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栏跑道到短剧顶流,王培延的逆袭:不止是运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09:24 1

摘要:在短剧圈提到王培延,几乎没人会觉得陌生。这个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田径场上跨栏的体育生,如今成了屏幕里让人过目难忘的演员——从青春校园里的阳光男神,到情感纠葛中隐忍的爱人,再到《十八岁太奶奶》里染着蓝发、又痞又怂的"废材重孙",他像块海绵,不断吸收着不同角色的养分,

在短剧圈提到王培延,几乎没人会觉得陌生。这个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田径场上跨栏的体育生,如今成了屏幕里让人过目难忘的演员——从青春校园里的阳光男神,到情感纠葛中隐忍的爱人,再到《十八岁太奶奶》里染着蓝发、又痞又怂的"废材重孙",他像块海绵,不断吸收着不同角色的养分,而这背后,藏着一段励志又值得琢磨的逆袭路。

谁能想到,现在能精准拿捏角色情绪的王培延,早年的生活重心是跨栏架和秒表?西安交大的体育生经历,给了他远超常人的意志力——每天雷打不动的体能训练、重复上千次的跨栏动作,磨炼出他对"目标"的执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接触表演纯属偶然。一次校园活动中,他被朋友拉去客串话剧,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原来除了跑道,还有另一个舞台能让我释放能量。"

听花岛的"造星魔法":不捧"完美人设",专挖"角色潜力"如果说王培延的努力是逆袭的基石,那听花岛公司就是给他搭梯子的人。这家被业内称为短剧界"黄埔军校"的公司,厉害之处从数据就能看出:在最新一期短剧热度榜前十中,听花岛独占五席,几乎承包了观众的"下饭剧单"。

但听花岛的造星术,远不止"数量多"这么简单。他们最擅长的,是"反套路"。当其他公司忙着给艺人打造"完美人设"时,听花岛却敢让王培延从配角做起。在公司力推的《十八岁太奶奶1》里,聚集了多位顶流艺人,王培延的角色戏份不多,"连宣传海报都站在最角落",但这个"染色蓝发、头脑简单、作风纨绔却本质不坏的废材重孙",偏偏成了观众的"意难平"。

"这个角色太真实了,怂的时候让人想笑,护家人的时候又让人觉得热血。"有观众在评论区留言。而这正是听花岛的用意:不追求"主角光环",而是用有缺点、有层次的角色让演员和观众"贴脸"。事实证明,这个看似"边角料"的角色,成了王培延的"破圈点",到了《十八岁太奶奶2》,他直接从配角逆袭成"搞笑担当",剧中"被太奶奶追着打的怂样"成了全网爆款梗,相关片段播放量破亿。

CP营销+角色反差:让观众"从剧粉变死忠"听花岛的另一张王牌,是对"CP经济"的精准拿捏。他们让王培延和李柯以组成"延柯CP",从甜宠剧《朝朝来池》里的双向奔赴,到待播剧《夫人,她专治不服》里的欢喜冤家,两人的互动自然又有火花,CP粉自发创作的二剪视频超过3万条,在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破10亿。

"不是硬炒CP,而是让角色感情落地。"业内人士分析,听花岛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演员在不同剧里延续"化学反应",观众会觉得"他们不是在演,而是真的有故事"。这种信任感,成了王培延人气的"复利"。

更妙的是角色反差。前脚在《朝朝来池》里是温柔体贴的学长,后脚就在《没关系,是家人啊》里变成外冷内热的哥哥。这部双男主短剧开播即爆,王培延和曾辉的搭档被观众狂赞"CP感比男女主还带劲",甚至有观众说"看他们俩互怼,比看谈恋爱还上头"。这种"可盐可甜"的角色跨度,让王培延彻底摆脱了"类型化演员"的标签。

未播先火:预约破纪录的背后,是观众的"信任票"如今的王培延,已经成了短剧圈的"流量密码"。他和李柯以合作的《夫人,她专治不服》还没开播,仅预约量就打破了平台纪录,超过200万人蹲守开播,这背后,是观众对他的"角色信任"——相信他能把"专治不服"的霸总演得有新意,相信听花岛的剧本不会让人失望。

从跨栏跑道到聚光灯下,王培延的逆袭不是偶然。他的故事里,有体育生的韧劲,有听花岛的造星智慧,更有短剧市场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没有绝对的"科班滤镜",只要你能抓住角色的魂,就能被观众看见。

或许正如王培延说的:"每个角色都是一道栏,我要做的,就是尽全力跨过去。"而属于他的赛道,才刚刚开始。

来源:大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