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花蚊子”!基孔肯雅热突袭,关节痛到无法穿衣!专家教你防蚊妙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1 09:15 3

摘要:“我以为是痛风犯了!” 佛山市民陆先生万万没想到,一顿烧烤后迎来的不是满足感,而是手腕剧痛、全身红疹,痛到连水杯都拿不稳。直到就医才真相大白:他中了“花蚊子”(伊蚊)的招,感染了基孔肯雅热!

佛山陆先生前一晚还在快乐撸串,第二天关节就痛到怀疑人生!

“我以为是痛风犯了!” 佛山市民陆先生万万没想到,一顿烧烤后迎来的不是满足感,而是手腕剧痛、全身红疹,痛到连水杯都拿不稳。直到就医才真相大白:他中了“花蚊子”(伊蚊)的招,感染了基孔肯雅热!

最近,这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基孔肯雅热”在南方部分地区引发关注。别慌!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看看这个让人“弯腰屈背”(“基孔肯雅”在非洲土语里就这意思!)的病毒,到底何方神圣?会不会人传人?和它的“近亲”登革热有啥不同?又该怎么防?深圳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们有话说!


01、啥是基孔肯雅热?痛起来真要命!

想象一下,被“花蚊子”叮一口,可能不是起个包那么简单。基孔肯雅热,就是由这种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有个特点:潜伏期“狡猾”得很,通常3-7天(最长12天),让你放松警惕后才发作。

中招后啥感觉?专家说了:

发烧:温度计数字蹭蹭涨。关节剧痛/关节炎:尤其是手腕!痛到怀疑人生,自己穿衣服都成了高难度动作! 难怪叫“弯腰屈背”病。皮疹:全身可能“长满小红旗”。

划重点: 不是每个人被叮都会发病,大约20%-30%的“幸运儿”会出现症状。但好消息是,多数人症状较轻,能自愈。不过,那个痛,是真·刻骨铭心!


02、会“人传人”吗?为啥还要隔离?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国家疾控专家明确敲黑板: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

BUT!为啥确诊患者还要住院防蚊隔离?甚至医院要加装纱窗、配蚊帐?

专家揭秘关键点:防的不是人,是“蚊媒传播链”!

患者发病后头一周,血液里的病毒浓度最高,是“移动的传染源”。这时如果被蚊子(尤其是“花蚊子”)叮了,病毒就会钻进蚊子体内“安家落户”,繁殖个2-10天。然后,这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病毒就成功“搬家”了!更可怕的是,一只带毒蚊子能叮咬多人!在30℃+的炎热天气下,“花蚊子”从卵到成虫只需短短7天,繁殖力超强!这就是疫情容易扩散的“罪魁祸首”。

所以,隔离患者,核心是切断“人→蚊→人”的传播链!保护患者不被新蚊子叮(防止病毒在蚊群中扩散),也保护他人不被带毒蚊子叮。


03、基孔肯雅热 vs 登革热:“痛”兄弟,傻傻分不清?

这对“蚊子传播兄弟”症状确实很像,都高烧、关节痛、出疹子,常让人混淆。但专家教你分辨关键点:

基孔肯雅热: “痛”得更持久! 关节剧痛是其标志性特点(陆先生形容“像被锤子砸”),而且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虽然极少危及生命,但那份煎熬,谁痛谁知道。登革热: “险”得更要命! 虽然也可能关节痛,但它的最大危险在于可能发展成重症,导致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简单记:登革热怕“重”,基孔肯雅热怕“痛”(且持久)。 无论哪种,出现症状赶紧就医!


04、高危人群:这些人要格外当心!

虽然目前病例多为轻症,但专家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群感染后风险升级,需高度警惕重症:

新生儿: 如果妈妈在生产时正处于病毒“爆发期”(病毒血症期),病毒可能通过产道传给宝宝,引发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 免疫力下降,感染后更容易诱发病毒性关节炎、肺炎等问题。慢性病患者: 如高血压患者感染后可能血压失控;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关节病变可能雪上加霜。


05、防蚊大招,干掉蚊子的“五星级产房”!

对付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蚊灭蚊是王道! 核心就是:断子绝孙! 消灭蚊子孳生地。

广东省疾控喊你行动起来:“每日三分钟,积水一扫空”!

蚊子最爱在哪儿产卵?答案就在你身边:

花盆托盘: 小小一洼水,蚊子乐开花。饮水机水盘: 别忽视这个小角落。水生植物容器: 勤换水,或者养鱼吃幼虫(孑孓)。瓶瓶罐罐、废旧轮胎: 能倒扣的倒扣,能加盖的加盖,能扔掉的扔掉。

记住:无积水,无蚊子!无蚊子,无基孔肯雅!


06、怀疑中招怎么办?

如果出现发热、关节剧痛、皮疹,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去过疫情地区,别犹豫!

立即!马上!前往正规医疗机构!

主动告诉医生:我被蚊子咬了!我可能去过XX地方!

最后划重点:

基孔肯雅热靠蚊子(主要是“花蚊子”)传播,不直接人传人。关节剧痛是其显著特点,痛感持久。防蚊灭蚊,清除积水是关键中的关键!新生儿、老人、慢病患者是高危人群。

这个夏天,别让小小的“花蚊子”搅乱了你的健康!转发提醒家人朋友,一起动手清积水,筑牢防蚊线,远离“弯腰屈背”的痛!

来源:九华华源药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