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会议(AIIP2025)圆满落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8 12:34 3

摘要:第三届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会议暨2025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学术年会(AIIP2025)在新疆喀什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激光杂志社联合主办,喀什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 专家学

先进成像技术带领人类拓展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知边界,正逐步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和产业升级的创新高地和战略要冲。

第三届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会议暨2025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学术年会(AIIP2025) 在新疆喀什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激光杂志社联合主办,喀什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10场大会报告聚焦成像前沿

大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赵建林教授,大会共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刘旭教授,喀什大学副校长冯冠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副主任何杰分别致辞。他们的致辞既有对学科发展的深邃洞察 ——共同展望了先进成像这一研究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有对地域协同的殷切期待——充分肯定了AIIP会议对先进成像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为学科发展和地域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期刊通过一系列办刊新举措,文章水平和期刊影响力不断攀升,先后被ESCI、EI等知名数据库收录,已成为国内光学期刊领域的优秀崛起代表,期刊、会议与科学研究共荣共生,彰显了学术传播与科技创新的共生之力。

大会报告环节,香港理工大学刘爱群教授、 南京大学陆延青教授 、浙江大学刘旭教授、苏州大学陈林森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秦玉文教授、暨南大学李宝军教授、清华大学陶建华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慧洁 教授、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等 位专家做精彩报告,分别围绕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 超构表面和液晶材料的多维光场调控 、光学计算衍射成像、光场重构与微纳制造、微波光子时频、光探针操控、多模态大模型、单像素成像、双模态成像、量子通信等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展示了各自团队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路。

刘爱群教授作报告: The Impact of Quantum Computation on AI and Data Science after Holographic

陆延青教授作报告: 多维光场调控与 “平面”光学

刘旭 教授作报告: 短波光学计算衍射成像技术

陈林森教授作报告: 光场重构与微纳制造的研究与应用

秦玉文教授作报告: 频率捷变信号的微波光子时频特征实时分析

李宝军教授作报告: 光探针操控:从多微粒到单细胞

陶建华教授作报告: 大模型时代的虚实融合交互

赵慧洁教授作报告: 并行单像素成像技术

李景镇教授作报告: 飞秒无视差时间关联空间双模态成像技术研究

龙桂鲁 教授作报告: 窃听感知与通信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桑新柱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赵建林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清华大学曹良才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姚保利研究员主持了大会报告环节。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共绘成像创新蓝图

本次会议特设 6 个专题分会场,涵盖光学全息技术、三维成像、计算光学成像、光学信息处理等多个方向,既有传统方向,也有前沿的学科交叉, 每一场报告都是一次认知跃迁,既扎根实验室的硬核突破,又锚定产业应用的现实需求 。参会代表上至耄耋之年的老前辈,下至弱冠之年的青年学生,几代科研人围坐探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展开充分的交流,思想的火花在喀什的盛夏持续迸发。

青年力量的崛起尤为亮眼。在快闪报告与张贴报告环节中,学子们以精炼的表达、新颖的视角展现研究成果,青年人张扬着蓬勃的活力。最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 位青年学生获得了 “优秀学生报告奖”。

会场外,光电产业展览区同样精彩纷呈。参展企业带来的最新成像设备、核心元器件与解决方案,让实验室的理论构想与产业界的现实需求无缝对接,每一次驻足交流都可能孕育着下一个技术转化的契机。

当 6 日最后一场讨论结束, AIIP2025 的帷幕缓缓落下,但它留下的思考与联结才刚刚开始。AIIP2025 的成功举办, 是先进成像技术的 “成果展示窗”,更是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连接器”—— 它让基础研究找到应用出口,让地域发展对接前沿技术。 AIIP2025 的圆满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 在这里碰撞的思想、缔结的合作、孕育的灵感,终将化作照亮未来的光,会议的成果将为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助力我国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