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常人说话每分钟大概120个字,一条2分钟的语音就是240字的内容。
聊微信的时候,语音消息能不发就别发了。
那些动不动就发几分钟语音的朋友,你们了解一下别人的感受吧。
浪费时间文字看一眼就知道重点,语音得从头听到尾。
正常人说话每分钟大概120个字,一条2分钟的语音就是240字的内容。
关键是你还不能快进,必须老老实实听完。
碰上那种说话磨叽的,绕来绕去半天不说重点,听到一半想关掉,又怕错过重要信息。
这种感觉真的很抓狂。
有时候对方发个30秒语音,就说了一句"好的知道了",用文字3个字就能解决的事情,偏要浪费别人半分钟。
工作群里更夸张,有人发语音汇报工作,别的同事要听完才知道跟自己有没有关系。
效率低得离谱。
不方便操作文字可以复制粘贴,可以标记重点,可以转发给别人。
语音呢?想找之前聊过的某个信息,只能一条条点开听。
记个电话号码或者地址,还得拿笔记下来,或者反复播放好几遍。
开会的时候收到工作语音,总不能当着领导面放出来吧。
只能先放着,回头再听,很容易忘记或者延误。
朋友发语音推荐个餐厅,想转告给家人,还得重新用文字描述一遍。多麻烦。
环境限制大地铁上、图书馆里、办公室开放区域,这些地方怎么听语音?
戴耳机听吧,又怕漏接重要电话。
外放听吧,周围人投来的眼神能把你看穿。
深夜收到语音消息,家人都睡了,想听都不敢听,只能等第二天。急事可能就因为这个耽误了。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语音里蹦出几句不太合适的话,场面一度很尴尬。
处理效率低看文字可以一目十行,重要的地方多看几遍,不重要的直接跳过。
听语音就像看连续剧,不能快进,不能跳集,必须按顺序慢慢听完。
群聊里几个人同时发语音,你得一条条听完才能接话,等你听完,话题都转到别的地方了。
收到多条语音消息,想快速了解内容概要都做不到。
只能一条条点开,听完这条听下条,效率贼低。
做笔记记录的时候,文字消息直接复制就行,语音还得重新整理成文字,费时费力。
碰上口音重的朋友发语音,那更是灾难现场。
听三遍都不知道说的啥,最后还得厚着脸皮问一遍。
当然,语音也不是一无是处。表达情感的时候确实比文字生动,紧急情况下说话也比打字快。
但在日常聊天中,特别是不太熟的人之间,还是文字更合适。既尊重别人的时间,也提高沟通效率。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