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颜值经济"与"悦己消费"浪潮推动下,医美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目前,中国医美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构建起覆盖上中下游全链条的成熟产业生态。
中商情报网讯:在"颜值经济"与"悦己消费"浪潮推动下,医美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目前,中国医美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构建起覆盖上中下游全链条的成熟产业生态。
一、产业链
医疗美容服务是指运用手术、医疗器械、药物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不同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进而改善人体外形及或消除岁月痕迹的医学科学。医美产业链上游为医美原材料和医美器械,医美原材料包括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水光针、童颜针、溶脂针、生长激素、美白针、羊胎素、胸鼻面部假体等,医美器械包括激光治疗设备、超声医疗设备、射频医疗设备、紧致提升器、嫩肤仪器、水光注射仪器、冷冻减脂仪等。医美产业链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医美公立医院、医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美产业链下游为推广渠道及消费者。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1.玻尿酸
(1)玻尿酸销量
玻尿酸作为医美入门级项目,凭借"低痛感、可溶解、效果自然"等特点,成为医美市场当之无愧的"爆款"。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玻尿酸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玻尿酸销售量684.6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玻尿酸销量将超750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玻尿酸重点企业
玻尿酸主要企业有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蒙博润生物、科妍生物、协和医疗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胶原蛋白
(1)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用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研究简报》显示,2024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超4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到585.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胶原蛋白重点企业分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肉毒素
(1)肉毒素市场规模
肉毒素(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信号传递,实现肌肉松弛或萎缩的效果。中国肉毒素市场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既是医美行业的核心赛道之一,也在医疗领域(如治疗性用途)逐步拓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肉毒素行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逼近百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将达115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肉毒素竞争格局
中国肉毒素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国际品牌占据主要份额,但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和政策支持快速追赶。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医美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医美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894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3247亿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医美市场结构
在医美市场中,轻医美发展迅速,已占据我国医疗美容市场份额的52%,超过重医美市场,成为医美中主流的美容方式。其中光电类、注射类是主要的项目构成,占比分别为47%、44%。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医美市场渗透率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美容市场,而与其他主要医美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美渗透率较低。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目前仅有4.5%,相较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渗透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医美医生数量
中国医美消费市场扩大,专业医美医生较为缺乏。中国大陆地区每10万人口中整形外科医生的数量仅0.2人,不足日、美、韩等国的十分之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医美线上消费情况
美创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线上平台在医美行业的渗透率已超40%,线上交易额占比35%,重构了消费链路。以美团为例,无创抗衰、水光补水、注射塑形等项目线上交易年增速超过110%,其中抗衰类需求占比达84%,成为医美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来源:美创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医美产业十强城市
中国城市医美产业发展指数(2024年度)显示,北京、深圳、成都、广州、上海、济南、长沙、宁波、杭州和重庆成为50座城市中医美产业表现最好的十个城市。北京凭借高素质人才、活跃的资本、丰富的医疗科研资源,位居榜首。
数据来源:每经智库、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7.医美市场潜力企业
中国医美行业十大潜力企业各具特色,覆盖从产品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全产业链。爱美客凭借嗨体、宝尼达等独家注射类产品稳居轻医美龙头;华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占据市场高地;朗姿股份通过连锁机构运营成为医美服务领域TOP3。华东医药的“少女针”和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薇旖美)分别领跑再生医美和胶原蛋白赛道;巨子生物和昊海生科则在医用敷料及高端玻尿酸领域表现突出。此外,江苏吴中的国产童颜针、东方妍美的下沉市场轻医美连锁,以及新氧科技的互联网平台生态,共同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这些企业以技术突破、差异化布局或渠道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8.医美企业热力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医美人群规模
中国医美行业的消费人群规模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医美人群已从“小众尝鲜”转向“大众消费”。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人群规模约3100万人,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医美人群规模将达3400万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医美消费金额分布
中国医美年消费金额多为1万-5万区间,占比48%,医美年消费金额不足1万占比18%,医美年消费金额5万-10万占比14%。
数据来源:德勤中国、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来源:潮流荣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