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柑桔煤烟病:如何有效防治你的果园危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03:54 3

摘要:南宁市的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2 年,南宁市柑桔种植面积约为 10 万亩(1 亩 =1/15 hm 2 ),其中设施柑桔的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30%。塑料大棚种植柑桔占设施柑桔种植约70%。设施柑桔的单位面积产量通常在每亩 3000 ~ 5000 kg

揭示柑桔煤烟病:如何有效防治你的果园危机!

詹漓晖

南宁市的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2 年,南宁市柑桔种植面积约为 10 万亩(1 亩 =1/15 hm 2 ),其中设施柑桔的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30%。塑料大棚种植柑桔占设施柑桔种植约70%。设施柑桔的单位面积产量通常在每亩 3000 ~ 5000 kg。按照每亩产量 4000 kg、售价按照市场价格每千克 6 元计算,每亩总收益可达到 24000 元,扣除设施投入、管理费用等成本,设施柑桔每亩净收益可达 10000 ~ 15000 元。柑桔煤烟病是南宁市设施柑桔常见的病害,为确保柑桔种植的品质与产量,需依据柑桔发病规律,采取科学的综合措施来防控。

1 柑桔煤烟病的病原特征

柑桔煤烟病的致病真菌主要包括柑桔灰炱、刺盾炱和巴特勒小煤炱,除灰褐煤炱以细胞型形式存在外,其余均隶属于子囊菌门。这些病菌多数以子囊壳或菌丝的形式在病部越冬,在次年的春季,当外部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子囊壳或菌丝体会通过空气媒介,将孢子散播至多种昆虫(如蚜虫、介壳虫、粉虱等)的分泌物中。这些分泌物为病菌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其能够在植株体内生长、增殖,进而形成灰霉并释放毒素,对植株组织造成毒害。一般管理粗放、枝叶过于密集、光照和通风条件不佳、湿度较大的桔园,往往更容易受到此类病害的侵袭。

2 柑桔煤烟病的危害症状

新梢生长初期,叶片、枝条或果实表面出现灰黑或深棕色霉斑。随时间的推进,斑点变松软、变黑或深褐色并增多。手去霉层后,植物保持绿色,说明病菌未深入。霉斑有厚重松软、黑色薄纸状,有放射状小黑点。严重情况下,植株枝叶发黑,光合作用受阻,释放有毒物质,树势衰弱,易诱发其他病害,影响花朵形成。幼果易受害,脱落、腐烂,质量下降。

3 柑桔煤烟病的发病因素

经过田间观测与系统性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设施栽培管理水平、通风透光状况、温湿度调控以及蚜虫、绵蚧、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发生发展与其对柑桔病害影响的关联性。得出柑桔种植密度过大、树冠庞大、枝条繁密且树冠封闭等因素,会显著增加柑桔病害的发病风险。与露地栽培相比,日光温室的通风和透光性能相对较弱。多层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如跨度 9.6 ~ 12.0 m、间距约 4 m,或改良后的多跨结构,跨度 16 m、开间 8 m,虽配备了多种通风与遮阳设施,但在不同季节仍需根据气候状况调整通风策略,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设施栽培中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常较高,有利于柑桔病害的发生。

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柑桔蚜虫种类多样,如桔二叉蚜、绣线菊蚜、桔蚜和棉蚜等,这些害虫在早春梢抽发期即开始危害柑桔,通过吸食嫩叶、新梢、花蕾和幼果的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果实脱落、新梢长势不佳等问题,并可能分泌蜜液,诱发柑桔炭疽病等病害。

吹绵蚧在日光温室内一年发生可 3 代,其雌成虫取食枝条、树叶、果实等,导致病斑周边呈黄绿色,并分泌蜜液,会引发煤烟病,对树势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黑刺粉虱则偏好阴暗潮湿的环境,常栖息于树顶中、下叶背上,捕食、产卵及栖息。其幼虫以柑桔上皮为食,分泌的蜜液可能诱发柑桔煤烟病,引起腐烂,严重时导致落花落果和树势衰弱。

