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蒙博览会的“朋友圈”,尽显国际范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10:13 2

摘要:近日,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蒙两国政府共办的国际性展会,这场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盛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举办。本届博览会,在展览展示上将实现“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品质化”四大突破,着力打造

近日,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蒙两国政府共办的国际性展会,这场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盛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举办。本届博览会,在展览展示上将实现“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品质化”四大突破,着力打造更具实效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平台。

图片来源:内蒙古新闻联播

国际化的“朋友圈”,丈量开放的广度。近6000名国内外嘉宾、1500余家企业齐聚,既有深耕多年的铁杆老友,也有慕名而来的新伙伴。这组数据背后,是中蒙博览会十年积淀的国际吸引力。从最初的双边交流平台,到如今辐射全球的合作枢纽,博览会的“国际范”越来越浓,恰如内蒙古不断扩容的外贸“成绩单”,陆路口岸货运量突破1.2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跨越2000亿元大关。当不同肤色的客商在展厅里交换名片,当草原牧场的牛羊肉与沿海地区的电子设备在展台上相遇,开放已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流动、商机共享。

专业化的“产业链”,挖掘合作的深度。 摒弃“大而全”的粗放模式,本届博览会以“产业为主、专题突破”精准发力。新能源馆里,中蒙电力跨境输送技术的展示,勾勒出两国能源互联互通的清晰路径;现代煤化工展区,30余项行业领先成果的集中亮相,彰显着沿产业链布局的协同智慧。更令人期待的是,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20余家全球500强企业的登场,将通过“跨境产业链图谱”,让观众直观触摸“一带一路”节点的聚合效应。这种“专业对专业”的精准对接,打破了传统展会的“走马观花”,让合作从意向签约走向项目落地,从产品交易迈向技术共研,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数字化的“新场景”,拓展交流的维度。 当VR技术让观众“穿越”到中蒙边境风电基地,当“东数西算”解决方案与蒙古国新能源数据中心规划同台亮相,博览会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展区的设置,100余家大型采购商的对接洽谈,展现的是数字时代的合作新逻辑,不仅要面对面握手,更要屏对屏互联。内蒙古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正以数字化为笔,在草原与戈壁间绘制算力动脉,而博览会恰是这一蓝图的最佳展示窗口,让世界看见,这里不仅有广袤的牧场,更有奔腾的数据流;不仅有传统的口岸,更有开放的数字生态。

品质化的“服务包”,传递合作的温度。从参展商的“全流程无忧服务”到专业观众的“一对一商务匹配”,从非遗展演到美食品鉴,细节处的用心让博览会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人情味。这种温度,藏在报关清关全程代办的便捷里,藏在根据采购需求精准对接的高效里,更藏在普通民众与异国文化零距离接触的惊喜里。说到底,最好的合作,从来都是“互利”与“互信”的双向奔赴。

今年正值中蒙博览会创办十周年。十年间,中蒙博览会见证了3800多亿签约金额的诞生,见证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8000家企业深度参与。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第五届博览会的“四化”突破,不仅是办展水平的升级,更是中国向北开放战略的深化。

来源:北方新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