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力 乌蒙蝶变丨大山深处奏响教育新乐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1 10:53 1

摘要:“在农工党中央的帮助下,我们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专业的音乐、体育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校长侯尚琴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外,轻声说道。

乌蒙腹地,生机盎然。在大方县黄泥塘镇第一小学一间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农工党苏州市委音乐老师的指导下欢快地拍手歌唱。

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孩子们洋溢着新奇与快乐的小脸上,映照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大方统战供图

“在农工党中央的帮助下,我们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专业的音乐、体育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校长侯尚琴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外,轻声说道。

近年来,农工党中央始终心系大方教育,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让琅琅书声汇入时代奔涌的星河,书写着关于改变、滋养与希望的动人篇章。

一块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从大方县城出发,沿蜿蜒的公路行驶近一小时,便看到陇公同心小学静静伫立。白墙黛瓦,窗明几净,绿茵操场、功能教室一应俱全。谁能想到,它的前身——陇公民校,会是另一番景象?

“木黑板挂在柱子上,课桌是木板搭的,凳子是用水泥砌的……”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老教师们的语气里满是感慨。

转机发生在2017年6月。当农工党中央选派到陇公村的挂职干部潘磊走进这所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如何安心求学?没有丝毫犹豫,潘磊立刻将情况如实向农工党中央汇报。这颗为孩子们悬着的心,迅速牵动了更多力量。

农工党中央的奔走协调,北京潮星控股集团的热心捐资,大方县政府的倾力投入……2018年8月29日,承载着希望的陇公同心小学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2019年3月12日,新校舍在春风中落成启用。山更绿了,花更艳了,孩子们的笑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脆响亮。“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食堂……都齐了!”时任校长何文芳站在崭新校园里,长长舒了一口气:“‘挂’在我心上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职业教育“托”起一个家

当小学生的歌声在校园回荡,在距离大方县城不远的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的故事正结出改变命运的果实。毕业生郭亚兰在父亲节那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过去遭受的苦难已化作前进的动力,祝爸爸永远快乐。”这份安稳与温情,曾是渺茫的奢望。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活动(大方统战供图)

2010年,一场工伤意外让郭亚兰的父亲失去劳动能力,家庭重担骤然压向母亲瘦弱的肩膀。2012年,初中毕业的郭亚兰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早就业、帮家里——这是她最迫切的愿望。于是,她选择了原大方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就想早点工作,给家里分担负担,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一辈子。”郭亚兰回忆道。

2011年,农工党中央协调资金500多万元,将原大方县东关中学改建为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原大方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郭亚兰踏进新校园的那一刻,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备让她“欣喜若狂”——这里是她梦想起飞的地方。

2014年8月,在学校的推荐下,郭亚兰顺利进入贵阳一所幼儿园实习,半年后正式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虽然每天都辛苦,但我特别满足,特别珍惜。”如今的郭亚兰笑容里充满自信,“毕业即就业,以前真不敢想的好日子,现在就在我手里握着。”

“云端”名师与爱的回响

硬件改善、职教突围之外,农工党中央的目光更加深邃:如何让山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代前沿接轨?“乡村名师工作室”,成为破题之笔。

在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贵州省乡村名师董华工作室(初中物理)里气氛热烈。集体备课后,董华仔细检查教案:“大家确认无误,我就发给滕校长了。”大家口中的滕校长——滕玉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位优秀校长。通过网络这根无形的线,她成了大方物理教师们的“云端导师”,不仅点对点指导教案,更无私分享前沿理念和管理经验。

自2016年农工党中央组织各省专家赴大方培训并推动建立“乡村名师工作室”以来,这里便成了乡村教师成长的“充电驿站”。大方四中的郝昌全老师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加入工作室后,忙是真忙,但收获更是‘盆满钵满’。咱们的劲儿往一处使,就为让每个山里娃,都有机会绽放自己的光彩!”

为了让更多“光”不被贫困遮蔽,农工党中央的号召如春风拂过:

农工党陕西省委为核桃乡新桃小学送来了食堂餐桌,同时为困难学子送来助学金;

农工党湖南省委联系爱心人士,许下帮扶雨冲乡50名孩子直至大学毕业的承诺;

农工党福建省委在绿塘乡播下“同心助学基金”的种子,每年为困难大学生续航梦想;

……

点滴爱心汇聚成海。在农工党中央的倡议协调下,930余万元助学金如暖流注入大方,惠及3500余名品学兼优的山区学子。

从黄泥塘小学里飘出的歌声,到陇公同心小学落成时的笑语;从郭亚兰朋友圈里的感恩与坚定,到董华工作室键盘敲击下跨越千里的智慧传递;再到无数爱心助学筑起的希望阶梯……这一路,农工党中央的脚步从未停歇。

歌声、书声、心声,在大山深处交织回响。它们不再是单调重复的诵读,而是被爱、智慧与教育资源精心滋养后,发出的充满力量的和弦。这声音,正轻轻唤醒沉睡的山谷,为“山里娃”推开那扇通往辽阔世界的大门。他们的童年,被知识温柔点亮;他们的未来,正沿着这条被爱铺就的“出山路”,坚定地伸向远方。

作者:龙 媛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来源:毕节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