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 · 佛山答卷③ | 三水区检察院创新普法教育模式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1 10:18 1

摘要:自“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佛山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普法要求,以融合发展赋能全民普法。五年来,我们见证了公民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根基的日益夯实,一套涵盖制度、实施、评价、责任的全民普法体系基本构建成型。普法责任制创新、青

五载普法路,硕果润民心。

自“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佛山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普法要求,以融合发展赋能全民普法。五年来,我们见证了公民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根基的日益夯实,一套涵盖制度、实施、评价、责任的全民普法体系基本构建成型。普法责任制创新、青少年普法品牌打造、涉企法律服务优化、法治集聚区示范引领等亮点纷呈,交出了亮眼的“八五”普法答卷。

值此承前启后之际,特开设本专栏。我们将在此全面展示佛山市普法的创新探索与丰硕成果,为科学谋划、奋力答好 “九五”普法新考卷提供坚实基础与佛山智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网络欺凌、诈骗、不良信息诱导等问题频发。为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三水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通过法治副校长机制、特色品牌活动及家校社共育项目,为未成年人营造了健康、安全的法治环境。

检察官入校园 普法形式多样化

三水区检察院精心选派40名检察人员担任辖区内43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这些检察人员来自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不同检察业务部门,为师生提供多维度的法律知识普及。去年,有4名法治副校长因履职出色获评“优秀”,先后获学校赠予“情系学子绘前程 映现梦想画未来”“点亮学生法治之光 护航少年成长之路”等锦旗。

法治副校长们改变传统单一讲座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除了举办法治讲座外,还组织模拟庭审、主题班会等活动。例如,在三水中学的模拟法庭中,学生们通过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人等角色,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此外,法治副校长还建立了工作跟踪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校师生对普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优化调整普法内容和方式,确保法治教育真正满足学生需求。

法治副校长到三水中学开展“弘扬法治精神 ‘宪’给少年的你”主题宣讲活动

三水区检察院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到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榕树下”品牌引领 普法活动丰富多彩

三水区检察院打造了“榕树下”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秉持“融合监督、一体履职、综合保护”的理念,围绕司法保护、普法课堂、家庭教育、精准帮扶四方面,统筹运用“四大检察”职能,全方位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推动“六大保护”相互融合。品牌活动包括检察开放日、法治进校园、进社区等,暑期期间还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候鸟”送去法律知识和关爱。

依托三水区检察院“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普法短视频、漫画等,向未成年人传播法律知识。其中,制作了《rap讲未保》《欺凌的代价》等多部普法作品被新华网、中新网、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说法、“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转发。

三水区检察院开展“政法惠民,童享三水”检察开放日活动

家校社协作 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2024年,三水区检察院联合三水区妇联推出“家教有方· 守未成长”家校社共育项目,通过建立结构式家庭治疗师队伍、成立“父母成长学院”等举措,强化家庭教育与监护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项目累计开展各类课程和活动50余场,覆盖近万人次,运用科学方法有效重塑亲子关系。

今年5月,项目进一步升级,开设“育见未来”家长赋能学院和创新社区试点“家校共育研习社”等四项内容。北江社区成立“家庭教育研习社”,创新采用“检察官+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社区负责人+社区志愿者”的模式,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经验启示

多方协作与创新是关键

精准普法与服务是核心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需要多方协作、创新形式和精准施策。通过检察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普法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用新颖方式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对未成年人在法律知识需求上存在的差异需精准施策,深入了解其实际需求和存在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普法方案。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跟踪,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普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普法工作。

来源:佛山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佛山司法、三水检察

来源:三水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