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待晨光渐明,层层叠叠的田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更添几分缥缈仙气。
云南小菌主
旅居云南推荐官
我是云南的 “小菌主”,
妥妥的一枚山野小精灵!
说到我的家乡云南,
那可是拥有超多 “王炸” 称号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有色金属王国”、“世界花园”!
但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吧,
我们云南还有“真菌王国”的美誉!
雨季到了,
我和我的小姐妹们冒出头来,
组团出道,
迫不及待地想邀请全国的小伙伴们
“旅居云南”!!!
体验 “始于山水、归于烟火” 的神仙日子~
旅居云南之红河篇~走起!
戳视频,听小菌主跟你说悄悄话
红河,一片梯田云海与多元文化
璀璨绽放的魅力家园!
在这里,感受“最云南”的生活
红河州静静卧于云南省南部,
一条红河穿境奔流。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余脉,
是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历时1300多年,
一锄一篓、一犁一耙,以双手为刻刀,
在巍巍大山间雕琢出的世界最美画卷。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晨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
梯田正被云雾轻轻笼罩,
宛如披上一层轻盈的“云纱”;
待晨光渐明,层层叠叠的田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更添几分缥缈仙气。
微风拂过,稻浪顺势起伏,
泛起阵阵绿波,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沉醉于这般哈尼梯田的风光里,
让人全然忘却尘世的喧嚣,
唯有满心的宁静与惬意。
沿着梯田田埂蜿蜒而下,
便抵达了嵌于梯田间的阿者科村。
这个被誉为“云上梯田人家”的古村落,
已有160余年历史,
是保留较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村落之一。
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
以及独特的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
被称作“活态的哈尼民居博物馆”,
并于2024年入选“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踏入阿者科村,仿佛迈进时光的回廊。
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
路边矗立着高大苍翠的树木;
潺潺溪水一路欢歌相伴;
错落有致的蘑菇房独具民族风情。
路上不时偶遇随意散步的鸡鸭,
慢悠悠纺线的老人、追跑嬉戏的孩子们...
时间好像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让人不自觉卸下浮躁,
在这份不慌不忙的乡村温情里放松自己。
在阿者科村,若想沉浸式感受这里的生活,
不妨“试试当半天哈尼人”,
亲身体验千年农耕智慧的鲜活传承。
跟着村民下到梯田,
挽起裤脚踩进松软的泥土里:
插秧时看秧苗在指间扎根,
感受与土地的亲昵;
捉稻花鱼时看银鳞在水间穿梭,
手掌与鱼儿的嬉戏里满是野趣,
简单的快乐在心中轻轻漾开。
从阿者科村的蘑菇房里
拾起哈尼人家的烟火气,
转身便踏入建水古城的青石板路,
让岁月在新旧肌理的触碰中悄然流转。
这座自唐代兴起的古城,
历经一千二百余年风霜,
仍留存着五十多座古建筑,
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与“民居博物馆”。
朝阳楼巍峨耸立,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
未减半分雄浑气魄;
朱家花园雕梁画栋,
既藏江南园林的婉约巧思,
又融滇南民居的开阔气象;
建水文庙庄严肃穆,七百余年的光阴变化,
不改旧时礼乐遗风...
