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想给顾客留下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8月8日的视频中直面镜头,“但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面对持续发酵的水果价格争议,他选择了一条更孤高的路径:“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而是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
“我想给顾客留下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8月8日的视频中直面镜头,“但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面对持续发酵的水果价格争议,他选择了一条更孤高的路径:“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而是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
这番表态迅速发酵。8月9日23:40,“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评论区挤满“所以88元三斤的带虫荔枝是教学用具?”的辛辣嘲讽。
面对质疑,8月10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答复称,该短视频有意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被百果园认为是“断章取义”的言论,出自视频中余惠勇说的以下这段话,原文是:“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资本市场在周一给出反应。8月11日港股开盘,百果园集团(02411.HK)大幅低开,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近7%,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2.86%。
百果园2024年业绩不佳,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为7.64亿元,同比下降41.9%,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门店数量也有所减少,截至2024年底,零售门店数量为5127家,同比净减少966家。
不过,今年暑期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带动了百果园荔枝的销售,相关话题量过亿,仅荔枝品类销售金额已超7700万元,7月7日百果园集团股价一度涨超20%,当天收涨13.73%。
余惠勇的坚持并非毫无依据。百果园的确试图建立行业标准:从果品分级、冷链配送到“三无退货”服务,其供应链投入远超传统水果摊。问题在于,这套重资产模式在消费下行周期中显得笨重。
更隐秘的挑战来自渠道分化。社区团购、直播电商以极致性价比撕开市场,而百果园仍依赖线下高租金门店。当“百元水果自由”成为社交媒体热点时,坚守高端或许正在将品牌拖入小众化陷阱。
眼下,百果园的救赎尝试包括推出“好果报恩”等高性价比单品,以及押注果切、果礼等衍生场景。但消费者能否重拾信任,资本是否愿意等待转型落地,仍是未知数。当“教育消费者”沦为公关灾难,这家水果巨头或许需要先学会倾听市场的声音——毕竟,商业世界的终极裁判,永远是那些攥着钱包的普通人。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