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老人只会在家等孩子回来,从不去孩子的圈子,结果两代人越来越远。
人到五十,身上的担子差不多都扛过来了。
孩子大了,工作稳定了,日子慢慢进入平缓期。
可这个时候,很多人犯了个错——觉得自己该歇着了。
其实五十岁以后,正是家族兴旺的关键阶段。
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晚辈也在学。
想让家里越来越好,不光要存钱,还要多走动,多去一些地方。
人常说,圈子决定眼界,环境决定心态,这话一点不假。
第一个地方——图书馆或者书店
有人觉得,五十岁了,读书还有啥用?
这想法就错了。
书不是只给学生看的,越是年纪大,越要多学。
书里有新思想。
读书能让人脑子不僵化,不跟时代脱节。
现在变化快,不懂点新知识,连和年轻人聊天都接不上话。
更重要的是,你在学习的样子,会深深影响孩子。
他们看到你五十多了还在读书,自然不会早早放弃自己。
我认识一个老朋友,每周都去市图书馆。
有时候看养生类的,有时候看理财的,还学会了用手机做视频。
他的孙女说:“我爷爷比我同学的爷爷酷多了,还会剪视频。”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第二个地方——公园或者运动场
五十岁以后,健康是头等大事。
别等到生病才想锻炼。
每天去公园走走,晨练、打太极、跳舞都行。
身体动起来,血液循环好了,精神也好。
很多人年轻时忙赚钱,没空锻炼,结果一到老年病全来了。
其实运动场和公园,不只是锻炼身体的地方,也是交朋友的地方。
和一群人一起锻炼,互相鼓励,比一个人在家待着强多了。
我见过一个六十岁的阿姨,坚持晨跑十多年。
她说自己以前血压高,天天吃药。
现在药量减了一半,人也轻松了。
而且,她在公园里认识了好多朋友,大家互相照顾,家人也放心。
第三个地方——亲戚朋友的家
人情是要走出来的,不是靠微信点赞维系的。
五十岁以后,走亲访友很重要。
去看看老同学,去串串亲戚,感情才不会淡。
别觉得没事就不联系,感情这东西,不用就会生疏。
有时候你一个简单的探望,能让亲戚朋友觉得温暖。
这种人脉,关键时候能帮到家人。
我有个表哥,平时特别会走动。
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他一定到场祝贺;谁家老人过生日,他都去。
别人觉得他热心,其实这也是在为家族积累情分。
后来他儿子找工作,很多人主动帮忙,顺利进了理想单位。
第四个地方——孩子的生活圈
五十多岁,大多数人都成了父母,甚至当上了爷爷奶奶。
想家族兴旺,就得关注下一代。
多去孩子的学校看看,多去他们的社区走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你去看孩子的世界,孩子会觉得你关心他,愿意和你说心里话。
有的老人只会在家等孩子回来,从不去孩子的圈子,结果两代人越来越远。
你融入他们的生活,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缺什么。
有个朋友的爸爸,每次去外地看他,不是待在家里,而是主动去他公司附近转转。
回家后会说:“我看你公司那边新开了个健身房,年轻人挺喜欢的,你要不要去试试?”
这种关心,孩子听得进,也感受得到。
五十岁以后,人的时间宝贵。
多去这些地方,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活力,让家庭保持联系,让家族有人气。
你读书学习,是在给自己充电;
你锻炼身体,是在延长家族的幸福年限;
你走亲访友,是在为孩子铺人脉;
你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在传递温暖和理解。
家族兴旺,不是靠一句口号,而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和榜样。
五十岁以后,你做的每一件事,晚辈都看在眼里。
你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在为家族播种。
今天的付出,几年后、几十年后,都会回到你们这个家。
来源: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