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泛黄的设计图纸上,我看到了船政人对科学的追寻”“站在船政少年曾读书的地方,我懂得了什么叫‘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传承船政精神,担当强国使命”……昨晚,结束“船政夜研学”之旅,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将满满的感触倾注笔端。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参观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模型。
参观铁胁厂。
与《最忆船政》演员合影。
翁星老师指导小营员写作。
“从泛黄的设计图纸上,我看到了船政人对科学的追寻”“站在船政少年曾读书的地方,我懂得了什么叫‘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传承船政精神,担当强国使命”……昨晚,结束“船政夜研学”之旅,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将满满的感触倾注笔端。
今年暑假,中国船政文化园区推出“船政夜精彩”系列活动。继上周六本报写作训练营体验“船政夜研学”后,昨日,小营员们再度探访中国船政文化园区,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光影的交织中,触摸船政文化跨越百年的脉动,在多元体验中与船政先贤展开深度对话,“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悄然深植心间。
探秘船政制造感悟科学精神
第一艘国产千吨级军舰“万年清”、第一艘国产木质巡洋舰“扬武”、第一艘国产钢甲舰“平远”、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船政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数个“第一”。
“当时没有先进的制造设备,船政人如何造船、造飞机?”带着疑惑,小营员们走进绘事院、轮机厂、铁胁厂,探寻船政制造的奥秘。
绘事院是我国最早的船舶(工业)设计所。小营员们驻足展厅,仔细钻研墙上的船舶设计手稿。泛黄图纸上标注着船体长宽高、龙骨等参数,每一项都精准细致,展现着船政学子的严谨与科学。
轮机厂曾诞生我国第一台实用型船用蒸汽机。步入其中,小营员们仿佛能听见百年前轰鸣不息的机械交响。
铁胁厂里曾诞生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车间用模型再现了“甲型一号”的研制过程。小营员们穿梭其间,感受着中国航空工业起步的不易,以及船政人在缺设备、少技术的困境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与执着。
“船政制造没有什么捷径,船政人追求卓越的信念与科学探索的精神,让船政在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小营员吴诗晴在本子上记下这句话,还不忘跟身边的伙伴说:“我们做数学题也该这样,不能怕难!”
观看光影演绎激荡报国情怀
如果说探访船政工业遗址是触摸船政的历史肌理,那么观看中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则让小营员们沉浸式感悟船政精神。
演出伊始,船政少年的琅琅书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开眼看世界”的壮志穿过百年时光,清晰地萦绕在小营员们的耳畔。随着场景一幕幕变换,先辈们为制器救国而日夜操劳的身影闪现,让小营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那段风雨兼程的岁月。
战火纷飞的场景骤然出现,枪炮声中,船政人护舰卫国的不屈忠魂令小营员们为之动容。看到船政先辈舍身报国的场景,不少孩子都红了眼眶。“我深刻感受到,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拼搏和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小营员高润楚说。
画面切换到新时代,一代代中国人向海图强的壮志豪情,通过视频画面一一呈现,与船政先辈的追求遥相呼应。小营员们的内心更是汹涌澎湃,一种强烈的强国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小营员李彦江说:“这是船政人用一生守护的信仰!现在我们接过接力棒。”
夜幕降临,百年船政披上潮流新衣,小营员们参加“船政夜精彩”系列活动。融合烟火市集、非遗体验、研学教育、艺术快闪等多元内容的沉浸式夜游盛宴,令小营员们触摸到了百年船政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我看到了历史书上不一样的船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会说话。我还想和小伙伴们再来!”小营员张子恒说。
聆听船政故事触摸百年壮志
100多年前,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突破旧制束缚创办船政,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开启工业与海军近代化进程。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小营员们向“AI数字人左宗棠”问出了心中好奇已久的问题:“左公,您当年为什么要创办船政?”
“见海疆不靖,夷舰横行,遂奏请‘设船造厂’,于闽倾力筹建船政,欲使华夏不落人后……”“AI数字人左宗棠”的这番话让孩子们陷入沉思。船政先驱敢为人先、创新图强的决心与勇气,像投进湖心的石子,在他们心里漾起层层涟漪。
随后,在讲解员带领下,小营员们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史料,触摸波澜壮阔的船政历史。
在展厅里,各式各样的船模引起小营员们的兴趣。木壳船、铁壳船、钢甲船、巡洋快船……清晰展现着船政造船技术的升级。“船政人对造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追赶西方造船技术,靠的就是不服输、敢创新的劲头。”讲解员说。
听完讲解员的讲述,小营员们脸上写满了敬佩。小营员林燊锴自豪地说:“先贤们播下的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巨树。而如今,我们造出了自己的航母,让海洋强国梦照进了现实!”
传承船政精神担当强国使命
当晚,在船政学堂的前学堂,福州市船政小学翁星老师执教写作指导课。她带来由福州市船政小学创作的《向海图强——福建船政文化画本》,生动讲述船政故事。
翁星老师首先引导小营员们梳理“船政夜研学”的见闻,聚焦印象最深的感悟和收获,以时间、空间顺序“搭骨架”,以看、听、触、想、感“调五官融情感”,解锁写作密码。
在翁星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小营员们妙语连珠:
“参观船政文化园区,就像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着图强和自豪。”
“船政精神就像一盏灯,照着我们要爱祖国、肯奋斗,将来用自己的本事让祖国更强大!”
“船政文化是闽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要将它发扬光大,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