4 设施栽培柑桔煤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经过实施科学的农业措施,可以优化果园的生态环境,强化树体生命力,提升其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同时也为天敌的生长与繁衍创造有利条件,以实现柑桔病菌虫害的长期有效防控,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彻底清除柑桔残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处理。

此外,柑桔生长对温湿度有特定要求。其最佳生长温度在20 ~ 30℃,发芽期 25 ~ 30℃,开花期 20 ~ 25℃,果实发育期 20 ~ 30℃,冬季不低于 5℃。适宜相对湿度 60% ~ 80%,超80% 易发病害。湿度调控可在大棚地面铺地膜减少蒸发量与浇水次数,中耕散湿即在晴天高温时浅锄地表,加快表土水分蒸发并切断毛细孔阻止深层水上升。还可安装风扇促进空气流通排湿。温室灌溉常用喷灌,夏季喷水降温,冬季喷雾保湿,如此能有效管理温湿度,为柑桔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柑桔健康生长与发育,提高柑桔种植效益。

同时,在萌芽前(3 月中旬)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 ~ 5000 kg,在基肥阶段同时施用过磷酸钙,每亩施用30 ~ 50 kg,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开花。待柑桔进入花期(4 月)可追施氮肥,如尿素,每亩施用 10 kg,帮助植株快速恢复生长。在花后生长阶段(5 月)再追施 5 ~ 10 kg 氮肥,用于支持果实发育。果实膨大期(6 月)每亩追施 5 ~ 10 kg 磷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品质提升。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建议在柑桔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4 ~ 6 月)叶面喷施含有锌、铁、钼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每亩 1 ~ 2 kg,稀释后喷施于叶面,每隔 7 ~ 14天喷施 1 次。

冬季修剪果树内部的弱枝和交叉遮阴枝,以减少对树木生长的不利影响。夏季修剪徒长枝、细弱枝、荫蔽枝等,并辅以抹芽放梢的方法,旨在将越冬病菌虫的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平,这种管理方式还能改善植物枝叶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土壤湿度,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确保植物呈现旺盛的生长态势。

4.2 化学防治措施

4.2.1 发现病情 及时防治

柑桔煤烟病在病害初期,在彻底灭虫的基础上,重点抓住 7月中旬和 8 月中旬两个防治时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 50% 多菌灵 600 倍液,或可用 0.5 : 1.0 : 100 波尔多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 ~ 1000 倍液,95% 机油乳剂 50 ~ 100 倍液,喷雾防治,建议每间隔 7 ~ 10 天喷施 1 次,连续施肥 3 ~ 4 次。为巩固效果,可在 3 月和 12 月,选择晴天喷施 1°石硫合剂,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植株,特别是叶片背面和叶面。这样可有效控制病害,保障植物健康。

4.2.2 及时控制粉虱、蚜虫、蚧类等害虫危害

①粉虱类防治。为有效防治其一,二代幼虫,推荐在 5 月中下旬和 6 月中下旬,即幼虫孵化初期,采用啶虫脒乳油进行喷施,每间隔 7 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 ~ 3 次。②蚜虫,尤其是桔蚜等常见种类,若嫩梢带蚜比例超过 25%,应采取药剂防治措施。推荐使用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或啶虫脒乳油,每间隔 7 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 ~ 3 次。③蚧类。矢尖蚧的成虫孵化率较高,可达 80% ~ 90%。在年平均温度 15℃以上的地区,当第 1 代若虫初现后 20 ~ 30 天为两个合适的施药期。若气温低于或高于 15℃,可适当调整施药时间至 5 ~ 7 天后,建议在 1 代若虫初发期后 30 天施药 1 次,6 月上旬为适宜的施药时间。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推荐选用 25% 氯菊酯可湿性粉剂,其环境友好、低毒且特异性良好;也可选择 25% 吡虫林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若条件允许,40% 速扑杀乳油 1000 倍液也是有效的选择。此药剂不仅能有效降低柑桔大实蝇的种群密度,减少后续发生数量,还有助于柑桔大实蝇的防控工作。在第 1 代若虫初现后 30 天,即 6 月上旬,建议施药 1 次。若桔园虫口密度过高,可考虑在 5 月下旬增加 1 次施药,以获得更佳的防治效果。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