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在家 有人凌晨入户给孩子抽血?单亲妈妈哭诉:谁给的权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12:00 3

摘要:8月7日,湛江霞山村单亲妈妈发布的监控视频刺痛全网:8月4日凌晨1点30分,几名便装人员在房东和民警陪同下,闯入她家给独自在家的两个孩子抽血。

8月7日,湛江霞山村单亲妈妈发布的监控视频刺痛全网:8月4日凌晨1点30分,几名便装人员在房东和民警陪同下,闯入她家给独自在家的两个孩子抽血。

这位夜班妈妈(单位禁带手机)回家后,只见孩子蜷缩哭泣,反复说“头晕、害怕”。

村委会回应:基孔肯雅热正在蔓延。因儿子发烧就诊被上报,卫生部门多次拨打电话未通,为“尽快确认疫情”才上门抽血,属“无奈之举”。

基孔肯雅热绝非儿戏。8月3日至4日,霞山区工农街道确诊4例本地病例,患者已隔离。

全市拉响警报。8月6日政府紧急会议直言处于“防控关键期”,高温助长蚊虫孳生。

多部门联动:市监局发消杀指南、妇联清积水、城管调运灭蚊药。市长亲赴疫区要求“加密消杀频次、扩大范围”。紧迫感可理解——蚊媒传播一旦扩散,后果严重。

防疫重要,但操作揪心。凌晨抽血暴露多重问题:便装人员无标识、孩子惊醒后无监护人陪同。母亲泣诉:“没监护人在场,能抽孩子血吗?

工作人员称“合法合规”,却漠视儿童心理。研究表明深夜医疗侵入易诱发长期恐惧,孩子持续头晕哭泣正是创伤反应。

更关键的是单亲困境:母亲夜班养家无法看护,工作限制接电话——弱势群体困境被刚性防疫彻底忽略。

核心矛盾:公共危机下个人权利边界在哪?

村委会强调“多次打电话未通”,但破门抽血过于粗暴。当地本有“居民自愿抽血”的柔性预案,为何不等天亮?

三角镇经验可借鉴:网格员“精准服务特殊群众”。若考虑单亲儿童特殊性,联系亲属或缓冲时间,本可避免午夜惊魂。

防疫需效率,但冷冰冰的执行即便“合法”,也撕裂社会信任。当孩子颤抖问“为何半夜扎针?”,我们欠他们温情回答。

街道办后续派儿科医生上门,证明防疫本可更温暖

“群防群控”的宣传单飘在湛江街头。真正的防控不该只有消杀车轰鸣与凌晨针管,更该有对独居孩子的安抚,对单亲母亲工作规律的体谅。

当公卫危机撞上个人权利,紧急时刻需要精细操作而非粗暴破门

来源:智来3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