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踏入阳明文化园,队员们循着指示牌,穿梭于亭台楼阁,驻足碑文古迹前。王阳明作为“中国儒学三不朽圣人之一”,一生秉持“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从浙江余姚到龙场驿,再到四方讲学,其思想影响深远。队员们在这里,通过具象场景与文字解说,将过往所学认知与眼前历史遗存相印证,
近日,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商播同欣”实践队奔赴阳明文化园,开启了一场探寻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之旅,以实际行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踏入阳明文化园,队员们循着指示牌,穿梭于亭台楼阁,驻足碑文古迹前。王阳明作为“中国儒学三不朽圣人之一”,一生秉持“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从浙江余姚到龙场驿,再到四方讲学,其思想影响深远。队员们在这里,通过具象场景与文字解说,将过往所学认知与眼前历史遗存相印证,让抽象理念变得可触可感,实现了从文字到实景、从认知到体悟的交融,真切感受到“知”与“行”的圆融。
走出沉浸式历史场景,队员们化身“阳明文化讲解员”。他们将晦涩哲学理念转化为通俗语言,结合园区景观、遗址和文物,把“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融入生动故事,为游客和学生解码阳明思想奥秘。游客的感叹、学生的追问,印证了传统文化深植于文明记忆。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既要传播知识,更要联结情感,此次讲解不仅让更多人了解阳明文化,也锻炼了自身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能力。
在阳明文化馆内,一场“汉字之美”文化互动火热开展。队员们依托馆内汉字立牌,为孩子们开设“正音识字课”,从生僻字溯源到易错字辨析,用青春活力激活古老文字生命力。实践队队员向欣生动阐述,孩子们专注聆听,还用家乡方言诠释汉字,教与学的互动中,孩子们收获知识,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队员们也体悟到传承的意义与乡愁和文化根脉的紧密联结。
暮色降临,贵州师范学院“商播同欣”实践队阳明文化园之行圆满结束,但传承脚步不停歇。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明确,新时代青年不仅是传统文化守护者,更是文明火种传递者。解码阳明哲思、播撒汉字之美,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青春实践。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实践为笔,让阳明文脉在青春浇灌下蓬勃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贵州师范学院 “商播同欣”实践队)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