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微信官方再次明确表态:微信没有“已读”功能,未来也不会有!
最近,微信官方再次明确表态:微信没有“已读”功能,未来也不会有!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毕竟,谁也不想在深夜发完消息后,眼睁睁看着对方“已读不回”,然后陷入“他是不是讨厌我?”的自我怀疑中。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播客节目里提到,微信的初衷是减少社交压力,而不是增加焦虑。换句话说,微信希望我们聊天更自在,而不是像某些社交软件一样,让“已读”变成一种社交绑架。
网友辣评:
“微信太懂成年人了,已读不回是成年人的体面。”
“没有已读功能?那我的‘对方正在输入…’焦虑谁来治?”
“建议微信再出一个‘对方已读但不想回’功能,让我死心得更彻底一点。”
一、为什么“已读”功能让人又爱又恨?
“已读”功能最早出现在一些职场社交软件和海外社交平台中,它的设计初衷是提高沟通效率,但现实是——它往往变成了社交压力。
1. 社交压力倍增
“他看了我的消息,但没回,是不是我说错话了?”,“老板已读不回,我是不是要被优化了?”,“前任看了我的朋友圈但不点赞,是不是还在意我?”
2. 被迫秒回,毫无喘息空间
以前可以假装没看到消息,晚点再回。现在如果已读标记一出,不回就变成了“冷暴力”了。
3. 职场PUA 利器
如果老板发现你已读不会,里面就pua起来了,“消息显示已读,为什么还不回?”
相比之下,微信的“不显示已读”策略,反而给了大家“优雅装死”的自由。
二、微信的“隐形社交礼仪”,你中了几条?
虽然没有“已读”功能,但微信的社交潜规则一点不少,来看看你有没有无意中踩雷——
1.微信版“已读”替代品——这些细节暴露了你
“对方正在输入…”,这个细节已经暴露了你正在回复消息,一旦你不回了,就会直接被对方给p
如果你喜欢朋友圈点赞,但是不回消息,这分明是说你不想回复。
2.成年人的微信社交潜规则
可以晚回,但不能不回,24小时已经是极限了。如果你能发文字别发语音,真的发语音会让自己尬死,说着说着就没话了。以后找对方,别问“在吗”,直接说事,不然对方真的可能不理你。
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拉群,尤其是“砍一刀”群,很容易友尽。
三、如果微信真有“已读”功能,世界会怎样?
脑洞一下,如果微信某天突然上线“已读”功能,可能会发生以下惨案——
1.情侣吵架升级
“你已读我的消息5小时了,为什么还不回?”
“我在思考人生……”,其实就是懒得回。
2.职场生存难度+100%
老板:“这条消息已读2小时了,方案呢?”
打工人:“……电脑死机了。”,其实是自己去刷剧了。
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你看了我的求助消息但没回,我们还是朋友吗?”
“我只是在思考怎么帮你……”,其实就是不想帮。
结论:微信不加“已读”功能,真的是在保护大家的心理健康!
结语:微信的“不打扰”,才是最高级的温柔
微信的克制,恰恰是它最懂人心的地方——不制造焦虑,不逼迫回复,给每个人留一点呼吸的空间。
所以,下次你看到“对方正在输入…”却迟迟没收到回复时,别慌,他可能只是在纠结怎么回你,或者……单纯在摸鱼。
不知道大家希望有“已读”功能吗?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来源:敦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