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捷报频传。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海南省总决赛中,海口经济学院学子斩获7金15银22铜,总获奖45项再次刷新校史纪录。同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再获奖项48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
暑期捷报频传。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海南省总决赛中,海口经济学院学子斩获7金15银22铜,总获奖45项再次刷新校史纪录。同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再获奖项48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赛区及省级一等奖9项。更值一提的是,师生原创微电影《敲门声声》荣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新文艺作品”奖,充分彰显了海经院高质量教学成果与学子风采。
双创赛事攀高峰 七金铸就新纪录
在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海南省总决赛中,海经院学子奋勇争先,表现突出,斩获7项金奖、15项银奖、22项铜奖,学校蝉联“优秀组织奖”,总获奖数高达45项。其中,包揽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3个赛道创业组的金奖。该成绩不仅刷新了海经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更有力诠释了作为“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的综合实力与持续创新能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开始举办,是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共同主办的重大创新创业赛事。大赛已成为全国参赛面最广、覆盖高校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创新创业盛会。大赛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创新驱动、强化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人才自主培养与科研创新,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近三年,海经院师生在该项赛事取得的历史成绩分别是:1金1银2铜(2022年),5金4银6铜(2023年),4金9银18铜(2024年)。
计算机设计显真章 勇夺全国一等奖
8月3日至7日,2025年(第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职高专)在上海举办。海经院中芯依智网络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张涪榕等同学,在张蓝春、杨秋黎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一等奖且全国排名第二,充分展现了海经学子在数字媒体专业领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操技能。
参赛师生合影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高职高专)是面向全国高职高专学生的重要赛事之一。大赛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72所兄弟高校的436个参赛作品同台竞技。
人工智能竞风流 国家奖项再添彩
在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海经院中芯依智网络学院学子表现优异。在省级赛事中,该校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思维,一举拿下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中2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取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充分展现了该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校再添荣誉。
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作为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实践与创新应用的重要赛事,旨在搭建高校学子展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次大赛共设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AI辅助教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画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6个大类,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赛区,632所高校的4703支队伍参赛,竞争异常激烈。
原创微影蕴深情 喜获国家级殊荣
由海经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师生原创的微电影《敲门声声》,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新文艺作品”奖。7月27日,该片制片人、海经院教师彭娜应邀在江苏苏州举行的2025年国家广电总局新文艺人才创新交流研讨会上介绍创作经验。
该片通过一位快递员与一位独居老人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问题和都市真情。由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原创,影视表演专业教师刘国平教授和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毕嘉祥主演。这部时长20分钟的微电影,以其精巧的剧作结构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赢得了业界专家的一致赞誉。
右三为海经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教师彭娜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该部微电影不满足于在学科竞赛中一较高下,而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获得了大型企业平安保险全额投资,并在由国家广电总局青年影视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新文艺人才交流活动中,从专业广播影视机构和影视制作公司报送的500多部作品中“杀出重围”并获此殊荣。
佳绩源于深耕。海经院构建“赛前动员-过程督导-赛后总结”全链条式学科专业竞赛管理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创”。通过提前布局、分层选拔、专业导师全程指导(含假期陪伴)的“一赛一策”,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科专业竞赛育人成效显著,国家级、片区级、省级奖项丰硕,晋级国赛团队显著提增,竞赛成绩连年攀升,致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讯员 海菁 吴琼 记者 罗晓宁 文/图)
来源:海南特区报