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共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21:05 3

摘要:我与马老师是同志、战友、兄弟、师生——我建群纪念他,他因一句“与群无关”退群,还拉走一群人:我打电话求和,他回我:“你走你的阳关道”;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小群说:“他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共鸣”。

我与马老师是同志、战友、兄弟、师生——我建群纪念他,他因一句“与群无关”退群,还拉走一群人:我打电话求和,他回我:“你走你的阳关道”;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小群说:“他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共鸣”。

我是“润之永恒”。

我和马老师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他教过我”,

而是——

同志、战友、兄弟、师生……

同志:我们信仰相同,在思想的阵地上,一同坚守;

战友:我们面对质疑与风雨,从未退缩,彼此支援;

兄弟:我们肝胆相照,无话不谈,情深似海;

师生:他为师,我为生,我敬他如父,他待我如子。

八月流火,炽热的日光烘烤着大地。谁能料到,在八月的第二天,一则噩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马老师走了!

那一刻,悲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为了纪念与马老师的情谊,也为了让那些同样敬爱马老师的伙伴们能有个情感寄托的港湾,我那因悲痛而不停颤抖的双手,连同被泪水模糊得几近失明的双眼,一同艰难地完成了创建微信群的动作,我将其取名为“手足情”。

不是为了搞仪式,

而是为了让那些和我一样,曾与他并肩战斗过的人,有个可以继续说话、继续前行的地方。

一、一句“与群无关”,为何成了“静默的割席令”?

群建起来了,大家陆续加入。

一位叫“寒梅3”的朋友,是别人邀请进来的,

他热心提议为马老师捐款,表达哀思。

我理解他的感情,也尊重他的行动。

但作为群主,我必须面对一个现实:

微信群不是募捐平台,群主不是责任人。

若资金出问题,第一个被追责的,就是我。

于是,我在群内平静地发了一条声明:

没有批评,没有否定,

只是一句依法依规的管理声明。

旋即,寒梅3悄然退群,

更让我震惊的是——

他私下联系并动员了其他几位成员一同退群。

没有群内发声,

没有公开质疑,

甚至没有私聊我一句“你为什么发那条话”。

他用退群+串联的方式,

完成了一场静默而理性的群体切割:

…> “你不公开支持,就是立场模糊;

…> 你不背书,就是距离感;

…> 你不站队,就是异质分子。“

这不是情绪爆发,

而是一次基于判断的组织性撤离——

他不是在“生气”,而是在“划界”。

二、我打电话求和,他回我:“你走你的阳关道”

得知他拉人退群,我心中不是愤怒,而是沉重。

我逐一打电话给退群的几位:

“别走,马老师教我们要团结,要实事求是。

有误会,我们可以谈。“

有人坦言:

“其实我们也不想走,但寒梅3说,‘连基本态度都没有’‘这种群留着没意义’……我们就跟着退了。”

我懂了——

他要的不是讨论,

而是一种“精神一致性”:

你必须和我一样表达敬意,

必须和我一样行动,

必须和我一样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怀念”。

任何克制、边界、程序意识,在他眼中,都是“疏离”。

最后,我打开寒梅3的微信,给他发“您好!”结果:

于是,只好拨通寒梅3的电话,语气平和:

“我们都是马老师的学生、同志。

别因这事伤了‘手足情’。群还在,情还在,大家还能常联系。“

他毫无犹豫,愤愤地回我: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那一刻,我握着手机,心如压石。

我以为这场割席,到此为止。

我以为他只是选择不同路径。

我甚至尊重他的选择。

直到——

我偶然得知,他们三人仍在另一个小群中,

对我进行着“缺席审判”。

三、原来,“阳关道”之外,还有“审判庭”

我看到了一段群聊记录:

那一刻,我如坠冰窟。

我终于明白——

“你走你的阳关道”,

不是一句平和的告别,

而是一句精神驱逐令:

…> “你已被排除在‘我们’之外,

…> 你的文字,不许传播;

…> 你的思想,不许共鸣;

…> 你的贡献,不许承认。“

他们不是“各走各路”,

而是在建立一个“纯净的怀念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

信息被封锁(“别转他的文章”);

解释权被垄断(“内情我讲过”);

价值被贬低(“只是翻译”“不能共鸣”)。

这已不是“不同表达方式”的分歧,

而是一场以“同志”之名的话语霸权。

四、谁在“感天地泣鬼神”?谁在“实事求是”?

吉娅说我的文章“只是翻译祭文”。

可我想问:

马老师一生,不也常引用经典、翻译思想、传播真理吗?

传播,本身就是创造。

让真理被听见,就是最大的原创。

而他们口中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祭文”,

是否真的经得起“实事求是”的检验?

是否只是情绪的高潮、逻辑的断裂、对马老师精神的浪漫化扭曲?

我选择克制,

不是因为冷漠,

而是因为——

我怕用眼泪淹没了他的思想,

怕用悲情遮蔽了他的理性,

怕用“神化”背叛了他的“人本”。

五、真正的“同志”,是能容得下“不共鸣”的人

寒梅3说:“他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共鸣。”

可马老师教我们:

真正的同志,不是“共鸣者”,而是“同行者”。

共鸣,是情绪的同步;

同行,是信念的坚守。

你可以不感动,但不能不尊重事实;

你可以不转发,但不能封锁信息;

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垄断解释。

当“不能共鸣”变成“不许传播”,

当“不同表达”变成“精神异类”,

那他们守护的,

就不再是马老师的精神,

而是以马老师之名的“情感专制”。

六、结语:我仍在“阳关道”上,守着“手足情”

寒梅3走了,

他选择了他的“独木桥”——

那是一条“精神纯度至上”的路,

不容异见,不容沉默,不容边界。

而我,

仍在这条“阳关道”上:

守着这个群,

守着这份情,

守着马老师教我们的——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反对盲从、警惕派性。

…> 若你也曾在怀念中遭遇“静默割席”,

…> 若你也因一句“依法依规”被视作“异类”,

…> 若你的文字被封锁、价值被贬低、贡献被抹去,

…> 请记住:

…> 阳关道,从不只有一条。

…> 真正的手足情,经得起不同步的悲痛。

…> 真正的同志,是能容得下“不共鸣”的人。

——润之永恒

于“手足情”群存续第10天

2025年8月11日

来源:润之永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