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 DR-Z4SM 怎么样?S 版野,SM 版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9 21:22 2

摘要:铃木DR-Z4SM这款车,作为一款正经的双用途单缸耐力车,还有滑胎版本可选,日本原产,整备质量才151公斤,灵活性没话说。作为DR-Z400SM的继任者,它延续了老款的精髓,又在电子配置、车架调校和发动机性能上做了升级,骑起来灵活有个性,很适合在公路上找乐子。

铃木DR-Z4SM这款车,作为一款正经的双用途单缸耐力车,还有滑胎版本可选,日本原产,整备质量才151公斤,灵活性没话说。作为DR-Z400SM的继任者,它延续了老款的精髓,又在电子配置、车架调校和发动机性能上做了升级,骑起来灵活有个性,很适合在公路上找乐子。不过价格确实不便宜。

在中等排量耐力车这块,DR-Z算是把空缺填上了。比它最接近的竞品本田CRF 300 L(得是小油箱那款,不是Rally版)明显更舒展;而KTM 390 Adventure虽然能拿来比较,但它那低趴的发动机、43毫米前叉(DR-Z用的是46毫米),再加上230毫米的悬挂行程(DR-Z有280毫米),总少了点纯耐力车的味儿。

DR-Z从里到外都透着正宗耐力车的范儿,车身比例和骑行三角都特合理。比专业耐力车沉点,但比双缸车轻不少,操控起来没负担。920毫米的座高看着不低,不过Kyb的悬挂是全可调的,后悬还有渐进式连杆,行程能到296毫米,烂路里肯定够用。

38马力的动力不算猛,但输出挺平顺,中转速区间劲头很足。符合欧5+排放标准,有电子油门(不过油门控制还是机械的),虽然没惯性测量单元,但3种骑行模式和可调节的牵引力控制(G模式不怎么抢控制权)也够用了。仪表看着小巧,该有的信息都有,实用为主。

最难得的是,DR-Z没跟风现在那些探险车的设计(比如春风450那种),没有半整流罩,也没有多余的装饰,就是一台纯粹的双用途越野车,让人想起KLX-R、XR、TT那些经典款,这种味道,还真就得日本车能做出来。

发动机底子没变,但重新设计了上半部分,流体力学更好,活塞也是新的,进气门用了钛合金,还加了双火花塞和防跳离合器。空滤容积没减,效率更高了,还能从后面进气,标配铝合金风挡和护手,保养周期6000公里,挺省心。老款的单管下降车架换成了半围式,后摇臂是铝合金的,还能拆,变速箱保持5挡——铃木说这样更紧凑耐用,除了这些,基本就是台新车了。

它有两个版本,滑胎版DR-Z SM和S版区别还挺明显:滑胎版前轮17寸,悬挂行程短点(前260毫米对S版280毫米,后277毫米对S版296毫米),前刹车盘更大(310毫米对S版270毫米),只有后ABS能关,座高低点(890毫米对S版920毫米),重量多了3公斤,154公斤。

骑S版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坐姿太舒服了。虽然只能脚尖点地,但车身侧翼收得好,前后挪身子特方便。中转速的扭矩很给劲,弥补了马力不算大的短板。排气声有点太“乖”了,明显是发动机被限制了,但这也让它特别好上手,新手骑着不慌,老鸟也不会觉得没劲。

我们特意用抓地力一般的胎在沙地上试了试(后胎才120宽,确实窄),这条件够差了,但它表现还挺让人惊喜。悬挂偏软,舒适性不错,要是想玩得更狠,调调也能行,这种折中设定挺聪明,能满足不同人需求。离合器很轻,总算不是日本车常见的“一窜一窜”的感觉了,就是反应稍慢。变速箱换挡顺畅,前刹初段不冲,后刹力度正合适。

滑胎版呢,夹在腿中间特纤细,反应快、灵活,骑着特开心,完全是超级滑胎车的底子,还不暴躁。就像把S版的双用途属性挪到了柏油路上,谁骑都能很快适应。日常代步方便,过弯的时候信心特足,乐趣不少。就是震动稍微明显点,而且总忍不住想找6挡——可惜没有。不过它真不是那种随便改改的越野变滑胎,质感完全不一样。

当然了,8.7升油箱不算大,没什么风阻保护,马力也不到40,肯定没法跟普通街车比全能。但追求灵活好骑的话,它挺合适。出弯给油的时候,动力会有点小爆发,不算特别线性,但不是那种电喷没调好的“窜”,就是低扭特足、高速不拖沓的性格,挺有特点。

总的来说,铃木DR-Z就是那种大家一直念叨的耐力车。从家出发就能去越野,不用专门找拖车,跑烂路也不费劲。这种感觉真挺久违的。希望其他厂家也能跟上,其实单缸车在非铺装路面上真够用了,要是都能像DR-Z这么好驾驭,那探险车就真成人人都能玩的东西了。

铁马网第一时间海内外摩托资讯!涵盖最新资讯、深度评测、新车上市、热门车款、老车鉴赏等丰富内容。关注我们,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来源:汽车驾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