义勇为保护奖励基金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见义勇为确认、奖励慰问抚恤、救治善后等工作,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落实基金100万元。建立常态化慰问机制,每年节假日组织上门走访慰问。在舆论方面,媒体的积极引导、百姓的口耳相传,营造了尊重英雄、崇尚正义的社会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公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良好的机制与环境让正能量不断传播和放大,形成善行善举的正反馈,激发“最美”潮涌的蓬勃动力。

公益组织 绘就城市温暖底色

从个体的善举,到一群人的坚守,郫都的志愿服务力量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安靖街道方碑社区,有一个备受居民赞誉的代姐“星期三”志愿服务队。这个服务队在2020年由退休老党员代都玲发起成立,最初只有代都玲一人走街串巷对辖区街面商家、行人不文明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对困难老人给予生活上的帮助。然而,她的这份善心和坚持渐渐感染了周围的邻居,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今,代姐“星期三”志愿服务队已拥有志愿者60余人。服务内容涵盖医疗、维修、教育、心理咨询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志愿服务组织。他们每月都会为居民提供近千次的服务,内容包括免费体检、家电维修、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成为了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代姐“星期三”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公益组织,在郫都区还有很多。目前,郫都区共有志愿服务队伍481支、培育志愿者17.3万余名。这些公益组织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展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为城市的文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例如,“益路童行”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大力开展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实施以来,已开展各类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32场次,间接受益人员达2300人次;“银龄先锋老党员工作室”由一群热心的老党员组成,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在社区开展党课教育、扶弱帮困、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从种苗选择、种植管理以及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培训、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17万志愿者已成为郫都街头巷尾最温暖的风景线,他们在矛盾调解中架起连心桥,在民生服务中织就幸福网,在产业振兴中注入新活力,生动诠释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内涵。

文化传承 涵养城市文明气质

郫都的文明风尚,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郫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望丛祠中,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鳖灵“治水兴蜀”的传说,代代相传,成为郫都人崇德向善的精神源泉。这些古老的故事,不仅蕴含着勤劳、勇敢、善良、奉献等美好品质,也激励着郫都人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今,在郫都的大街小巷,“一里东街”“菠萝横街”等地,时刻提醒着人们传承传统美德;社区公园的宣传标语、长椅等,刻着“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温馨话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居民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教育领域,郫都区更是将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推进“大思政课”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教育中,更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激发大家争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氛围;“日行一善”打卡活动成为学生们的日常习惯,孩子们通过帮助同学、关爱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不断积累善行,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夜幕降临,郫都的街头热闹非凡。广场舞的人群中,志愿者在热情地宣传反诈知识;夜市摊位前,商户们友善地提醒顾客注意财物安全;公交站点,年轻人主动为老人让座……这些温馨的画面,构成了郫都文明城市的美丽画卷。正如焦大银所说:“火炬会熄灭,但郫都的文明之光永远不会灭。”在郫都,每一份善意、每一次帮助都被珍视,它们汇聚成强大的文明力量,推动着郫都不断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郫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凡人善举汇聚成大爱洪流的故事。在这里,文明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融入血液的精神追求。

记者 郭芯屹

来源:天府郫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