行走其间,心灵在这份穿越古今的厚重里得到浸润。
古城建筑的一砖一瓦沉淀着千年文脉,
当目光从飞檐移向掌心,
建水紫陶的肌理正将这份底蕴,
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
建水紫陶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素有“滇南琼玉”之称,
其凭借 “彩泥刻填” 和 “无釉磨光” 两大独特工艺,
在中国制陶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位于建水城北的碗窑村,
是建水紫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
其制陶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村内有一座长132米的百年龙窑,
依自然山坡而建,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山间,至今仍在使用。
龙窑左右各有90个窑孔,
一次烧制可出近万件陶器。
踏入一家老陶坊,
亲身体验拉坯、雕刻、烧制等工序,
感受“土与火”的艺术对话,
在陶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建水记忆。
当指尖还残留着紫陶的温润釉光,
铁轨延伸的方向已传来碧色寨的汽笛轻鸣,
那抹法式红瓦黄墙的剪影,
正将时光拉回百年前的滇南繁华。
碧色寨火车站,
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
米轨与寸轨并存,既是滇越铁路的特等站,
也是个碧石铁路的起点站。
踏着绵延向天际的铁轨,
能听见百年铁路的脉搏在脚下跃动;
在静止的三面钟前驻足留影,
指针仿佛还停留在当年的繁忙时刻;
走进重新开业的安南咖啡馆,
坐在古色古香的老屋里,
喝一杯滴漏咖啡,
苦涩里酿着铁轨上未凉的旧梦。
当碧色寨的铁轨还在阳光下
闪着百年铜锈的光泽,
云雾深处的“中国·红河蝴蝶谷”
已扬起万翅流霞。
每年5月至6月,红河金平县的这片山谷便迎来蝴蝶爆发期。
连绵的青山间、潺潺的溪流旁...
四处可以看到蝴蝶破茧而出的景象。
当数以亿计的蝴蝶在山谷间翩然起舞,
这里便成了蝴蝶的海洋,梦幻又壮观。
当你张开双臂,
它们便从肘弯、耳畔掠过,
翅尖带起的微风拂过脸颊,
轻得像一句未说出口的絮语。
偶尔有胆大的停在手上,
翅膀微微颤动,
与它相触的那一瞬间,
感觉奇妙极了,
连呼吸都融进这共生的温柔里。
蝴蝶谷的翅影还在眼前轻晃,
红河的风味已漫过舌尖。
“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
红河蒙自是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蒙自过桥米线汤料上乘、制作考究、吃法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
建水汽锅鸡作为“传统滇菜的代表”,
自2000多年前一直流传至今。
其烹制方法堪称一绝:
汽锅中不添一滴水,
全靠高温蒸汽凝结成鲜美的汤汁,
原汁原味的醇厚让人欲罢不能。
烧豆腐外焦里嫩,爆浆流心;
小肉串甜咸交织,脂香四溢;
这些美味佳肴虽滋味各异,
却都裹着红河大地独有的风土与浓情。
唇齿间还萦绕着红河美食的鲜香,
耳畔已传来哈尼山寨十月年的欢歌,
若赶上这节庆,
长街宴上的层层佳肴与欢腾氛围,
定会让你的味蕾在欢庆中续写新的期待。
“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到此时,哈尼人身着绚丽的节日盛装,
以载歌载舞与醇厚美酒迎接远方宾客。
“十月年”里,最让人期待的便是
那从龙头摆到龙尾的长街宴!
红河绿春县的长街古宴
曾被认证为“天下最长的宴席”,
几千桌哈尼宴席如长龙般贯穿绿春县主城区,场面极为壮观。
宴席上,你能品尝到哈尼蘸水鸡、稻花鱼、梯田咸鸭蛋等各种原生态绿春美食。
热情的哈尼人会为你斟满香醇焖锅酒,
唱起悠扬酒歌。
歌声中,众人围坐,欢声笑语里举杯同饮,
无拘无束地陶醉在这份欢乐之中。
怎么样?跟着本菌主旅居红河,
静赏元阳梯田的曲线交响 ,
漫步建水古城的青石板巷,
细品过桥米线的滚烫鲜香...
这般韵味,怎不令人流连?
当然,咱们红河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哦,
等您来慢慢发掘吧!
在彩云之南,
还有更多宝藏秘境等待着您亲自解锁!
下一站,咱们曲靖见!
总策划:武志敏 牛峰
策划/创意设计/撰稿:杨婷 田焕焕
编辑/宣推:田焕焕 杨婷
一审/牛峰 霍慧 赵小强
二审/武志敏
三审/尹凡
说明:小菌主的AI形象版权归云南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来源:云上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