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采笋的忙碌身影,勾勒出清远麻竹笋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2022年,清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出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西牛麻竹笋列为“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底,清远西牛麻竹笋全
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采笋的忙碌身影,勾勒出清远麻竹笋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2022年,清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出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西牛麻竹笋列为“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底,清远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产值109.65亿元,率先成为清远市农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农业产业。
西牛麻竹笋喜迎丰收 图源:央广网
从“养在深山”到“融湾出海”,从零星种植到百亿产值,麻竹笋产业的蜕变,正是清远以工业思维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传统农业的困局往往在于“小散乱”,而清远以工业标准破局,政府主导搭建种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麻竹笋产业展示中心三大平台,多措并举打造“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研发+数字化管理”麻竹笋全产业链。比如在种植端,短短两年时间,麻竹笋种植面积新增27.8万亩,鲜笋产量增速超20%,带动从业人员超8.8万人,形成规模化效应;在加工端,研发出即食笋、竹叶茶、竹精油等产品,全市麻竹笋精深加工产值从2022年8亿元发展到2024年的25.76亿元,增长222%;在市场端,近三年,清远地区出口麻竹笋及其制品达1083批次,货值超6亿元人民币。去年西牛麻竹笋山椒笋、红油笋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出口地区不断拓展。这种工业化运作模式,让麻竹笋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宿命,在标准化、规模化中释放出几何级增长潜力。
突破百亿产值后,清远要“笋”势而上,关键在于持续深化“延链补链强链”。比如,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近年来,清远探索“全竹链”的高质量发展,以竹代塑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麻竹笋筒、笋壳、竹子等材料通过高新技术处理,转化为环保餐具、环保包装袋等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赢得欧美市场的青睐。此外,打造的麻竹笋主题公园深度融合产业与文旅,激发乡村消费新活力,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当生产、加工、文旅在集群化发展中同频共振,“竹子全身都是宝”便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西牛麻竹笋泡椒笋生产线 图源:央广网
更值得关注的是,要通过“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建设,为乡村振兴探索可复制的路径。近日启动的2025年第三届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活动发布了《“媒体+”聚力清远西牛麻竹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也是广东首个为百亿规模级农业产业制定的“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清远将融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产销对接新生态、挖掘产业文化内涵、驱动产业技术升级等方式,将西牛麻竹笋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岭南农业金字招牌。
站在百亿产值的新起点上,清远麻竹笋产业正在提升加工能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这也启示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回归乡土”,而是以现代产业思维激活“土特产”。唯有树牢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意识、品牌打造的全球化视野,清远“笋”势而上,方能势如破竹,节节高。
文|李妹妍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