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世运会将带来百亿消费规模!但成都还有更大的野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0 15:41 3

摘要:但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些网友是真不知道,因为毕竟世运会发展仅40年,也才第12届,所以被认为是鸡肋且没人重视的运动会。当然对于外省的地域黑们,他们就更不懂了。

导读:第12届世运会在四川天府新区隆重开幕了,而成都再一次备受全球瞩目。成都世运会创造了数个第一,得到了世界运动协会主席的顶级好评。

但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些网友是真不知道,因为毕竟世运会发展仅40年,也才第12届,所以被认为是鸡肋且没人重视的运动会。当然对于外省的地域黑们,他们就更不懂了。

其实有些网友就是故意的,说白了有点酸,根本看不到世运会背后的好处,总以为花了他的钱,封了他的路,一直生活在抱怨中,却不知道在成都生活一定会享受到各项赛事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

世运会到底是做什么的

世运会起源于1981年,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后的第一年举行。第十二届成都世运会举办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的精彩比赛,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城市举办。

虽然不像奥运会广为人知,但世运会的地位并不低,与奥运会、大运会并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性赛会。

与奥运会相比,世运会项目设置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水、陆、空多个领域,既有跑酷、攀岩等极限运动,也有飞盘、轮滑、滑水等时尚新潮运动,还有柔术、空手道等力量技巧型运动。


关键是如今备受关注的奥运项目,如铁人三项、羽毛球、棒球、垒球、跆拳道、蹦床等,都是从世运会进入奥运会的,充分展示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又被称为“二级奥运会”。

比如世运会的霹雳舞,又在2024年就跻身了奥运会。今年,成都世运会首次增设龙舟小项,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将来也会进入奥运会吧。


成都世运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节俭办赛,绿色先行。充分利用大运会遗产,27座竞赛场馆无一新建,其中改造18座现有场馆,依托湖泊公园搭建9座临时场馆。

开幕式“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于8月7日立秋这一天,已经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前以露天方式隆重举行,这是2023年成都大运会闭幕式的手法,然后就被2024年巴黎奥运会模仿了。

这种开幕式的方式俨然是完全嵌入在公园城市开放场景中,整个舞台宛若一片金色银杏叶,寓意着与全球朋友共享世运。

成都为世运会都做了什么

早在2018年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大会上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并将“三城三都”作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

“三城三都”的建设有力增强了成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助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成都申请举办世运会成功后的6年时间相继举办第18届世警会、第31届大运会,以及国际乒联世界杯、汤尤杯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其是从2023年的大运会到今天的世运会,成都3年时间迎来两场国际赛事,从中国西部首场国际赛事成功举办到承办非奥运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又比如在2024年,成都举办了80余项大型体育赛事,包括羽毛球汤尤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霹雳舞世锦赛等。

2025年上半年,成都已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预计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同比增长9%;体育产业总规模达740亿元,同比增长8%。

另外,在过去的几年中,成都的科技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本次世运会上,成都的科技产品得到了更高平台的展示,将有超过20款科技产品投入使用,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成都的科技实力,也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世运村,一台F2室外安保巡逻机器人穿梭在道路上,这台机器人由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备高速移动和智能识别能力。

一副“成都造”同传翻译眼镜能实现40种语言实时转译,成为外国选手的“隐形向导”。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全球最长LED巨幕,由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造,可视距离达到6公里,是开幕式上最吸睛的焦点之一。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城市的底气,成都能把世运会办出了奥运会的感觉,成为了全球典范,其实放眼全国,凡是办过大型赛事的城市如今都是发展的佼佼者。

成都世运会开创了多个第一次,比如史无前例的火炬传递,一条“竹梦”火炬从三星堆点燃,跑过金沙遗址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和兴隆湖湿地公园。神圣现代而生生不息的圣火,映照着诸葛孔明的神算天机,飘扬出千古才子的锦绣华章,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厚重的古蜀文化。

其实,成都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继续引育国际体育组织、申办高能级国际单项体育赛事,做强成都马拉松、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创办新兴体育运动赛事,深化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设国际体育公园城等重大项目。

世运会给成都带来了哪些好处

很多网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体育赛事能给城市带来什么好处,总认为是赔钱的。我们认为他们就是根本看不到商机的老古董些,总认为自己是天底最聪明的,只要不是直接发钱,一切都是假的,不值得的。

猛一看,感觉他们懂完了,细研究,基本就是自私的表现吧,总不想让别人过得好。举个例子,是不是要气死他们呢?

成都2024年12月举行的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期间,共售出门票10万万张,实现门票净收入4500万元;当时全市多家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增长22.1%,营业额增长约16.8%;春熙路太古里、大熊猫基地、东郊记忆等重点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370余万人次。

而成都本次世运会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运动员3942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运会。

目前,成都世运会的新模式”一日观赛,三日停留“将有力带动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参照两年前的大运会的旅游消费126亿元,本次世运会可能有百亿级的促消费规模。

成都世运会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销售和赛事赞助,具体数据尚未完全。我们预测门票收入可能最高在1亿元左右,因为门票都卖完了。另外就是赛事赞助收入,本届世运会有25家合作伙伴,包括特步、四川航空、中国电信等企业,赞助收入可能在数亿元级别。

重点的还有世运会期间,成都将发布城市及体育领域需求清单,城市清单含文商旅体融合96个项目,“投资成都” 全球招商大会海外专场在德国、瑞典、英国、等6国持续推进,涉智能制造、场馆运营、赛事举办、健身休闲等,拟释放超2200亿元合作机遇。

高水平开放的成都,正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这是继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的又一场重磅赛会,成都借势再次向世界发出“投资成都”邀请。

这一系列还是成才的远见,大最引进人才,开放包容的结果吧!从西博会、“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到“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接续落地。

成都正通过系列活动放大溢出效应,招引落地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推动“展会流量”变成“发展增量”,三城三都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全国每20架次航班就有1架在成都起降,每9列中欧班列就有1列从成都发车,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


截至7月,高技术制造业吸引外资同比增长43.7%。成都市外商投资企业超4500家,累计外商直接投资470亿美元,外企从业人数34.8万人,外资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处于中西部城市第一。

当成都所具备的产业配套、政策支持、市场潜力等优势条件与企业的发展诉求、战略布局高度适配时,相信外资企业及全球合作伙伴会主动成为城市的“代言人”,向世界发出“投资成都”邀请,这就是成都新时代的场景营销的结果。

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的当天上午,来自匈牙利、克罗地亚、德国等国的驻华大使、使馆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到访成都规划馆,考察了解成都营商环境及投资环境,进一步寻找合作机遇。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成都将持续面向全球宣介成都发展优势和投资机遇,持续拓展全球招商网络,与世界各国一道探索共谋合作新机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就是成都举办国际赛事的意义与答案!

来源:城市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