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在岗位闪光】医者仁心,清风正气——衡水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拒收红包的暖心故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8 20:17 1

摘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天职,而拒收红包则是恪守医德的高尚体现。当患者怀揣感恩之心,试图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精心治疗的感激时,医务人员始终坚决拒绝。这种拒绝,是清廉的坚守,是医德的传承,更是一份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每一个“拒绝”的背后,都蕴含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暖心故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天职,而拒收红包则是恪守医德的高尚体现。当患者怀揣感恩之心,试图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精心治疗的感激时,医务人员始终坚决拒绝。这种拒绝,是清廉的坚守,是医德的传承,更是一份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每一个“拒绝”的背后,都蕴含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暖心故事,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近年来,衡水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始终将廉洁行医、规范服务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全体医护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从思想深处筑牢廉洁自律与依法执业的防线,切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以下是医院近期发生的几例真实、感人的医患人文故事,展现了医务人员坚守医德、拒收红包的职业操守与人文情怀。

神经内一科:红包里的温度 —— 从“撕巴”到医患情深的温暖故事

清晨的住院部走廊上,护士张晨手里攥着一个红包,步履匆匆地走向收费处。这个红包是54床患者硬塞给她的,经过一夜的“撕巴”——那种东北特有的、带着亲昵感的推让,她终究没能“撕巴”过执着的患者。此刻,她决定将这份心意转化为患者的住院费用。

在神经内一科的病房里,“撕巴”是一种特殊的肢体语言。患者用红包表达谢意,医护人员用“撕巴”婉拒,这种看似对抗实则充满温情的互动,构成了医患之间独特的情感交流方式。张晨护士的技术水平让患者感到安心,她细腻的护理和耐心的解释消解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当技术遇上人性,冰冷的医疗器械也被赋予了温度,这正是现代医学最动人的地方。

将红包转为住院费的做法,既保留了患者的尊严,也守住了职业的底线。这不是简单的拒收,而是一种更为智慧的接纳——接纳了患者的心意,转化了表达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红包从一种可能引发尴尬的馈赠,变成了医患共同创作的温暖记忆。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医疗行业的廉洁性,又尊重了患者表达感激的情感需求。

在医患关系时常被负面新闻笼罩的今天,张晨的故事犹如一缕清风。它提醒我们,除了紧张的纠纷,医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温情故事。当医护人员用专业与真诚赢得信任,当患者用朴素的方式表达感激,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交流,正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坚实的基础。或许,医患之间的美好关系,就藏在这些不被广泛传播的日常细节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珍视。

眼科:红包归零,医患情暖

7月13日,眼科住院患者李秀(化名)因“左眼晶状体脱位、左眼青光眼”在眼科接受了玻璃体切割+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术后,患者女儿为表达对主管医生罗广娥的感激之情,悄悄递上2000元红包。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心意,罗医生坚决谢绝,但家属一再坚持。无奈之下,罗医生将红包代为缴入患者的住院费用中,并将缴费凭证上传至医院医德医风管理平台,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罗医生的这一举动,既尊重了患者家属的感激之情,又坚守了医者的廉洁底线,充分体现了医院医务人员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精神。

血液内科:医者仁心,拒收红包显真情

7月18日,血液内科付女士的家属为感谢主管医生张永晓在其母亲住院期间给予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执意要赠送张医生一张500元的购物卡。张医生多次婉拒,但家属情绪激动,甚至在拉扯过程中将张医生的手臂抓破。无奈之下,张医生暂时收下购物卡,随后第一时间委托护士长俢艳华将购物卡归还,并向家属表达了对其理解与支持的诚挚感谢。

张医生用行动诠释了“做人民满意医生”的真正内涵。他深知,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认可,远比金钱更有价值。他用智慧和耐心,既维护了医德底线,又守护了医患之间的真挚情感。

“红包”虽轻,却承载着患者沉甸甸的谢意与全部的托付。然而,身为医生,我们深知,患者的信任远比金钱更为珍贵。长期以来,院党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构建尊重、信任、理解的医患关系。我们将以这些真实、温暖的医患故事为榜样,继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完善监督机制,让每一份托付都得到最温暖的回应,努力建设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清廉医院,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文字/编辑:杨景严、周 浩

一审:周 浩

二审:郝晓宁

三审:闫 军

哈院是我家 发展靠大家

哈院是我家 一起建设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